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alaxy Note9 雲簡評

Galaxy Note9 雲簡評

首先,如何評價三星 Galaxy Note9?綜合來說,這是 2018 年綜合實力最強的一部手機,不僅限於 Android 平台,是現階段的「 Android 機皇」。畢竟 Mate 20 Pro 還沒發布誰也說不好其究竟是否有真的實力問鼎 Android 機皇。

你要知道,三星韓國本社的旗艦系列的硬體設計人員都是「瘋子」——Note9的 S Pen;Note9 這部「商務」手機的散熱系統;F1.5/F2.4 可變光圈;Note7 驚艷的 ID 設計【關於電池設計導致高燃損率這個事的責任,我到目前個人還是給三星的設計和 ATL 強行五五開(SDI 當然有很大的責任,但是如果你看過燃損報告的 SDI 和 ATL 兩款電池的情況……真的不怪我把鍋的大頭兒甩給 ATL)。很多人提到三星必然提到 Note7,緊跟著就是爆炸云云,我只能說看著是真挺難受的,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很多人是很浮躁的,他們沒時間去了解一樣東西是不是真的好,但是他們有時間聽一耳朵別的東西是存在不好的,OK 最終我就決定這個了,攤手......】

再插一句,P20 Pro 在我這裡為什麼不是「 Android 機皇」:誠然 P20 Pro / Mate RS 的拍照實力是目前手機陣營里無可撼動的第一,但是這不是一部「水桶機」,除了強大異常的拍照 (雖然確實可以摩擦包括 S9 在內的任何其他機型,但是我個人認為這項應該更多歸功於索尼大法和華為以及 PureView 團隊共同研發的 IMX600 這塊 CMOS) 以外,P20 Pro 我想用乏善可陳來形容,雖然措辭可能不夠嚴謹但並非誇大其實。P20 Pro 很明顯具有很高的可玩性 但是可用性方面(尤其是 40MP 輸出)其實是較差的(又一次不禁好奇 P20 Pro 發布會上那位攝影師大哥是怎麼拿出那麼純凈的樣片的)

轉到正題,首先說 Note9 的屏幕。三星自產 T0 級別國內 6.3" (Global 6.4") 2K+ 解析度 (2960*1440) Super AMOLED 屏,這絕不是三星賣給其他廠商的「邊角料」屏幕可以比擬的,至於蘋果給 iPhone X 的調色,我只能認為蘋果前面調教 LGD 那塊 OLED (AWS2 的 RGB 排 OLED) 屏上頭了,沒能好好把握三星的 SA,顯得有點水土不服。也就是說Note9 現在展示給我們的是最好的 Super AMOLED 屏幕,沒有之一。

頂部中框看一下,仍舊是與或卡槽設計,不同的在於現在你真的可以擴展 512GB 的 TF 卡 (或者你習慣叫他 Micro SD 卡) 了【三星「量產」「首個」業界高性能512GB TF 卡,其實首賣(閃迪好像也出過 512GB 不過一直沒看到哪裡有賣的) 512GB TF 的是英國一家叫做 Integral Memory 的公司】。搭配 8GB RAM 512GB ROM 的高配版嘛,請容許我抖個機靈。

Note9 也有 512GB ROM?李姐不服!

再來看看這底部,不跟風、十分良心的保留了 3.5mm 耳機介面的還剩幾家?同樣始終極其「友善」,不做 Type C 耳機孔、揚聲器不對齊的還有哪家?【手動滑稽】

屏幕大了 0.1"(機身比 Note8 寬了 1.6mm),機身厚了 0.2mm,在未採用 SLP 主板的情況下硬是多塞進去了 700mAh 電池。而且根據微博 @肥威 的測試在使用 25W AFC(這個頭如果 Note7沒涼估計美國官網會繼續賣,可能現在三星也是 QC 4+ 了吧)充電頭的情況下功率接近 15W【多說兩句,和內部人員溝通得到的說法是,三星現在仍舊沿用多年前就開始用的 AFC/QC 2.0 主要是因為電池需要防爆(S8 開始採用的都是 SDI/村田 (原索尼電池業務部門) 的防爆電池,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廠商五家公關公司現在卻不能讓 S8 往上的產品再「電池自燃爆炸」任何一次,所以現在每逢三星新品發布會,「炸」的都是可以換寨電池的老型號。說來也可笑,當時 Note7 國行「首炸」的時候我還在朋友圈發過說他們這個處理不對,顏色深的部位不是電池倉,努努力「二炸」把他處理完美(小心眼點說,我朋友圈裡是有某廠公關公司人員的),果不其然沒兩天「二炸」的處理是正確的),電池材質比較特殊(比如可以腦補下大法凝膠/磷酸鐵鋰電池)不能大電流高電壓充電】,在保證防爆前提下充電速度和前代看齊。

內部來了解一下,碳纖維&液冷散熱系統,這應該是目前手機上最厲害的散熱系統了——Note9 的散熱系統從 Note8 的基於熱管導熱硅脂材質升級成了基於熱管的高導熱性碳纖維材質,散熱系統體積是 Note8 的 3.52 倍,達到了 335mm3。那麼搭配了高通驍龍 845 處理器 (其實Exynos 9810 是不是也可以在不計發熱和耗電的情況下忽略能效比提供更好的性能?) 的這套散熱系統可以說是很暴躁了。

這年頭誰還不玩個王者榮耀帶帶妹子吃雞啥的不是。哈?你不是?你從來不打遊戲的啊,那 DeX 了解一下。【關於 ID設計沒提到的滿意部分:老樣子 IP68 等級 (曾經哪家發布會,應該是吧,老總把這個說成了 IP 六十八 233) 防塵防水;Tuned by AKG 的杜比全景聲雙揚聲器。不滿意的部分:無緣 Corning Gorilla 6 首發(首發應該是 OPPO R17 ),三星康寧名存實亡?;打死不出屏下指紋版並且6/128、8/512 (雖然這個其實應該算是性能裡面的) 斷層嚴重(哪怕你再多出個8/256 然後給 8/512 上個屏下指紋然後限量發售呢(明明是最後一代非屏下了還非得為了千萬級備貨死撐)?);設計師給 Note9 背面設計成那個樣子的,你取消Note8 黑條也就算了,特實在的弄個大小眼攝像頭開孔上色是幾個意思?

得益於新的強大的散熱系統,Note9 可以在無需配備碩大散熱風扇的 DeX Station 僅使用 C to HDMI 線(包括某寶寨線)就可以調用 DeX 模式【三星的資料是這麼說的,誰知道是不是華為的電腦模式只用線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這麼做的,不過只用線只能調用 FHD 解析度(DeX Station 原 WQHD)並且同屏窗口只能開 5 個(原 20 個)還是挺有模有樣的,你姑且這麼說我姑且這麼信吧】。

當然了因為是 Note 那自然要有 S Pen 的。

Who want a stylus? 我覺得 「沒有筆的 Note 那算不得 Note」。

所以你可以直接在 Note9 的 DeX 模式里調用觸摸板模式(而不用使用 DeX Pad ),如果你經常在小型會議室里做膠片彙報這個功能其實挺實用的;可以在顯示器上看視頻的同時在 Note9 上做筆記記錄。

OK(閉嘴!),我們前面提到了 S Pen,那麼作為不少人眼中 Note9 最重頭的一個點,這一代 S Pen 都有/升級了什麼?

首先是外觀上的升級——藍色 Note9搭配的是撞色設計的亮黃色 S Pen (購買 512GB 可額外獲得原色 S Pen 一支,確實不知道該作何評價,這個售價附帶多一支筆你讓我談他良心與否嗎)。什麼設計靈感源自時裝周我覺得我是不 care 的——一個男人,騷就對了嘛,明著騷不行我自己也受不了那悶著騷我還不會?(其實你星機身配色還是不夠騷,索移精髓色基佬紫了解一下?擼妹亮黃色了解下?)當然了這個外觀的變動除了附加騷氣和辨識度以外真的是沒什麼卵用的。那麼對比一下 Note8 的 S Pen,一些細節上的調整好像沒什麼的,但是兩支 S Pen 的體積略微有所不用——Note9 的要更窄更厚一些(以筆尾的按鈕作為物視基準面),為什麼有這個不同(這也導致 Note8/9 的 S Pen 不能換插)呢?當然是因為 S Pen 加入了無線功能了(我猜 50% 以上的人看到這句話都是一臉鄙夷,你以為別家不說這個么。但是你真的了解了 Note9 的這支 S Pen 么?別著急)——採用 BLE 低功耗藍牙;最大支持 10m 範圍以內的無線遙控;理論上符合 Android OS 標準的應用程序都可以支持遙控;最後一個,Note9 S Pen 實現筆槽內無線充電 40s 續航 30min or 點擊 200 次的真正原因是 S Pen 的電池是超級電容,真是一群瘋子。

因為 S Pen 有藍牙可以實現遙控,所以拍照也解鎖了新的姿勢——多人合影別再找路人幫忙了,通過三腳架或者帶有支架的保護殼等自己取景好,拔出 S Pen,從容站在最前排合影;景區人潮擁擠的著名景點也可以不用再帶自拍桿,不用回賓館以後發現拍的照片全是模糊的,直接拔出 S Pen 咔嚓;直接將 S Pen 當做無線快門線使用……

說到快門線我就想起了星軌,接著就想罵三星 : 這都 8102 年了你們還沒有給旗艦系列的專業模式上 30s 長曝和800 以上的 ISO?我拿著個 Galaxy 你告訴我拍不了 Galaxy?而且這都 8102 年了你們還在打磨 1/2.55" 的 「祖傳」 CMOS ?丟不丟人?華為上半年在 DxOMark 的屠榜沒有打醒你們嗎?

其實也不盡然,打醒可能是醒了,但是畢竟還是不夠疼,否則不會內部還在討論大底上不上,你說你 Note9 產品研發周期久改不了了我也可以理解,S10 直接上大底啊,你們在猶豫什麼,不過不管怎樣,醒了還是要有醒了的表現的——三星給 Note9 加上了場景識別器功能(不同於華為『AI 攝影大師』「是藍天就加藍天的濾鏡,是綠葉就加綠葉的濾鏡(可能又有人要來說這不是濾鏡,這是 AI 優化!那我想問問不是濾鏡你這『AI 攝影大師』怎麼老給我加暗角,「優化」啊?是徠卡貼牌真不頂事兒啊還是舜宇光學的人沒給你們上光學素質課啊?)」),Note9 可以識別的場景有 20 種(不知道是不是成心的,P20 Pro 是 19 種,貓狗分開算的,三星統一歸類動物),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拍攝對象、拍攝時間進行細節處的優化,如對細節進行提亮、調色、銳化等等。另外就是之前被 P20 Pro 按在地上摩擦的高光終於是有所改善了。

然而高光是壓住了,但是同時暗部的細節也會有所缺失,來工程師你來一下,讓你打磨 1/2.55"!讓你打磨 1/2.55"!讓你家 ISOCELL 不爭氣搞不出 1/1.78 的 TetraCell!讓你家不爭氣還不上 QuadBayer 的 IMX600 (原生單幀的「長短幀」 HDR 比多幀 HDR 是具有先天速度優勢的)!

還有提升了暗光下實時虛化 (Live Focus 或者你叫他人像模式) 的可用性,然後拍的時候還能開閃光燈,但是你 8102 年了旗艦機還是單色溫閃光燈是不是過分了?S9 開始是新加了血壓感測器,可是你不搭梯子去 Google 家商店就用不了是不是更過分了?,不過邊緣演算法嘛,算了不費事吐槽他了,大家通過演算法模擬的都一個德行。

除此之外有的朋友應該知道,從 S8 三星後置指紋識別開始,相機就加入了污漬識別的功能,而該功能在 Note9 上則進一步升級,系統可以幫你監測剛剛拍攝的圖片中是否有人眨眼、模糊、存在污漬、背光,從而提供重新拍攝的指導。

當然升級了的還有動態萌拍,還加入一些迪士尼動畫的角色,但是我實在不喜歡我就不說了(學什麼不好學蘋果搞 Animoji,還學得那麼爛,你三星的不跟隨呢?)。

UI & UX。UI 是基於 Android 8.1 開發而來的 SAMSUNG Experience 9.5,UI 風格和前代居然沒什麼變化,只是更多的完善了一些原本體驗上的問題:比如微博也可以應用雙開了啊;智能掃描針對戴眼鏡的人群也加入了戴眼鏡和不戴眼鏡兩種面部數據採樣,一定程度上告別了「智障掃描」。

另外變動最大的就是 Bixby 了,三星在 Note9 上推出了 the new Bixby【(官方很抵觸 Bixby2.0 的叫法,但是我覺得畢竟是對應 1.0 的升級版,大家叫 2.0 絕對「大NB」)。另外就是產品開發了,三星第一代 Bixby 是由三星自己各地的研究院開發的(主要開發力量集中在美國和韓國,所以最先有的是韓語、英語),在開發初代 Bixby 的同時三星收購了 Viv,現在有粉絲跟我說大 NB 的 UI 風格和 Viv比較像,我覺得可以推測出來的是 Viv 一定參與了大 NB 的研發,但是我不清楚 Viv在當中佔了多少研發的比重)】

Bixby 另一個大 NB 就是交互邏輯上的升級,首先是可以支持上下文對話了,這在目前的語音助手裡並不多見?另外一個就是 Bixby 更智能了,可以理解你的語義,在原有指令的基礎上繼續去執行二級指令了。

配件,這次三星發布了 Wireless Charger Duo,我說這是三星版的 AirPower 三星的人又不樂意了(其實不就是,你還比別人少個充藍牙耳機的功能)。左側是個不能放躺下的立式,僅茲次手機充電,右邊的底座茲次手機和其他Gear 設備的充電(兩個座同時支持 Qi 協議,不管你是不是三星的產品,只要支持主流 Qi 協議一樣充)。

目前無線快充(或者也應該像有關部門規定一樣叫他加速無線充電?)三星的 9V 1.67A 輸入實際輸出功率 10W 基本應該是目前無線快充輸出功率最高的了?這次 Wireless Charger Duo 的功率達到了 25W(鬱悶的是無論是產品外包裝或是三星內部資料都沒有寫清楚 25W 是輸入(考慮到配備的是 25W AFC 應該是輸入)還是輸出,也沒寫清楚兩個底座對應的輸出功率分別是多少)。

另外一個則是可穿戴的 Galaxy Watch,看很多媒體風評貌似不是很好,不評論了吧。

還是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如何評價三星 Galaxy Note9?」

我先來回答吧,答案不變——這是目前的 2018 年機皇(因為蘋果還沒有發布新 iPhone 我甚至可以把 Android 也省了),當然啦,在我心目中很快被新 iPhone Xs Plus 或者是華為 Mate 20 Pro(客觀的說,前提是屏幕有所提升別像 P20 Pro 那樣;麒麟 980 真的給力(至少超過 845/9810 吧),不給力也得有足夠的實力讓我為「愛國」情懷買單吧;CMOS 可以維持 IMX600 不變,演算法得有不小的進步吧?我不想再看到 「AI」 攝影大師只會幫我分析完場景加個濾鏡了)幹掉。

展開來說,首先 Galaxy Note 發展到今天第八代產品,其所承載的定位已經是三星在每年第三季度 (發售時間提前到八月卡蘋果真是臭流氓) 對於這一年最強 Android機給出的實際定義的這麼一個角色 (畢竟絕大多數情況下 S 系列是嘗鮮,而 Note 才是四平八穩把新鮮事物的更優狀態呈現出來的機型)。以三星的研發力量和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來說,Note 系列仍舊是目前國產機從實力層面難以撼動的機型。

三星的理念是:不用你催著我,我自己會知道點科技樹的,但是科技樹我不知道往哪個方向點......你別走啊喂!算了按我想像的最好的方向點吧,反正老子有錢有實力,這機器賣的又不便宜,我就點出來,管你要不要先給你唄,如果實在沒市場下一代再改就好了。而蘋果的理念是:點什麼科技樹,氪金玩家要點科技樹?給勞資出個金幣科(手)技(機),別管這玩意是不是真的好,你給我編個別太離譜的理由出來,忽悠那幫 SB 買了。別跟我說什麼忽悠不了,忽悠不了你不會給他們灌輸 iOS 無敵這個概念么。【手動滑稽+1】

這就是三星的悲哀之處了,這是一個工程師思維優先於商業大佬思維驅動的企業 (至少三星電子無線事業部是這樣的),他做出來的東西他知道好,他不知道你想他好不好,你不知道他想你想他好不好 (你會覺得卧槽這玩意我又用不上用不全你加給我幹什麼,便宜點行不行),這種做法遠遠不如就點一兩個點然後強化給你洗腦讓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這個功能真的好,來得好 (舉個例子,我的記憶要是沒出錯的話三星是第一個做 QC 2.0 的手機廠商,也是第一個在發布會說「在實驗室狀態下,充電 5min 得到的電量可以支持設備通話 2h的廠,你咋就不敢不嚴謹點來個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呢? 大家也知道後來這句話成為了OPPO 的 slogan,可以稱得上是線下銷售話術的典範)

可以說,三星今天在中國手機市場淪為 others 完全是自己作的。但是反過來說,三星要是變了,變得那麼功利那麼懂銷售了,不注重研發了,他可能也就不是我時至今日還在喜歡的三星了。

所以可能有的人會認為 Note9 是Note8s,但是在我這它就是不可替代的 Note9。

差點忘了說這個售價,中國三星定的確實有點過分了 (內部有價格對標蘋果的想法,至少之前是有的),我是覺得貴的。但是你說三星撐不起這個售價吧我覺得倒也不至於,我覺得貴主要是高配比低配加的價格,並不便宜。以嘗鮮價 (多退少不補) 來說,9499 比 7499 足足貴了 2000,6GB RAM 升成 8GB,128GB ROM 升成 512GB 你要多收我 2000?刨去 16% 你是不是也多收了我 1700 多塊?虧的你三星還是世界第一大內存顆粒廠商,世界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廠商。

所以這就是我的答案了,諸位觀眾的答案呢?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還覺得Note9 是個擠牙膏的產品,沒關係,明年三星的 S10 可能會讓你改變 「三星手機還在擠牙膏」 的認知,畢竟現在很多人定義擠牙膏與否就是看屏佔比、攝像頭、屏下指紋、「配置」嘛。據目前得到的可靠消息,S10 的設計風格可能不再那麼保守(說人話就是防摔部許可權降低了) ,三星的Plan A 是點 NB 的感測器科技樹(不知道有幾個人知道 Gear S2 的環境光感測器是屏下的)來實現近乎於 100% 屏佔比(三星的屏佔比算的應該是最保守的了吧?)的劉海屏設計,但是這次不用防摔部說話,工廠試產就發覺現階段這個設計還是太激進了。於是改為 Plan B,仍舊是「全視曲面屏」設計,但是不再保守,其屏佔比可以極度逼近 OPPO Find X 那個93.8%的官方數字 (按三星標準測據說是89%左右);攝像頭,聽說韓國本社內部還在討論上不上大底,也是醉了,希望他們能開悟吧;屏下指紋,DJ.Koh 欽定,應該不會再跳票了;配置,內部用料無需擔心,至於性能配置嘛,這次也能睜開眼看世界給個 8+512 了,明年應該不會太差。更何況明年國行是有可能上 Exynos 處理器的(聽說貓鼬 M4 很給力,CPU 可能是 2 大+2 中+2 小設計),只要 GPU 能和 845 看齊我就……真香。

手機碼字,將就著看吧,排版很差我知道,我也是強迫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語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茶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