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愛說謊,可能是大人惹的「禍」
對孩子說謊,父母一般都感到非常憤怒,認為說謊是一種不容寬恕的毛病。可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說謊的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要孩子不說謊,父母應該從自己做起。
在電影或電視中我們時常看到這樣一種鏡頭,即孩子對母親或父親說:「你撒謊,你說謊,我不相信你!」當孩子發現父母數次說謊,而失望地發出這種歇斯底里的喊聲,確實是一種悲劇。孩子認為父母會撒謊,當然就再也不會聽信父母——即使父母這次沒有撒謊,父母說的是真實的大實話。
孩子發現父母說謊後之所以感到如此失望和憤恨,是因為做父母的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說道。說謊是一種不道德或不好的行為。不少孩子曾為說謊挨過父母的罵,甚至挨打。既然父母要求和教育孩子不要說道,那麼他們自己又為什麼要說謊呢?這是因為有時孩子經常纏住父母要這要那,吵鬧不休。父母為了安撫孩子,不得已只得用謊話來哄騙他,以換取一時的安靜。
有一本關於兒童教育的書里曾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作者在一次長途客車上看見一個5歲的孩子砂嚷著:「我要香蕉!」
孩子的母親怕打擾了周圍的乘客,就說:「香蕉沒有了呀!
她原想這樣可以把孩子哄住,哪知孩子早看到了行李架上的香蕉,堅持嚷道:「有!有!」
母親沒有辦法只得起身在行李架上摘了一隻說:
「吵死了!給你一根,再不準吵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有這種時候——孩子無理的要求使父母無法招架,為了暫時安撫孩子,就說:「沒有那種東西了。」或說:「你要的沒有了!」孩子有時雖然暫時安靜了,哄住了,不吵了,但是後果卻是危險的。那就是一旦孩子發現父母說的是假的,父母在說謊,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失去權威,孩子就會愈來愈不聽話,甚至變本加厲地說謊。
所以,為了正確地教育孩子,當孩子提出他的要求時,父母如果認為孩子的要求不當,應該據理說服,提出孩子要求的不當之處。比如告訴他,車上這麼多乘客,在行李架上取香蕉很不方便,會打擾別人。或者講清,剛剛才吃過點心和香蕉,現在又吃,會對腸胃不好,待會兒回到家裡再吃。這樣說清道理,孩子可能也就不會再吵著要香蕉了。
反之,如果你不說清道理,孩子不懂得自己的要求是錯誤的,就只知道吵著要,而且認為只要吵,父母就會答應,以後就容易胡鬧。
同時,父母如果以哄騙或說謊來拒絕、搪塞孩子的要求,反而會使孩子和父母永遠無法溝通。一般來說,父母往往不願在他人面前糾正孩子的行動,只想安撫一下,哄住孩子了事。這是不對的。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無論是否有外人在場,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應該糾正孩子的無理要求。
當然,要孩子明了事理確非易事,有時是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的。就以上面所舉的吃香蕉為例,父母就只能說,在客車上取香蕉不方便,待會兒到了家我們再吃。
這樣,孩子既可以知道父母為什麼不接受自己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學會控制自己以及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方法。
與說謊相近的是父母對孩子做出虛假的承諾,開「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也常是父母在非常情況下用來哄騙孩子的一種手法。
父母被迫說謊是因為父母無法擺脫孩子的無理要求和吵鬧;那麼父母開空頭支票,則常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無法滿足,被迫採用哄騙的手段。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如父母要孩子做功課,孩子頑皮,不願做功課。母親想起兒子曾幾次吵著要去動物園,便說:「你好好學習,好好做功課,禮拜天我帶你到動物園去看動物。」孩子認真做了功課,可是到禮拜天母親又不帶他去動物園了。
類似的例子有:「你聽話,媽明天給你買玩具。」兒子聽話了,第二天母親變卦了,不給他買新玩具。這樣,父母雖然用空頭支票哄住了孩子,孩子滿足了父母的要求,但是當諾言應兌現時,父母又失言,不履行,這樣先前一兩次還可能哄住孩子聽話,第三四次再做許諾,要孩子做什麼事時,孩子不但可能不聽,而且會說:「我不聽,我不信你的假話!」
總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對孩子從小就要講信用,答應了的事,一定要兌現,不答應的事就一定不去做。這樣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有威信,在以後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