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風潮」來襲!粵船企乘勢而上
資料圖/攝影 澄西
近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編製了《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待正式公布後即實施。今年年初以來,廣東省內已經出台多項計劃、措施、方案,加大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大力調整產業與能源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
隨著環保力度持續加大,廣東船企在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無疑將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環保「風潮」也為粵船企探索發展綠色新興產業提供了契機。相關骨幹船企正積極行動,為承擔環保社會責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貢獻力量。
挑戰·環保政策持續「加碼」
今年是廣東省環保政策出台極為密集的一年。
在降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方面,今年4月印發的《廣東省揮發性有機物(VOCs)整治與減排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船舶工業生產過程須控制塗料中VOCs的含量,機艙內部、上建內部等艙室的內壁宜採用水性塗料,溶劑型塗料應優先採用高固分塗料。2020年年底前,船舶製造企業60%以上的塗裝工作須在封閉且帶有排氣凈化系統的空間內進行;船舶修造企業的噴塗作業宜在局部封閉空間內進行並採取通風凈化措施。推廣使用高壓無氣噴塗、無氣靜電噴塗、空氣輔助無氣噴塗等高效塗裝技術。
在固體廢物污染方面,《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於6月1日開始實施。該計劃要求全面壓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加快推進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嚴格環境監管執法,深入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實施固體廢物全過程管理,不斷提高固體廢物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確保固體廢物得到安全妥善處理處置,保障全省生態環境安全。
對於工業固體廢物,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會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編製了《關於加強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該意見鼓勵企業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通過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客觀評價,確定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種類和數量,企業依據評價結果,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生態環境部關於環境保護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和有關規定,申請享受免徵環境保護稅,以及減免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優惠政策。
同時,廣東「藍天保衛戰」已全面打響。今年5月,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印發了《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方案》《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提出,要將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對查出的所有問題,要建立整改台賬,實行閉環管理,全面整改到位,並將超標排放問題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開,對超標排放企業整治實行跟蹤整改銷號。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類現役工業污染源超標問題整治工作。
壓力·面對困難積極應對
環保政策的「加碼」給船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業界人士分析,在船舶塗裝領域,VOCs排放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和較大的波動性。如在鋼材預處理和分段塗裝過程中的VOCs排放屬於有組織排放,而在總段塗裝和後行區域塗裝過程中則屬於無組織排放,該區域VOCs排放難以收集,處理難度較高。此外,廢油漆桶存放處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VOCs排放。總體來看,從源頭上減少VOCs排放的困難很大。
船舶製造和修理過程中還會產生固體廢物,如廢鋼、含油污泥、廢油漆桶等,其中既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也有工業危險廢物。據了解,有資質的回收單位少,這也是很多廣東船企在處理固體廢物時面臨的難題。由於本地處理價格逐年攀升,這項花費給船企造成的壓力也很大。另外,在監管層面,外輪修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尚未被明確與進口「洋垃圾」區別對待,在界定和回收上存在很大問題。
儘管如此,華南地區骨幹船企仍不遺餘力加大節能減排、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多年來保持能源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確保節能減排指標達到要求。2018年,黃埔文沖繼續開展燃料動力成本管控工作,力爭實現萬元增加值能耗水平同比下降10%以上的目標。通過新工藝、新工法研究,黃埔文沖還將加大在修舊利廢領域的投入,切實鞏固節能降耗成果。
在船舶塗裝領域,應用大包裝塗料工藝被看作是未來的發展趨勢。8月底,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將首次試用這種新工藝,對一艘在建船舶外板進行防污漆塗裝。據廣船國際工藝研究專家介紹,傳統的船舶塗料包裝方式是20升一桶,儲存大包裝塗料的新型不鏽鋼IBC罐則可裝500~1000升,並且能夠循環使用。因此,使用大包裝塗料可以有效減少VOCs排放、油漆殘留和廢油漆桶的產生,具有非常明顯的安全和環保優勢。
修船生產中的新工藝替代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修船企業「斯佩克」(SPCC)第六十五次會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6月,廣東地區兩家主要修船企業完工船超高壓水除銹面積分別達到7.9萬平方米、5.7萬平方米。其中,廣州中船文沖船塢有限公司對散貨船貨艙、主甲板、生活區等全部使用超高壓水除銹,其他部分使用濕噴砂工藝。
相關船企還將環保理念滲透到技改項目中。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靠港船舶使用岸電2016~2018年度獎勵資金申請項目(第二批及第三批)的公示》,廣船國際、黃埔文沖、文沖船塢、中船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船企碼頭岸電項目均名列其中。
不過,受當前技術條件和工藝流程限制,船企在污染防治工作上存在著短期內難以突破的「瓶頸」。業界人士建議,應強化對環保工作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積極反饋普遍、合理而又明確的意見,促進形成科學、長效、可操作的船企相關標準。
突破·環保機遇不容錯過
污染防治在給船企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孕育出不少新的機會。目前,船舶行業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正在發展VOCs排放治理業務,針對船企不同區域的VOCs排放研發適用的處理系統。有組織排放區域採取局部多點收集、處理方式,無組織排放區域則採取一體化移動式收集、處理方式。在集裝箱製造使用成熟的基礎上,相關企業正與塗料供應商一道,面向船舶行業推廣應用新型不鏽鋼IBC包裝解決方案。目前,部分廣東船企已經開始「試水」與塗料供應商、大包裝罐體運營方之間的三方合作。
綠色船舶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行動方案》要求,嚴格落實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要求,2019年年底前,船舶排放控制區擴展至沿海重點港;加強排放控制區內船舶用油情況的監督抽檢,重點港口抽檢率達到50%以上;推廣使用電動或天然氣港口工作船舶和內河觀光船舶,推動內河船舶改造,加強顆粒物排放控制,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內河航運船舶。
採用電動船舶替代傳統內燃機船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內河船舶污染排放問題。廣船國際正以零排放標準電動船舶為突破口,聯合廣東省內優勢力量,立足自主創新,打造以綠色船舶設計建造產業為龍頭、相關配套產業協調發展的綠色船舶研發生產體系。
為增加清潔電力供給能力,《行動方案》提出,2017 ~ 2020年,在珠海、汕頭、汕尾、陽江、湛江、揭陽等地建設海上風電項目,總開工建設裝機容量650萬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產200萬千瓦以上。黃埔文沖將力爭在海上風電安裝裝備建造領域取得新突破,在海上風電運維領域搶得市場先機。同時,黃埔文沖還將加速推進中船(廣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管理運作,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積極推進新能源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探索「互聯網+」模式,推廣智能回收、自動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加快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同樣是廣東污染防治的重要內容。《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到2020年年底,珠三角9市和韶關、梅州等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城市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省95%以上的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目前,廣船國際「互聯網+垃圾分類」智能系統已在廣州的一些高校和社區穩定運營,效果顯著。這種智能系統包括高校「綠島」和「GSI城市驛站」兩種模式。廣船國際將逐步實現綠島模式在廣州地區高校的全覆蓋,並進一步大規模推廣應用「GSI城市驛站」模式。
創新合作模式 助力技術升級
當前,許多船企正在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邁進,技術升級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瞄準這一需求,近年來,國內外相關企業推出了大量新技術和裝備。已在船企中應用的智能倉儲系統,面向修船生產的高效智能塗裝裝備,針對船企VOCs治理的工程系統,船舶大包裝塗料的IBC包裝解決方案等都是可以替代傳統技術和工藝的創新之舉。而從大包裝塗料批量使用的成功經驗來看,推廣應用一些新技術和裝備,創新合作模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船企人士看來,IBC罐體設計也許並不十分複雜,但產品具有的實用、經濟、高效、安全和環保優勢,引起了部分船企的極大興趣。如果只是扮演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的角色,這種新工藝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認可。實際上,項目運營方以三方合作形式,在空罐發運、成品配送、空罐回收等流程上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船企只需租賃罐體、提供準確的塗料訂貨信息即可。這直接減輕了船企在塗裝方面承擔的環保和管理壓力。
和大包裝塗料一樣,很多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的新技術和裝備在發展初期都面臨著不小的困難。比如,有的新型裝備因為投資巨大,對很多經營壓力極大的船企來說顯得「高不可攀」。同時,由於與傳統的技術和工藝有著極大差異,船企往往會對新技術和裝備的可靠性及使用效果存有疑慮。另外,新技術和裝備對人員技能水平和內部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技術升級的難度。
因此,有必要通過創新合作模式突破難關,加快應用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和裝備。業界人士建議,在這一過程中,船企可以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來自船舶行業外的新技術和裝備必須藉助示範應用才能不斷優化技術、拓展市場。同時,有的船企本身也主導或參與了一些技術創新項目。以多元化、市場化的跨界合作匯聚各方優勢,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能夠長久運行的合作機制,不斷優化項目操作流程,必將促進新業務的快速成長。
※「地表最強」「福特」級航母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中船集團交付巴基斯坦1500噸級海事巡邏船
TAG:中國船舶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