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究竟「悟」了啥?竟然讓他火了500年

王陽明究竟「悟」了啥?竟然讓他火了500年

中原國學講壇第241講嘉賓:麻天祥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部長,將他召回日本,並為他舉行了慶功宴會。在這次宴會上,面對著與會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東鄉平八郎說的就是王陽明。五百多年前,他因闡明「心學」名垂青史,也因平叛建立不朽功勛。

王陽明,其生平事迹在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中已讓大家所熟知,那麼王陽明的心學你了解多少?為何總有人覺得心學與禪宗似曾相識?兩者之間到底有何淵源?8月11日下午,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博物院舉辦的中原國學講壇第241講中,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麻天祥教授給出了答案!

河南博物院中原國學講壇第241講

該場講座非常火爆,聽眾在兩側走道處站著聽講

演講嘉賓︱麻天祥

本文節選自:中國學講壇第241講《陽明學及其禪宗思想的淵源》,部分片段有刪減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餘姚。

1

先來談一下「王學」的主要內容。

通常說「孔門大乘陽明禪」,實際說的就是「王學」或者「陽明學」受到禪家思想的影響。(其實就是儒家思想裡面的佛教思想就是禪學。)

當時的禪者皆雜學,禪宗的人也不僅是學習禪宗,他吸取了中國的文化。當然,它相應的也影響著其它思想,心學就是受到禪宗的學術影響,改造了儒家的學說而形成了儒家獨特的流派。

它不是理學,也不是原來孔子的學問,當然和孔子也是一脈相承的。

禪學實際上是雜學,佛學又入於儒釋之間,儒家的思想接收了大量的佛家的思想。正因如此,王陽明就成了集大成者,他以禪學來詮釋他的心學,用禪宗的思想來詮釋王陽明之學。

所以我們叫他「孔門大乘」。

「陽明學」或「王學」其實有三變,它不斷的有個變化過程。王學三變,終於認識到聖人之道,自性俱足,不必外求。

變化的過程就是「悟」的過程,其實,「悟」是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當然,也只有你坎坷不平,經歷了艱難困苦,你才能有所作為。

你看歷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乃賦離騷,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王陽明經過了艱難困苦,才能夠創造出來這樣的心血,如果沒有他艱難困苦的經歷,那他的心血是創作不了。

那麼,王學三變過程中,他都先後習了什麼?

先是辭章之學,考亭之學(也就是理學),然後佛、老之學,最後入到了他的心學之門。

這個門其實就有禪學的心性之海,禪宗思想是什麼?就是:「默不假坐 心不待澄 不習不慮。」

默不假坐,就是不需要坐,這在禪宗很重要。

一說就是坐禪,坐到那,錯!

「坐」不等於是「禪」。

「默不假坐」實際上就是解放了自己的思想,把他自己在困境中解放出來,不需要去坐,只要識得本心,反歸本心,求諸本性,就能夠達到最高的境界,達到對終極真理的意思。

從而到達「心不待澄,不習不慮」這樣的一種禪學的心海中去。

2

再來看一下,王陽明的禪學思想淵源

一個方面是宋儒。

也即是宋代的理學家借禪談儒的風流餘澤。宋儒借儒談禪的人很多,像程頤、程灝,包括朱熹他們的學問都是這樣。

雖然,理學王陽明批判它,陸九淵曾批評說:"簡易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但它也是對禪學有吸收,這樣的風流餘澤一直對王陽明的影響。

另一方面「本自禪學中來」的陸學對朱學的不斷衝擊。

就是陸九淵的學問對朱學的不斷衝擊,其實,則是理學和早期心學不斷的衝擊,不斷的批評。

剛才我說「簡易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就是說我的功夫,識得本性便能成佛,心即理,理即心,這樣的最好。

所以它不斷的衝擊理學。

三是「正人心」的政治需要。

這一條很重要,就是在現實社會當中不僅是要滅「山中賊」,更重要是要滅「心中賊」,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四是禪宗思想的世俗化變異。

禪宗也向世俗化變異,它不僅僅是一種超越,它要參與到現實政治當中去,參與到現實社會當中的儒家思想當中去,參與到中國文化當中去……

它不單純是一種神聖的境界。

慧能不是講嗎?意思就是說我們佛教的思想識得本性便能成佛。成佛是在世間完成的,你離開了世間一切的事情就做不成。

佛教就是參與到現實世界當中來,我通常叫入世的轉向,一定要參與到現實社會當中來,和現實社會的政治、經濟都要發生一定的關係。

王陽明曾有過篤志佛學的歷史: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儒為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道若是,其簡易 廣大(王陽明《傳習錄》上)

聖人之學就在佛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他孔門大乘——心學的形成,佛教思想對他的影響和禪宗思想對他的影響是不可或缺的。

再來看,陽明禪。

臣亦竊嘗學佛,最好尊信,自謂悟得蘊奧。(《王文成公全書》卷九《諫迎佛書》)這個表現很具體了,他說得到它的精髓了。

我學佛就得到了它的精髓。確實是這樣,真正是一種學問,它不是一種單純的信仰。

談到這裡,說一下時下一種觀點。

一談到禪宗就說它就是一種信仰,其實不是老百姓的燒香拜佛,它是一種學問,是一種學術,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辯證的思維。

就像儒家的思想一般情況下說的都是直接判斷式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不知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都是判斷式的,不需要辯證思維。

佛教對這個是有邏輯推理的,它是辯證思維。而佛教的辯證思維對中國的思維是影響很大。

《金剛經》中「是名實相,實相非相」,這個實相不是實相,我們叫做實相,這就是一種辯證思維。

實際上禪宗的大量思想都是一種學問,都是一種知識,都是一種辯證的思維,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個寶庫和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如何去把握這個東西?

讀書的時候常常說,最起碼有八種,一般都少不了。理學的《今思錄》,心學的《傳習錄》,孔子、孟子更不用說了,這都少不了。還少不了的就是《壇經》,這是唯一的中國人寫的佛家的經典。

《壇經》有一句話,叫「不思善,不思惡,見本來面目」,王陽明就考慮到了。特別是「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直接從這裡轉化。

「不思善,不思惡」,個善惡是人最根本的一個東西,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那個善惡,這個善是不與惡對的善。這個是佛家的辯證思維,也是正人心最根本的理論依據,就是所謂的良知。

《壇經》里有很多東西,像風動,幡動,還是心在動?一個人說是風動,一個人說是幡動,慧能就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的心在動。

這個都是它的一些辯證思維的特點。

當然他也說了,「龍場一悟雖得之天啟」是天對他的啟示,但是也是從五經印證過來的。

3

最後,王陽明的思想我們從四個方面說。

第一、心是王學的核心命題和基本範疇,是仿照禪門之超越觀念而確立的絕對本體。

至善(不與惡對)是心之本體,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

至善就是良知。

他說心是什麼呢?心是中,中是什麼呢?中就是無所偏倚。

實際上禪宗所謂的中就是什麼?不落兩邊。

不落兩邊是一種超越的觀念,不是A也不是B,不是A,不等於就是B。不是有,不是無,也不是已有已無,也不是非有非無。

這個就是辯證思維,很有意思,有的覺得不可理解。

比如問到無所偏倚是何等氣象?他就說「如明鏡然」帶有儒家的觀念了。

「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就是沒有絲毫的污染的。這也像禪宗說的話,禪宗說人的本性就像天上的太陽,有烏雲遮蔽的,撥開了雲霧就見到本來面目。

王陽明也說過,說聖人的心就像晴天的太陽,賢人的心就像陰天的太陽,那麼愚人的心像什麼呢?就像我們霧霾的天氣。

但是無論什麼天氣,太陽總是存在,人的本性像朗朗的日月,永遠照耀著山河大地。

第二,最能代表這一超越、無對的至善之心的觀念,便是王門的四句教。

這是王學最基本的觀念,能記住這四句話,也就記住了王學全體的思想。哪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就是王學的思想。

最重要的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禪學追求的就是超二元對立,你一定不能落兩邊。

其實我們很多的事情就是落於兩邊了。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經說過一句話,意思就是:只要有了你就有了我,只要有了我就一定有你。有了你和我就有了分別,有了分別就有了衝突,有了衝突就有了煩惱,有了煩惱和衝突,小則就是婦姑勃溪,大則就是殺人盈野。

這種分別的思想,落於兩邊的思想,常常是萬惡之源。有了這種分別的思想,常常會使你掉到誘惑的陷阱去。

所以人的最大弱點就是經不起誘惑。

比如說現在的有些東西,錢到底是多還是少,一百萬是多,一千萬是多,還是多少是多?其實無所謂多少,相對於少它就是多,相對多的它就是少。

所以說一定不能夠落於兩邊,只要落於兩邊就一定有分別。一定要超二元對立,有了善惡的對立就會有了衝突,人的本心是向赤子之心,生下來的小孩子是沒有這個區別的,沒有分別就不著相。

有善有惡了就是你的意念動了,你的仁欲來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只有認識到善惡,就是我們說的世俗通常的善惡能分辨了這個才是良知。

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是能夠識別善惡的,即使最壞的人。為善去惡是格物,圍繞這個王門的四句教就能把握了。

第三良知。

就是禪學不假外求的昭明本性。

良知是什麼?人本來就具有良知,其實是孟子說的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

楊簡見陸象山,他曾經問如何是本心?本心到底是什麼?

陸氏借他剛才處理的一個案件,就是斷扇訟來點悟。這個扇子是誰的?就是你知道他的是,你知道他就是是,你知道他的非就是非,這就是本心。

王陽明說,他說的是非之心就是本心。

剛才說的斷扇人,你知道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那還是以他個人的見解,但是那個就是本心。

第四,依根器利鈍而施教不同的教學原則。

不僅是有教無類,而教學的方法也是不同。實際上這種方法也是禪家的方法,即不能說破。

當然它有時候還是說破,反覆的說,說不明白再說,不過是繞著說,指桑罵槐,踢你一腳,給你一拳,啟發你的悟性。

有王門下惠能、神秀之稱的王畿、錢德洪曾論及陽明之學。實際上錢德洪是保守的,依靠的是王學的基本觀念而王畿是對王學不同的說法,表現的就是四無、四有。

也就是說王學的看法不盡相同,看法在他的兩個大弟子當中有不同的看法,一個是四無,一個就是四有。

王畿說的意思是什麼?「無善無噁心之體」,心之體既然是無的話,那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的,所以應該是無善無惡意之動。良知也是無善無噁心之至,格物也應該是無善無惡是格物,四無。

這是王畿的理解,既然都是無,這個理解也有道理。

但是錢德洪的理解又不一樣了,錢德洪理解就是所謂的四有,四有其實是三有,因為是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個不能變,它不可能變。但這個心就叫習心,所以也可以說有善有噁心之體。

王陽明的解釋,其實這應該說離禪家比較遠一點,說破了。

先是說二君之見正好相資,就是互相借取,不可各執一邊。

利根之人,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工夫。只要一悟,這就是工夫,就達到了本體。

人己內外,一齊俱透,就是說你根好的話,你悟性高的話,那就可以接受四無。

也就是說本體悟性高的人才去悟本體的方法,悟性不高的一般人,那你還是要加強個人的修養。汝中(王畿)之見是我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為其次立法。

王陽明這個說法我覺得有一點自我辯護的意思,所以他說二者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不僅相資,相借而且可以相取為用,這樣就可以入道,達到最高的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河南 的精彩文章:

玉出崑崙:玉器時代與中華大歷史

TAG:文博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