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戰失敗後德國乖乖交出重炮 任人宰割後殘骸堆成了小山

一戰失敗後德國乖乖交出重炮 任人宰割後殘骸堆成了小山

本圖集為1923年10月期間,德國炮兵為履行《凡爾賽條約》相關條款,將條約規定的重炮進行銷毀的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僅喪失了部分領土、進行巨額賠款、經濟和工業發展能力受限,還有極為苛刻的縮減現有軍力。可以說,從紙面上看《凡爾賽條約》的作用就是將德國倒退若干年。儘管《凡爾賽條約》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變通,但對縮減常規軍力的執行力度還是很嚴格的。

德國在火炮領域的成就相當不錯,在一戰期間德軍炮兵裝備的「巴黎大炮」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口徑為210/240/260毫米,射程約130公里,是當時打的最遠的遠程火炮。圖為被切割後的的德軍重炮殘骸

《凡爾賽條約》為了削弱和限制現有德軍規模,作為進攻性武器的火炮也是要被嚴格控制的,不僅規定了不能擁有重型火炮、還限定了中小口徑火炮的數量以及每門火炮的彈藥基數。圖為堆成小山般的德軍重炮殘骸

這些被切割後的德軍火炮殘骸要不回爐,要不就是扔在戶外任憑風吹雨打。圖為堆成小山般的德軍重炮殘骸

儘管《凡爾賽條約》限制諸多,但還是被德國遭到漏洞,新式武器的研發和製造成了盲區,因此德國開足馬力進行研發;而常規武器方面,則是走出去戰略,打著國際合作或乾脆用國外的馬甲公司進行研發和生產。圖為被銷毀後的德軍重炮殘骸

在德國的處心積慮和戰勝國的放水之下,《凡爾賽條約》的大多數條款幾乎成了一紙空文;在希特勒上台後《凡爾賽條約》徹底淪為廢紙,並成為其發動第2次世界大戰的介面之一。圖為被銷毀後的德軍重炮殘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軍事網 的精彩文章:

俄海軍2艘戰艦貼近英國北大門 英國又緊張了 派艦「護送」
戰艦張燈結綵 夜遊涅瓦河賞俄羅斯海軍日與眾不同的美景

TAG:新軍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