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這種面相的人,一定是位品德高潔的君子

有這種面相的人,一定是位品德高潔的君子

菩薩中的大菩薩

迴向眾生能得一副好面容

宣化上人

【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面。得一切法面。得無障礙面。得善見面。得隨順面。得清凈面。得離過失面。得如來圓滿面。得遍一切處面。得無量美好面。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善根迴向。】

菩薩布施了眼耳鼻之後,又將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迴向。現在他又顧慮到妙好的五官,如果沒有一副好面孔,那豈不是美中不足的大缺憾嗎?

所以菩薩再發願,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面:恚怒是心中氣憤,表現在臉上,令人見了害怕。菩薩願眾生不要有這種兇惡冷酷的面孔,而得一副慈祥的面孔。

一切法面:就像菩薩的面孔,看到這種面孔,很自然地就明白一切法,崇敬一切法了。

無障礙面:令人一見就生順利心、歡喜心。

善見面:善良正直的面。

隨順面:心性謙和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就很隨和,不固執、不逞強,處處令人滿意,所以別人也就願意受他的教化。

清凈面:清凈面有兩種特徵:一是外表清凈,皮膚色澤光潔,沒有青春痘和其他疤痕,面如滿月,常現出春風和煦微笑面容;另一方面,凡是有這種和藹面相的人,一定是位有清凈心,品德高潔的君子。

如果是位出家修道人,用不著任何人為他吹噓,一望就知道是位得道高僧,禪定的功夫已到爐火純青,三業方面絕對遠離了雜染,因為相隨心轉。大奸大惡的人也不易在神色上詐偽或掩蔽,尤其靈魂之窗的眼神,它是不助人作偽的。

離過失面:三業清凈的人,遠離了一切過失,其心坦蕩蕩,所以他的面色自然,常呈現愉悅的表情,如常親近這樣的好人,就會受到他的同化,也會舍離過失,做清白的善良人。

得如來圓滿面:如來的面,不是文字能形容的,諸位可以到佛寺里的大殿上,不論任何角度,你仔仔細細瞻仰正中的大佛像,以清凈心、尊重心、恭敬心,心領神會地看佛的面相輪廓,你就會體會到如來的面相是多麼的圓滿,真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神聖、慈悲、智慧的德威之光,自然流露在眼眉和面頰上。當你接觸到佛面的神光時,身心清凈愉悅,頓忘世間一切的煩惱與罪業。這種感召力,是佛在往昔圓滿了六度萬行,積聚百劫的善根功德所成就的。

菩薩發願希望眾生能得到如來圓滿的面相,但是眾生迷惘,不肯修行,不聽教化,這豈只辜負了菩薩的苦心,也糟蹋了這個人身!

又願眾生得遍一切處面:這並不是說所得的面,能遍一切處那樣大,而是說你有德行、有人緣,無論到何處都受人的恭敬歡迎。

得無量美好的面:也可以說是面孔生得圓滿具足,沒有一點缺陷的地方。

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鼻時以所修積的善根,希望眾生能得一副好面容的迴向。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喝牛奶可不可以?吃些乳酪等日常飲食有沒有關係?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法華經淺釋》46.大乘經典有七種的意思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