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課程之六:關於刀法

篆刻課程之六:關於刀法

這是這套課程的第6課,學這套課程要謹記篆刻的各處技法之間是互相關聯的,不要認為解決了刀法問題就萬事大吉,篆刻技法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技法是互相關聯,不能獨立割裂開來看的,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只學刀法就學會篆刻。

本套課程的以來楚生先生的《然犀室印學心印》為線索,這也是先生的第六節內容——刀法。

講刀法須先講執刀,其實在講執刀之前,還有必要說說刀具,就象講書法必然要知道毛筆的特性一樣,選擇合適的刀具,自然在學習刀法的過程中會事半功倍。好在,這個分支的細節內容,已經寫過一篇名字叫做《篆刻入門:我要學篆刻了,該買什麼樣的刻刀》的文字,其中詳細介紹了什麼樣的刀才是好刀,採購一把好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等,有興趣請回看相關內容,不至於走彎路。熟悉刀具的物理特性,當然有利於用刀在石面鐫刻不同的線條,雖然高明的篆刻刀師已經不需要拘於何種刀具,就如武功高強的劍客,到了晚年,已經不再需要玄鐵重劍那樣的兵器,真正能夠做到摘花飛葉具可傷人的地步了,不拘什麼樣的刀,到手都是無上的利器,吳昌碩用鐵釘為人制印,現在我們拿出那方印來,還覺得是刀法、字法、章法俱妙的作品。但初學者,卻不得不考慮刀具帶來的困惑,有些問題是因為工具而產生的,要在選擇工具這個階段把這些問題消滅掉。

(吳昌碩用鐵釘刻的印)

前人多以寫字作比喻,寫字首先要講執筆,刻印當首先講究執刀,這一例子,自很恰當,但執筆有多種多樣,執刀也不能以一種法則來概括,前人謂執刀同寫字一樣,應由外入內,由上而下,刀鋒向己,不可向外,初學往往如執鋼筆式樣,刀鋒自內而外,實大謬誤,這裡講的大謬誤,是指執刀像執鋼筆一樣,但用刀也像用鋼筆一樣自外向內刻,原因是不便於發力,而實際上,執刀相對標準的方法至少有兩種,即單鉤法和雙鉤法,如圖:

(單鉤和雙鉤的執刀方法)

細心的朋友一定能夠看出,這跟執毛筆的兩種方法一樣啊,所謂的單鉤和雙鉤只是單鉤用食指一根手指從外鉤住刀桿,而雙鉤是用兩根手指食指和中指從外鉤住刀桿,只要便於發力,便於刀鋒在石面運作,就像寫毛筆字便於手腕運動,便於筆心垂直於紙面,便於筆鋒在紙面上運動,就是好的執筆方法,毛筆的運動在於控制筆心,刀具的運動在於控制刀鋒,兩者雖有不同,但執拿方式卻可以同樣看待,所不同的是,要刻動石頭,自然不像毛筆在紙面上動作那樣省力,它需要克服刀鋒切割石面產生的阻力,因此,需要比毛筆寫字更便於發力。所以來楚生先生說,像寫鋼筆字一樣向內用力可能並不適合篆刻,儘管用這種方法寫鋼筆字一點關係也沒有,因此不管是單鉤,還是雙鉤,相對來說,刀自內向外發力要稍好一些,這是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的。當然,在切刀的運用中,也有一點一點從處向內切的。總之,要求只有兩點,1、便於掌控和發力;2、便於眼睛觀察刀與線條的關係。在此原則下,除了拿捏刀的方法不同外,執刀的方法有很多種,沒有完全正確,也沒有完全錯誤的刀法,如圖:

(各種執刀方法)

陳巨來先生曾在《安持人物瑣憶》里記載了他見吳昌碩用刀的方法,說跟趙叔孺教自己的方法並無二致,都是從右而左沖刻,執刀方法就是上面圖中所示的橫執刀,問到吳昌碩先生有什麼更好的竅門沒有,吳昌碩很直接地說:「我只曉得用勁刻,種種刀法方式,沒有的。」

(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部分書影)

此種說法,僅從傳統古法來講,古今條件不同,方法自有變易,古無印床,刻時全憑左手執持,所以有一手執刀不動,以石就刀的說法,甚至斜躺在沙發上,也可從事,後來用具改進,以印床代手,自較省力,且不致漏刀傷手,則又何樂不用,但傳統古法,自有其優點,仍應保持,要知今古異勢,一成不變,也不盡善,法須活用,甚何方法都可,主要是如何把印刻好。這是破除迷信的一段話,即:古法就是好的,古代沒有印床(估計也有,只是不像現在這樣普及),因此,一手執刀不動,另一手執石以石就刀,所以可以從外向內刻,現在用具改進了,用印床代替了左手,自然而然就比較省力,而且減少了漏刀傷手的幾率(當然,不小心還是會傷手的,初學者還是不要用蠻力,要小心用刀)。傳說篆刻名家王福庵經常躺在沙發上就可以把印完成了,一邊躺著,一邊用刀刻印,自然閑適無比,且有助於頸椎健康,但初學者似乎不必強求這種刻法,只要能刻出好的作品,用印床的並不比不用印床的人低下,不用印床的人也並不比用印床的人高尚,以方便觀察印石,方便用力,方便用刀為原則,最終的目的是把印刻好,以刀就石,以石就刀,刀石互就,並無高下。

傳統執刀法式: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撮定刀干,無名指抵於刀後,小指輔於無名指後,用大拇指壓下食指、中指,無名指向上抵住,使刀鋒角,一起一伏,無名指徐徐輸送,力量集中在腕指間,而尤得力於無名指(見孔雲白《篆刻入門》),這種執刀方法見於孔雲白的《篆刻入門》(這本書過於粗疏,並不是初學篆刻的好書,不建議採購,不過其出現的歷史時期正是初學之類教材空缺的時期罷了),關於得力於無名指(即第四指)的論斷,更早的周應願就在《印說》中有不同的看法:「作書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俯仰進退,收往垂縮,剛柔曲直,縱橫轉舒,無不如意。非真得力者不能。」依我們看,第幾指得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刀的熟練掌控,能用刀熟練地將石面不需要的地方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這種方法,就是古刀法十三種中的一種切刀法,關於刀法,歷史上還有很多理論,比如周應願的「七刀法」,比如許容的「十三刀法」(就是這裡說的古法),再比如姚晏的「論刀十九說」,還有汪維堂的「十二刀法」。這些刀法理論都對運刀動作作了非常細微的分解,但其實,都是這些印人理論家自己在實踐中的具體大感受和個別體驗,有的則是指對線條的修飾及印面品相的清理,或者說用刀速度,或者說用刀力量,並不具備刀法的普遍意義。

當前最為大多數印人所一致認可和運用的,從幾個方面說:1、從執刀的角度說,分中鋒刀與側鋒刀;2、從完成一個線條所採取的運刀方向和次數說,分單刀或雙刀;3、從奏刀的動作來說,分沖刀和切刀。一個一個說:

1、中鋒刀和側鋒刀

這裡的中鋒和側鋒,借用的是書法中的理論,但又並不完全相同,畢竟刀鋒與筆鋒並不一樣(嚴格意義上的毛筆中鋒是一個點,就是筆尖處,嚴格意義上的刻刀中鋒是一條線,即刀刃),這裡的所謂中鋒與側鋒指的是刀鋒與石面的夾角(注意:不是刀桿與石面的夾角),如圖:

(刀刃和刀刃與石面的夾角)

嚴格意義上的中鋒刀是刀刃與石面的夾角呈90度,其他角度的石面與刀鋒夾角都是側鋒刀,那麼,在刻石的時候必然形成兩種不同的刀痕,如圖:

(中鋒刀與側鋒刀不同的刀痕)

中鋒刀和側鋒刀當然都可以,所表現出來的風格是不一樣的,中鋒刀出來的線條渾厚、樸拙,側鋒刀出來的線條空靈、飄逸,各擅勝場,歷史上的重要篆刻家也有用中鋒刀和側鋒刀的不同名家,都很厲害,都是名家,沒有優劣之分。如趙之謙的中鋒刀與他印面和印蛻:

(趙之謙與他的魏錫曾印)

再看用側鋒刀刻印的吳讓之與他的印面與印蛻:

(吳讓之和他的非法非非法)

中鋒刀和側鋒刀,都可以出優秀作品,名家們也並不限定何種刀法,刻得好,刻得方便,便於自己發力和看到線條與刀鋒的如合部位的刀法就是好刀法。

2、單刀和雙刀

這是從完成一個線條要運刀的次來分類的,完成一根線條至少用兩次運刀動作完成的刻印方法叫雙刀刻法(線條兩端如果再加一筆處理,通常一根線條需要四刀才能完成)。

在白文印里,向線下刀,沿線條內部邊緣刻出一邊,倒轉印石(亦可以不倒傳,轉換刀角完成),在線條的另一端沿線條的另一個邊緣再刻一刀,一根線條才算完成,朱文印不同的是背線下刀,沿線條外部邊緣刻出一邊,倒轉印石(亦可以不倒轉,轉換刀角完成),在線條的另一端沿線條的另一個外部邊緣再刻一刀,一根線條才算完成。線條的完成當中,可能要還要接觸「向線」和「背線」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在實際操作中很易分清,描述起來相對麻煩,可回看我們的另一篇文章《篆刻小知識點:刀法中的「向線」與「背線」》這裡不再得複寫了。

既然兩次完成線條叫雙刀,那麼,就肯定有一根線條只用一次刀的,就叫單刀(粗線條白文同方向的復刀,暫時我們也稱「單刀」,其實並不嚴謹),每一根線條,只需要從一個方向下筆,像拿刀寫字一樣,刻出來就好了,就叫單刀。如圖:

(單刀與雙刀的刀法示意圖)

雙刀,單刀也無優劣可分,大部分篆刻名家用雙刀刻印,但也有一位篆刻大師,他的印(只指白文印,朱文線條如果單刀刻,還是以刻白文的表式實現的)就是用單刀刻成的,因為他跟大家不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被篆刻界認為是「野路子」,被大家非議,排擠,但也正因為他與眾不同,反倒由此形成了自己有顯著個性特徵的流派:「齊派」,「齊派」最顯著的就是特徵就是單刀刀法。如圖:

(齊白石和他的奪得天工印)

雙刀刻印的名家太多,不再舉例,齊白石外,幾乎名家們都以雙刀刻印,有些名家也偶有嘗試單刀,不過不是主流。

3、沖刀和切刀

這是現在篆刻刀法中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是現代篆刻刀法理論的核心,還有另外又加進「披削法」為第三種刀法的理論,因為稍稍複雜,我們暫不納入了。

所謂的沖刀,具體操作方法是以刀角入石以後,向著同一個方向連續不斷的推進,運刀基本以一個筆畫或一段線條為一個周期,它的連貫性比較強,趨勢感、方向感比較明確,速度、角度、力度的變化體現的比較明顯,因此沖刀宜於刻制婉暢勁爽的線條。如圖:

(沖刀法的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箭頭指的是運刀方向,其中的30度是一般的角度,並不是定數,視具體情況可以調整,但總以自己運刀方便為原則。一般的徽宗(或者皖派、鄧派)的印人多用沖刀刻印,舉一方黃牧甫的印作:

(黃牧甫和他的祗雅樓印)

所謂的切刀,具體操作方法就是以刀角入石後,再以入石的刀角為用力支點,將部分刀刃強行壓入印石,它的運刀以一個切的動作完成為周期,經過不斷的重複來完成線條。用切刀切石時,因為一個切的動作與下一個切的動作轉換中,刀刃往往偏離印文線要的方向(要保證前一切跟後一切在同一方向或許並不難,但要的就是這種不在同一個方向的效果),並且每一刀偏離的方向可能不完全相同,由此造成一定的節律,因此切刀宜於刻制蒼渾、樸拙的線條。如圖所示:

(切刀刀法示意圖)

示意圖中上面的箭頭是指刀桿運動的動作,下面的60度,也不是固定的,也要視自己的下切角度和入石刀刃長短而定,切刀為浙派常用的刀法,我們舉來楚生先生文中所說的兩家的作品,一位是陳鴻壽,一位是趙次閑,都是「西泠八家」內的浙派名家,如圖:

(陳趙兩家的切刀印作)

一般來說:沖刀以運刀的一貫性求線條的變化,切刀以運刀的變化求線條的一貫性。沖刀出來的線條多是勁爽、婉轉、明晰的;切刀出來的線條多是蒼渾、古拙、遲澀的,因此,在表現不同的審美風格時,這兩種刀法都是可供選擇的,甚至有時兩種刀法又是可以結合的。因此,來楚生先生講:刀法多樣,一印之成,不僅用一種刀法而已,執刀之法,也隨時變換,例如沖刀,就與執鋼筆式樣同,刀鋒自內而外,他如單刀印,不可能一印中全用單刀,一刀未妥,往往救以復刀,不過切刀在治印上自是一種重要方法,多用切刀,線條波折多,靈活不呆板,西泠八家的陳鴻壽、趙次閑等就是慣用切刀的,不過過分地把切刀公式化了,沖刀一味向前沖,就容易光滑板刻,也可如切刀的時起時伏,線條就生波折,他如舞刀,刻時刀向左右擺動,於膩性的印石(如昌化石一類)比較有用,石膩不易推動,刀動易於前進深入,還有所謂單刀、復刀,單刀者,一刀即妥,一刀未妥,再補一刀,就是復刀,他如正入正刀法、單入正刀法、雙入正刀法、澀刀、遲刀、留刀、埋刀、輕刀等諸法,名稱看似兩樣,而實際相同類似。說了這麼多複雜的名詞,其實最終都歸結到上述的三個方面。即從執刀的角度說的中鋒刀與側鋒刀;從完成一個線條所採取的運刀方向和次數說的單刀或雙刀;從奏刀的動作來說,的沖刀和切刀。

「西泠八家」是浙派的代表人物,發展到最後一家錢松時,他已經對獨守切刀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蠡舟借觀」一印的邊款里寫道:「篆刻有為切刀,有為沖刀,其法種種,予則未得,但以筆事之,當不是門外漢。」如圖:

(錢松和他的著名的刀法觀點)

錢松與趙之謙交好,錢松故去後,他的兒子錢式投在趙之謙名下學習篆刻,趙之謙對他照顧無微不至,趙之謙也沿續了錢松的刀法思想,他不拘沖、切,最終成了皖浙橫站的篆刻大師。可見,刀法發展到極致,是人對於刀的熟練程度,是高層次上的「心手相應」,是刀法純熟的「不滯於刀」,在某種程式下運刀當然是受局限的,初學者了解了刀法的基本原理之後,應當加強練習,找到自己的刀法習慣,最終成為不拘刀法,不拘刀具的印人。

(【篆刻課程】之6,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小布丁 的精彩文章:

《蜀相》和《八陣圖》:杜甫實際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
讀印:趙之謙的「丁文蔚」究竟好在哪兒?

TAG:三個小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