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老鍾南山 82歲仍堅守臨床一線創新前沿

不老鍾南山 82歲仍堅守臨床一線創新前沿

廣州創新英雄

2003年,67歲的鐘南山奮戰在抗擊「非典」最前線,成為家喻戶曉的「抗非典英雄」;71歲那年,他牽頭組建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81歲時,他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上發文,為慢阻肺防控尋找新的突破口。

至今,鍾南山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出版各類專著20餘部,獲發明專利60餘項。這些成果讓絕大多數人認為已足夠優秀,但在他看來,未能轉化造福社會的科研成果還談不上是真正的「創新」。

他的使命仍未完成——今年5月,鍾南山帶領「鍾南山產學研團隊」攜成功實現臨床轉化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集體亮相,踏上創新新征途。

這位創新「老兵」告訴記者:「我很明白我現在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去衝鋒陷陣,我的任務是調動起年輕人的積極性,去做好產學研的工作。」

今年82歲的鐘南山,至今仍堅守在臨床一線。

每周四下午,鍾南山還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出診,一個下午的門診經常要看到晚上7點多;每周三上午他會出現在病房,帶著學生查房、會診,常常忙到中午12點多。

除了門診、會診、查房,他在科研和創新方面一直深耕不輟,慢阻肺防治是他專註的方向之一。

不放棄:全場無人應聲 他舉手接下「硬骨頭」

受吸煙、霧霾、燒柴烹調等因素的影響,慢阻肺患者不斷增多,多數在早期並沒明顯癥狀,但發展到中後期會出現氣短、胸悶、喘不上氣甚至呼吸困難,最後可引起心血管、骨質疏鬆等全身性疾病。據世衛組織預測,到2030年慢阻肺將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可一直以來國內外都沒有慢阻肺早診早治的嘗試。

2009年,在羅馬舉辦的國際慢阻肺大會上,鍾南山提出:能不能像高血壓、糖尿病那樣,對慢阻肺進行早期處理?這一想法得到大會主席的贊成。但當大會主席詢問「有沒有人準備做」時卻沒人舉手。

「那一幕刺激到我了。」鍾南山說。其實,與會專家都知道這塊「硬骨頭」實在「太難啃」了。不過,當時已經73歲的鐘南山卻舉手應承下來了。

認準了方向,再難也不言放棄——2010年,鍾南山找到生產治療慢阻肺藥物的德國製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下稱「勃林格」),說服他們提供藥物和資金支持,幫助探索慢阻肺的早期干預。起初,勃林格十分猶豫,因為他們也知道這項工作太難了。鍾南山多次到勃林格在中國的醫學研發部做工作,還打電話並寫信到其德國總部溝通、爭取支持。

2011年,勃林格總部終於同意為鍾南山團隊提供研究用藥和400萬資金支持研究項目。接下來,鍾南山和冉丕鑫教授以及他們的團隊深入基層,尋找潛在的慢阻肺患者,這些人一般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不明顯。2016年,在對841名患者完成雙盲對照實驗後,結果出來了:用藥組(噻托溴銨吸入)的患者肺功能明顯改善。並且首次證明,早期用藥可以改變慢阻肺患者每年肺功能下降的自然進程。這一研究結果於去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上,為慢阻肺的早期防治提出了「戰略性的方向」。

慢阻肺發展到中後期,除了病人難受、治療效果不好,每次住院大概要花兩三萬元醫療費。「以後,如果能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樣早期治療慢阻肺,不但可大大降低費用,治療效果更加事半功倍。」據鍾南山介紹,目前這項工作正在國內推廣(包括使用茶鹼,含硫氫基的藥物),有望成為國際上慢阻肺治療新的發展方向。

不放鬆:給年輕人當好團隊「後勤員」

「做科研既要『頂天』也要『立地』。『頂天』就是要抓住國際前沿理念、攻關國家急需的項目,『立地』就是要能解決老百姓的需求,研發出對老百姓有效、安全、價廉、方便的器械和藥物。」 如何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成功落地轉化?鍾南山帶領團隊一直在探索——

比如,早在1985年,國外有一種支氣管激發試驗可用於診斷支氣管哮喘,但光是儀器就要幾千美元,價格實在太貴了,即使再好,普通患者也用不起。怎麼辦?通過努力,鍾南山團隊掌握了這項技術的原理,設計出簡化設備,使這項檢測的費用下降到只需幾百元。

立足臨床需求搞科研,在鍾南山院士的產學研團隊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年來,他的團隊成員鄧方閣博士在紅外熱成像檢測方面取得多項專利,科研成果也落地市場化,生產出醫用紅外熱成像儀,就是另一個有力的例證。鍾南山指出,我國每年大約有50萬人猝死,第一個原因是心臟病,第二個原因是腦出血或梗塞,第三個是肺梗塞。肺梗塞大多是由四肢靜脈血栓脫落引起肺內大靜脈堵塞而猝死。紅外熱成像儀對血管性疾病高度敏感,通過檢測皮膚表面溫度,能直觀、動態地觀測四肢(特別是下肢)血流狀態,可應用於肺栓塞的早期篩查、預警、診斷及臨床監測,目前已在全國各地多家醫院投入臨床應用。

「再好的東西,如果沒法在社會上廣泛應用,就沒有走完這個(創新的)過程。」為了讓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公眾,2009年鍾南山為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下「基礎應為臨床應用服務、科研應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建設和發展思路,並組織團隊著手搭建孵化平台,幫助呼研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走向產業化。

「我很明白我現在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去衝鋒陷陣,我的任務是調動起年輕人的積極性,去做好產學研的工作。」除了牽頭搭好檯子,在產學研團隊中,鍾南山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後勤」和「協調員」,為年輕人服務,給他們機會去創新的舞台上顯示自己的才能。

近4年來,鍾南山團隊產學研工作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目前已成立了多家關聯項目公司,涵蓋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功能營養研究中心、轉化服務中心、醫療器械創製中心、醫學創新診斷中心、藥物創新研究中心六大功能板塊,旨在打造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呼吸疾病領域醫藥產學研一體化標杆。

這也和廣州近年的發展步調一致。

近年來,廣州大力推進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實施IAB產業計劃。在這一背景下,鍾南山領銜的產學研團隊立足呼吸醫學與大健康產業,打造出一個又一個高精尖項目,有機融入廣州乃至廣東省的新興產業建設進程當中。

不停步:破解防止呼吸傳染病院內污染難題

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一場產學研工作彙報交流會上,鍾南山團隊多年來的系列研究成果集體亮相,很快將成為實實在在的產品惠及更多人群。

院感防控產品填補國際空白

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多為呼吸系統傳染病,如何有效隔離被污染的空氣、即時消殺凈化防止院內感染?這是個世界性難題。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鐘南山團隊產學研工作彙報交流會現場,一批院內感染防控展品——隔離輸液椅、隔離診台、隔離病房和隔離凈化病床引人注目。這是以鍾南山院士、周榮研究員為核心的院內感染防控技術和產品研發團隊近年來聚焦研發獲得的突破性進展,這批原創產品基於「有效隔離、即時消殺」的原則,可將病人進行單人有效隔離、將呼出的氣體引導和快速凈化處理,可很大程度上防止傳染。這一系列原創產品獲批專利20餘項,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國際空白,成為「廣州製造」的亮點之一。

打造10億級疫苗產業基地

由陳凌、彭濤、周榮等研究員為核心組成的鐘南山院士產學研一體化疫苗和抗體藥物組團,將與各方通力合作,在廣州市及開發區的支持下,在3~5年內投入超過10億元在廣州建設以人用流感病毒疫苗為先導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疫苗和中和抗體藥物為特色主打產品的大型生物製品產業基地,填補廣州乃至華南地區的空白。

鍾南山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前會長、顧問。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伯明翰大學科學博士,英國皇家內科學會高級會員,首屆「港大百周年傑出學者」,2017年獲美國胸科學會「呼吸醫學巨人(Giant)」殊榮。現任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國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慢阻肺、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領軍人物。

創新感言

從創意到創新一定要往前走

我認為,人這一輩子如果有一個創新,你的人生就很有意義。

創新對一個研究者來說,最重要的素質是好奇心和永不知足;對社會來說,創新意味著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現在有不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創新的理解停留在高水平的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我並不排斥在高水平雜誌發表文章,這能說明同行對你的認可,但是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單純停留在發高水平文章還是不夠的,一定要「往前走」。

高水平的論文只能表明你有創新的觀點,如果未能進一步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充其量就是一個「創意」而非創新。

所以,我認為創新應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新發明、新發現,另一個是通過新的發明、發現產生比較好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這個全過程才叫做創新。對醫療工作者來說,有了發明、發現以後,必須要進入到臨床的實踐,要能夠對疾病的診治防控帶來好處,能夠全面推廣、讓更多人受益,這才是創新。

鏈接:成果豐碩

鍾南山近年先後主持國家973、86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WHO/GOLD委員會全球協作課題等重大課題十餘項;先後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等獎勵20餘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實習生許鈺敏 通訊員蘇越明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專題統籌:劉文亮、湯新穎、羅樺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住酒店忘帶身份證?以後或可用電子身份證
千萬別把它拿回家!一家三口出大事,9歲女兒吃了它兩天就身亡

TAG: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