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樂福要退出中國?

家樂福要退出中國?

隨心而動,想我所想」

獨特、深度、犀利

這裡是資深傳媒人周立東的《隨想》

每周與你相約

本期《隨想》推薦

???

家樂福要退出中國?

從2017年11月20日,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場大潤發被馬雲的阿里巴巴收購後,國內的零售業頓成驚弓之鳥,都在議論接下來還有哪家零售業巨頭會步大潤發的後塵,成為「被時代打敗」的犧牲者。

2018年7月31日開始,網路上出現了眾多「家樂福倒閉了」、「家樂福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作為來自法國的歐洲第一零售業巨頭、世界500強企業的家樂福,要「倒閉」了是難以令人相信的,但聯繫到中國位居全球第一的電商市場、去年零售業排名第一的大潤發被收購,「家樂福在中國不行」的炒作是能迷惑很多人的。

圖片來源於@無冕財經

很快的,家樂福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於8月4日出面闢謠,說未接到相關通知,各門店均正常營業,未受到任何影響,家樂福並未如網路文章所言的與騰訊、永輝進一步合作的消息。

其實,這類消息早在2018年1月24日,也就是大潤發被阿里系收購後,就以「再見,家樂福!」為標題而被國內很多自媒體報道過。這也難怪,雖說在世界上家樂福強過大潤發,但在中國大陸毫無疑問大潤發是零售第一的企業,加上阿里系和騰訊方近幾年在線下零售終端領域爭奪激烈,騰訊和永輝超市牽手,阿里收購了大潤發,那麼出現家樂福聯姻騰訊、永輝的觀點就在所難免了。

眾所周知,家樂福成立於1959年,歷史比沃爾瑪還早幾年,是全球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在全球有11000多家營運零售單位,業務遍及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家樂福超市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它是零售業巨頭一點不為過,家樂福具有大賣場的所有業態,大型超市、超市和折扣店,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新興市場還發展樂便利店和會員制量販店。高峰時稅後銷售額近千億歐元,員工總數近50萬人。2005年,家樂福在《財富》雜誌編排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2位。可是,到了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單上,它落到了68位。這雖然和世界互聯網巨頭的高歌猛進有關,但實體零售業經營日漸困難也是不爭的事實。

家樂福在中國曾經輝煌過,1995年,家樂福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大賣場。接下來,1996年,成功進入上海和深圳;1997年—1998年,進入天津、重慶、珠海、武漢、東莞等城市;2000年,配合迅速發展的需求,家樂福開設了五家大賣場;2001年,家樂福積極聲援2008北京申奧,拉開了和中國市場的熱戀序幕;2002年,家樂福在20個城市開設了35家大賣場、並積極支持上海申世博;2003年,家樂福在杭州開設了第40家分店、迪亞折扣店進入上海和北京;2004年,冠軍超市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分店;2005年,家樂福在中國重慶開設第60家分店;2007年,家樂福在中國新增門店19家;2009年,新開門店18家,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家樂福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門店236家。分布情況具體為:上海29家、江蘇31家、浙江7家、安徽11家、北京18家、天津5家、河北11家、山西2家、山東4家、內蒙古1家、廣東21家、福建5家、海南3家、湖北9家、江西2家、湖南4家、河南5家、吉林2家、遼寧19家、黑龍江9家、新疆3家、貴州1家、雲南10家、重慶6家、四川19家。

這是它的最高峰時期的數據,但進入2012年後,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全面崛起,移動支付等手段的成熟,以及快遞業的更加規範化,和所有實體賣場一樣,家樂福的經營出現了停滯、進而快速下滑。2013年它的門店尚在增加,不知道這是家樂福對中國電商崛起衝擊估計不足,還是經營上的慣性發展,總而言之它沒有及時踩住剎車。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根據家樂福官網發布的財務報表數據顯示,2012到2017年六年間,家樂福在亞洲地區的年銷售額分別為72.18億歐元,72.72億歐元,70.56億歐元,74.59億歐元,68.81億歐元及65.57億歐元。5年來,家樂福在亞洲區的銷售額下降了6.61億歐元,摺合人民幣52.07億元。而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份額則從2012年的55.83億歐元下降到2017年的46.19億歐元,下降9.6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75.93億元,降幅17.26%。

家樂福中國近年業績滑坡,同時家樂福在亞洲其他海外市場頻頻落敗。 圖片來源於@無冕財經

這樣的降幅如果按5年來平均,也許不能說是很大的,正因為如此給了家樂福以市場假象,殊不知中國電商市場的發展遠比歐美日來得快得多。更令人頭疼的,一邊是銷售額的下降,一邊是中國人力成本、店面租金等經營硬成本的快速攀升,兩者相加自然利潤就快速萎縮了。

不能說國內大賣場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全無作為,如國內最大的零售集團高鑫(大潤大的母公司)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近1200億,但電商的比例卻少得可憐,雖然大潤發的飛牛網2013年6月就成立了,但卻非常不成功,原因是大賣場的固有會員群體多是40歲以上的人群,和移動互聯網主力使用群體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大相徑庭,中國的消費分層基本完成,大賣場的業態模式早就過時了,年輕人很少在出現在大賣場。

這是零售2.0時代對零售1.0時代的完勝,「零售1.0時代」即家樂福進入中國開創的「大賣場模式」,它恰逢中國商業從傳統櫃檯式向敞開式連鎖經營轉變的節點,此後十幾年間,大賣場都處在「開業就能賺錢」的笨經營狀態,這是家樂福的紅利期。到了2010年、特別是2012年後,伴隨人口結構、消費習慣的變化和多元經營主體出現,中國步入「零售2.0時代」,其中最顯著的新興業態就是電商。那些正賺得杯滿缽滿的實體零售巨頭是「船大難掉頭」,很難在趨勢將起而未起時去「自我革命」的,這是不變的人類社會規律,不僅商業如此,就是社會政治也莫不如此,為何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第一批崛起的個體經營者中高學歷的絕少呢?「春江水暖鴨先知」,天鵝、孔雀都生活得太舒服了,不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者。

在電商突飛猛進後,實體零售在商品、服務和體驗的差異化方面集體缺位,之後十年,實體零售業將在電商的倒逼下尋求「變法」。這是迫不得已的無奈,而不是自我革新的突破,效果自然就天差地別了。事實上,當「大賣場」躺著賺錢的時代一旦過去,供應鏈和運營能力就會成為中國零售業的主戰場,但一直贏利滿滿的家樂福在供應鏈和運營方式上焉能有迭代式進步的產生呢?這幾乎是天方夜潭。

家樂福超市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此,在線上商超業務被主流互聯網電商瓜分的市場中,幾乎看不到家樂福的身影,這說明它對市場巨變反應的非常遲鈍。家樂福也在談「改變」,但它所做的改變完全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風馬牛不相及,已錯失了最好的改變時點,成了東施效顰的笑話了。2014年,家樂福開始嘗試在中國大陸地區開設便利店「Easy家樂福」;2015年,家樂福在中國首開線上超市並開嘗試購物中心模式;2016年,家樂福又在中國大陸地區將部分門店的營業時間調到24小時,但這一系列動作並沒有反映到銷售數據層面。

這樣的麻木不仁,在市場上就是全面被超越,不僅原來中國零售商超「一哥」的地位丟掉了,還落到了第四位,連續兩年被高鑫集團、華潤萬家和同為外資零售企業的沃爾瑪超越,還面臨被身居第五位的永輝超市步步緊逼的險境。撇開如火如荼的電商不談,「零售2.0時代」也行將終局,家樂福還能有翻身的機會嗎?

接下來,家樂福在中國的命運如何雖還不得而知,但大潤發這樣本土的大賣場的下場未必不會是家樂福的明天,畢竟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它能逃出生天。

在趨勢面前沒人可以抗衡,大潤發在沒有完全失去價值前,把自己賣出了好價錢。業績近幾年還不如大潤發的家樂福有什麼理由不賣呢?也許,有關它的消息都非空穴來風,僅是還沒談妥合適的賣價罷了。

廣告熱線丨400-6611-07

追風傳媒丨《時代列車》高鐵雜誌運營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牌雲說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的九個經典瞬間

TAG:品牌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