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時間管理越做越累?也許你該試試心流管理

時間管理越做越累?也許你該試試心流管理

想提高工作效率,卻總在磨洋工;想讀書健身,卻被手機填滿生活;想塑造規律的作息,卻常常黑白顛倒。我們希望持續成長,卻一再陷入「計劃-放棄-再計劃」的怪圈。從時間管理到心流管理,你將踏上群星閃耀的旅途。

獨行於都市霓虹之下,心中的夢想漸行漸遠,我們感到不安。怎樣才能重塑生活,持續提升自我呢?

路人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他畫表格,拉清單,精確列出了一天的任務和時間安排。起床後,先「檢視當天目標」,再完成「生活儀式」,上班的地鐵上要「背單詞」,要看完「訂閱號」,下班之後要「寫作」,要「學習」,要「健身」,要「處理瑣事」,要「斷舍離」,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件事都有時間點,路人甲還付費購買了手機app「時間管理」,定時響鈴提醒自己切換任務。兩周之後,路人甲突然發現,他再一次放棄了時間管理。

大師乙很少計劃,他的生活太簡單了,根本不需要計劃。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他的生活通常只有一兩件重要的事,例如讀書和寫作。讀書和寫作上,他格外挑剔,要精力最好的時候,要安靜的環境,要整段的時間,要求自己有「最小產出」。生活的其他事情,則順其自然,簡簡單單,慢慢吞吞。十年之後,大師乙的生活節奏依舊如此。

路人甲就是你我,用的方法叫「時間管理」。大師乙是托爾斯泰、狄更斯、達爾文、馬克思、榮格、毛姆、海明威、村上春樹等人,他們很少管理時間,但他們每天都管理「心流」。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就是用日程表(Calendar)和任務表 (To Do List) 等計劃,精細地安排每天的活動。或是提前安排,或是臨睡前記錄,不同的時間管理方法細節不同,本質卻相通,就是統籌安排各項活動,以求最大化地利用時間。

很多人選擇時間管理,無非是生活的慣性。生活陷入混亂,便拿起學生時期的課程表來救場。學生時,我們圍著學習和戀愛打轉,生活比較純粹,時間管理的弊端不容易暴露。但工作後,干擾多、誘惑多、慾望多、責任多,時間管理的弊端自然凸顯,不再好用。

時間管理的理念在工業化大生產中應用廣泛。「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人越接近機器,計劃就執行越好,生產率就越高。因此,從操作規程到動作規範,從工藝流程到工作環境,一切都要標準化。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就將這一場景刻畫得活靈活現。一個螺絲工的全部工作就是把「擰螺絲」的動作重複一整天。

正如泰勒所說,「適合搬運生鐵的人,應該夠蠢夠冷淡,以至於他的精神面貌更像是一頭牛。」流水線把人異化為了機器,以此提高生產率。但人畢竟不是機器。人有七情六慾,愛偷懶,也有好奇心。我們會聚精會神,也會天馬行空,我們會按部就班,也會拖延放縱。

有讀者會反駁,「我知道一個大師,叫柳比歇夫。他就是一架學習機器,他一生都堅持記錄時間。」我的回答是,「柳比歇夫,你學不會。


柳比歇夫

《奇特的一生》中記錄了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的故事,他治學精深,涉獵廣博,一生堅持記錄「時間日誌」。很多人將他的成就歸功於時間管理,覺得照抄時間日誌,就能複製他的成功。他們沒有意識到,容易複製的人生,怎麼能稱得上是「奇特的一生」呢?

柳比歇夫從一九一六年開始記時間日誌,嚴格記錄每天的活動和耗時,從未間斷。此外,還有詳盡的月統計和年度統計。作家格拉寧評論道:

五十六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絲不苟地記下他的時間支出。他的歷史長編一天也沒有中斷過;連兒子的夭亡也擋不住他在這份沒完沒了的結算表上記上一筆。

柳比歇夫對學術充滿熱情,勤奮工作,幾乎是「學習機器」。而我們連日常工作都應付不了,哪還有多餘的精力記錄這些枯燥的數據。柳比歇夫的問題是缺時間,我們的問題是太懶。柳比歇夫留給「懶人」的財富,不是時間日誌,而是他一生恪守的原則:

1.我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2.我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3.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時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前兩條原則劃定了底線,擋掉了很多干擾節奏的任務。後三條原則指出,嚴格執行計劃不可取,從睡眠里擠時間不可取。5 個原則指向同一個目標——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課程表式機械的「時間管理計劃」,與柳比歇夫靈活的「時間管理原則」,幾乎南轅北轍。

有形的時間日誌容易模仿,無形的高效狀態卻難以複製。柳比歇夫的厲害之處,在於他長期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高效的狀態,無法求諸於時間管理,必須在人性的深處尋求,正如《奇特的一生》所寫:

柳比歇夫開始的時候同旁人差不多,跟所有年輕人一樣,渴望著建樹功勛,成為拉赫美托夫,成為超人。一步步,他才逐漸回復天性,冒出人的弱點,他鼓起勇氣繼續前進,攀登越來越陡峭的高峰——追求人性,追求那最最樸實的人性。

管理心流,就是回歸人性。


心流管理

我們一旦最高效的工作狀態,會全神貫注、心無雜念,自動屏蔽外界的干擾。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將這種巔峰狀態稱為「心流」(Flow)。時間管理強調時間感知和時間記錄,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研究發現,一旦進入心流的巔峰狀態,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於連時間的流逝都感知不到了。這意味著,一旦進入巔峰狀態,我們就會把時間管理的計劃表甩在一邊。

心流是工作時的理想狀態,這時內心有序,外物的紛擾被隔斷。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彷彿成為一道光束,工作效率達到巔峰,自我感覺達到最優。因此,心理學家也將心流稱為最優體驗(Optimal Experience )。

而一旦我們忙著對付各種事情,注意力就不得不四處轉移。恐懼、焦慮、憂傷、憤怒的情緒和稀缺心態,都會吸引我們的注意。而注意力浪費在了錯誤的方向,能用來處理正事的注意力就少了。我們的內心一旦失序混亂,工作效率就要大打折扣,工作體驗也會變得糟糕。

時間管理,管理外部任務,關心工作量,「8:00-9:00 在地鐵上打卡背單詞,9:00—9:10 整理辦公桌,9:10 回復郵件」。心流管理,管理人的注意力,目標是產生心流,「騰出全天最好的時間段,斷網關手機,屏蔽干擾,寫完重要的報告」。

當然,執行時間管理計劃時,我們也會產生心流;心流管理,也需要規劃和管理時間。但時間管理規劃外在活動,心流管理關注內心秩序,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兩條道路

時間管理和心流管理的分途,源自其對待「人性和時間」的態度不同。


1 永恆的人性

匆忙是普遍的,因為每個人都在逃避他的自我。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

大腦天生愛偷懶。時間管理,要求我們每天和懶惰做鬥爭。心流管理順應懶惰,追求簡單生活。

時間管理包含一條條指令,「到了 XX 時間,則做 XX 事」,不論疲憊激情,不問快樂憂傷。指令接二連三出現,每一條都在消耗稀缺的自控力。時間管理全盤考慮、精細規劃,在紙面上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可生活總是狀況百出,人的情緒總在起起落落,因此,精細計劃常淪為一紙空文。在疲於應對中堅持,成為時間管理的主調。變化造成失敗,失敗催生拖延,拖延助長懶惰。全盤潰敗,註定難逃。一兩周之後,我們可能連計劃也懶得制定了。

心流管理簡單靈活,只需騰出心力,集中注意力,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好。心流之外,不做要求。累了就休息,傷心了就哭,開心了就笑。生活太複雜,心流管理只是簡單地抓緊最重要的事。心流不用堅持,因為一旦開始,我們將欲罷不能。打遊戲進入心流,茶飯不思;寫文章到思路泉涌,是智力愉悅。心流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最愉悅的幸福。

人性是普遍的,大師和路人甲一樣,愛偷懶,愛拖延。只是大師很早就學會與人性和平相處。他們管理心流,他們洞悉人性,他們相信時間的力量。


2 時間的力量

前 10 年未必勝,中 10 年不會敗,後 10 年不必戰。——桑兵 《讀書法》

時間管理,指望用一兩天、一兩周徹底地改變生活。心流管理,不問一時一地,用心流一點一滴地改變我們自身。

為了讓生活有序,我們引入時間管理,而時間管理卻帶來大量問題。我們細緻規劃,生活變得更加複雜。我們疲於奔命,只為完成一條條預設的指令。我們為了打卡而打卡,為了完成而完成。時間管理讓人焦慮、痛苦,埋下拖延、放棄的種子。一天兩天看,時間管理也許能讓我們效率倍增。一年兩年看,時間管理不過是徒耗心力,回頭一看,我們還在原地打轉。

心流管理讓人愉悅。一場足球賽,全場狂奔,因為心流,我們酣暢淋漓。積極心理學認為,心流帶來充實和滿足,是幸福的重要源泉。心流管理只在生活中撕開一個小口,種下一粒種子,滴滴澆灌,靜待人生慢慢生長。心流管理以心流作為獎賞,用心流催生心流。心流管理一旦開始,生活會變得越來越簡單,我們會越來越專註,越來越幸福。好的習慣也會自然而然地生長、湧現。

也許多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弗羅斯特(Robert Frost)《未選之路》

心流管理之路,少有人涉足,卻群星閃耀。時間管理之路,人頭攢動,卻通往放棄。勸你少做時間管理,因為這條路並不通往你的夢想。

本文首發於刀刀博客(http://wanyiping.com),原文標題為《勸你少做時間管理》,已獲原作者授權。

構建職業生涯 跨越發展障礙

入門信息分析 發現可能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高頻關鍵詞是?都在這張圖裡了
如何讀?讀什麼?那些讀書的問題,書之書都有答案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