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的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有沒有防備

二戰時的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有沒有防備

文/寂寞的紅酒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上進行了激烈的角逐。在短短的半年內,戰爭局勢就開始轉向,日本逐漸處於了下風。日本被美國打的節節敗退,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很多人認為日本偷襲美國是頭腦發熱,也有很多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上了美國的當。那麼日本為何要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有沒有防備?

首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並非頭腦發熱,主要是被美國人逼得。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珍珠港事件前,日本的進口物資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對美國的物資依賴極其嚴重。1932年-1939年,日本大部分石油、銅、廢鋼鐵等物資以及大量機械設備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可以說,是美國人在支撐日本和中國的戰爭。不過當抗戰陷入僵持,日本外匯枯竭,財政困窘,美國認為日本已經沒有多少油水可榨,所以開始減少對日本的物資輸出,並不斷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撤出中國。

當時日本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中國丟失了沿海的工業區和主要產糧區,抗戰形勢非常嚴峻。日本在中國戰場牢牢佔據著優勢,中國軍隊只能憑藉西北和西南複雜的地形進行抵抗,日本的勝利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不過,美國人對日本的經濟制裁讓日本陷入了恐慌,因為沒有美國的石油、鋼鐵等原材料和成套機械設備,日本的工廠將不得不停產,日本的飛機、坦克和軍艦等現代化裝備也將變成廢銅爛鐵,日本很可能失去在中國戰場的優勢。日本是小國,而且嚴重依賴工業,如果失去優勢,和中國長期耗下去,最終崩潰的肯定是日本。所以日本人對美國人的制裁非常焦慮和憤怒。

不甘心的日本自然不會束手就擒,更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他們不得不考慮新的出路。日本人認為,如果想要繼續維持戰爭,就必須獲得更多的物資,特別是石油,資源豐富的東南亞無疑是日本的首選目標。不過日本想要奪取東南亞就必須向英法等西方國家宣戰,但美國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實力很強,非常有威脅,美國又在東南亞擁有菲律賓這塊戰略基地,日本想要南下就必須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起碼讓美國人短時間內顧不上日本。等到日本奪取東南亞有了資本後,就有機會和美國掰手腕,即使打不贏,也能有更多和美國談判的資本。所以日本想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計策。

日本人的偷襲非常成功,日本人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讓美國海軍在很長時間內沒有恢復元氣。日本人利用這個機會佔領了東南亞。對於日本人的偷襲行動,美國人是有所察覺的。但美國人不知道日本的具體行動,也不認為日本真敢向美國宣戰,所以讓日本人的偷襲行動得逞。如果美國真有防範,一個反包圍幹掉日本的海軍主力,太平洋戰爭估計提前就結束了。當然,雖然日本人成功的偷襲了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但日本人低估了美國的實力,暴怒的美國很快開動戰爭機器,沒多久就扭轉了局勢,把日本人按在地上摩擦,日本人只能乖乖投降。

參考資料:《二戰中的日本》、《二戰史》、《全球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總想拉攏中國加入法西斯陣營
冷戰時期蘇聯為何要千方百計地從西方引進技術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