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遺忘袁隆平,才能記得更多

不遺忘袁隆平,才能記得更多

對科學家的尊重,最核心的是對科學精神的遵守,實事求是是根本標準。我國種業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空白起步,到如今育種能力顯著提升,靠自主選育品種撐起國家糧食安全,離不開眾多育種人的同心共築,誰的價值都不應當被否定。

作者 李竟涵

近日,網上一篇名為《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的文章,引發熱議。文章質疑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分誇大,「雜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實。

袁隆平應該被遺忘嗎?當然不!

作為一名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袁隆平絕不應該被人們遺忘,無所謂是否「暫時」。這不僅關乎對袁隆平個人的學術評價,更體現了我們對歷史、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

1

從個人的科研貢獻而言,袁隆平不應該被遺忘。

一個科技領域開創者的意義,就在於為後來者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上世紀50年代,「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沒有雜種優勢」是主流理論,而作為我國首個發現水稻雜種優勢現象的科學家,袁隆平告訴學界雜交稻研究可以做,開啟了中國雜交稻育種的進程。袁隆平團隊還率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野敗」,並無償公開。

目前我國推廣面積前三的雜交稻品種,其親本都來源於「野敗」。雜交水稻發展過程中每一次的轉型升級,也與袁隆平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兩系雜交稻因為育種失敗而遭遇學界放棄時,又是袁隆平頂住高壓,帶領團隊重新研究兩系不育系的光溫敏特性,不僅使兩系雜交稻「起死回生」,還最終走向生產應用。中國雜交稻技術至今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離不開袁隆平的重要貢獻。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譽當之無愧。

2

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袁隆平更不應該被遺忘。

網文認為,雜交稻、超級稻追求高產缺乏現實意義、划不來,這種觀點並不可取。雜交稻的誕生,是在國人吃不飽肚子的年代,為糧食增產作出了突出貢獻。從1976年到1987年,中國的雜交水稻累計增產1億噸以上,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6000多萬人,有力地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疑問。

即使在倉滿庫盈的今天,對中國這個人口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的弦仍然時刻也不能松,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高產攻關作為一種技術儲備,其科學價值不可估量。而且,雜交稻乃至超級稻的高產攻關是一種科研行為,不能簡單用經濟價值劃不划算來考量。這種對生物極限潛力的不懈追求,不正是人類科技進步的不竭動力嗎?

也許,這一篇網文的初衷只是希望能夠引發人們對更多育種科學家的關注,但是並不一定要用這種「博人眼球」「違背事實」的題目和內容,更不應該採取「非此即彼」的對立評價,這不僅對袁隆平本人不公平,對其他科學家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推崇。

說到底,對科學家的尊重,最核心的是對科學精神的遵守,實事求是是根本標準。包括雜交水稻在內,一項科研成果的誕生與推廣,既離不開學術帶頭人的貢獻,更是眾多科學家協作配合的結果。我國種業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空白起步,到如今育種能力顯著提升,靠自主選育品種撐起國家糧食安全,離不開眾多育種人的同心共築,誰的價值都不應當被否定。

雖然客觀上來講,首創者難免獲得更多的關注,但並不意味著其他人就會被淹沒。無論是丁穎、黃耀祥等老一輩民族種業奠基人,還是袁隆平、顏龍安等取得重大突破的業界大腕,乃至李必湖、馮克珊等基層科研工作者,這些名字連同他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都鐫刻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熠熠生輝。從未曾被遺忘,也永不會被遺忘。

科學的進步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歷程,無論是一項科研成果的利弊分析,還是一位科學家的功過評說,乃至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水平,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簡單概括的,更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斷。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這是我們對歷史、對科學,乃至對一切事物都應具有的態度。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裴遜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柯炳生:如何認識中美貿易戰中的大豆問題?

TAG:農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