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德經》:有這四個習慣的人,為人處世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

《道德經》:有這四個習慣的人,為人處世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

《道德經》:「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這句話簡單來說,大致意思就是:不單憑自己所見,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受尊敬,不自我誇耀,反能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能長久。

這句話從反面來說,意義深刻,更具有啟發性的作用,合乎「曲則全」的作用,使人比較容易接受。

《道德經》:有這四個習慣的人,為人處世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


一、不自見故明

人不要固執自己主觀的成見,有了主觀成見就無法吸收客觀的東西,反使自己「自障」而不明,因此說「不自見故明」。

尤其作為一個領導人,不能輕易犯這個錯誤,不可自持地位而得意忘形,須有 「不自見」,才更更加明白事理,處理好事務。


二、不自是故彰

「自是」與「自見」的道理差不多,「自是」是主動的認為我一定都是對的,我絕對沒有錯。太「自是」,容易失敗,古今中外這種例子很多,都是因為沒有明白真正成功的內涵。

所以,成功是很難的,人不自是,才能開彰大業。

《道德經》:有這四個習慣的人,為人處世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


三、不自伐故有功

「自伐」,是自我表揚的代名詞。有功勞的人愛表功,幾乎是一種常態。現在很多人容易犯這個毛病,做了一點事就希望人家表揚一下。

真正有修養的人要「不自伐」,像儒家人常以堯舜做標榜,「功在天下」,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覺得自己沒有貢獻,那才是「不自伐」的榜樣。當然了,不會埋沒了你的功勞的,因為天下有眼光的人很多的。


四、不自矜故長

「不自矜」,也就是不要自高自大,不要傲慢。自大、傲慢是不長久的,傲慢的人也不能成功。

在生活中總會有這種例子,我們信心滿滿的以為某件事一定在預料之中,但其實往往不是這樣。所以說,要不自矜,才能成長,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這四個習慣的人,為人處世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四不的名句,是告訴我們,為人立身處世必然要記住的道理。有人說,老莊是帝王學,是偉大的領導術,也許重點就在這些至理名言中。在為人處世中,有這四個習慣的人,往往都很高明,越早知道越好,終身受用不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惜緣見聞 的精彩文章:

佛有十個名號,西遊記中叫如來佛祖,其實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
魯迅姓周,文筆那麼順暢,為什麼不叫周筆暢?

TAG:惜緣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