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農業有「錢」途並非空穴來風,「農業工廠」已經嶄露頭角!

未來農業有「錢」途並非空穴來風,「農業工廠」已經嶄露頭角!

在您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火種三農」每天推送的內容。感謝您的關注!

上期「未來,在中國做農業最有『錢』途!」文章發出之後,引起了激烈討論。

有人在質疑「搞農業不扒層皮,就別想掙到錢」,有人在抨擊「做農業今年掙到錢,明年讓你一下回到解放前」,也有人似乎看到了一絲農業的未來前景:「讓能承擔風險的有膽識、有能力的人去弄個,像工廠那樣的農業」。

在文章中提到,傳統農業賺錢難的三大原因:投入成本逐年增大、種植管理難統一和農產品交易自由且散亂。文章還介紹到,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村、農民、農業發生著巨大轉型。

總而言之,就是農業由傳統的「分散」向「集中」轉變。轉變之後,規避了傳統農業模式之下的弊端,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種植商品率,滿足市場需求;統一機械化管理,減少人工投入,節約生產成本;根據市場消費情況,統一採收、加工、銷售,掌握主動議價權,增加種植收益。

在這種向集中轉型中,產生了一個詞「農業工廠」。所謂農業工廠,其實就是以工業化的方式來運營農業。零散種植戶將土地集中流轉在一起,成為工廠的經營者或工人,通過整合資源,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度密集型生產方式,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

今天筆者帶領大家走進四川省花茂村,看看他們怎麼將夢想照進現實,他們是怎樣實現農業工廠化的!

四川省花茂村,是一個擁有800多畝大棚蔬菜種植基地、400多畝脆紅李基地、60畝草莓採摘基地等20多項產業的村子。這裡的村民不僅是農民,也是「工人」。

花茂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彭龍芬堅信,要脫貧,必須走產業發展的路子。而這條路,必然是通過有技術、有資金的人引領而實現的。彭書記說,如果是露天種植,一畝地一年,除去各種成本,經濟效益在2000元~3000元。但如果換成大棚種植,經濟效益可以達到15000元一年,這個效益將足足翻了5倍。

但是,恆溫的大棚要實現全年高效利用,並且順利銷售種植的蔬菜,單靠農戶的力量並不夠。「需要流轉村民的土地,讓有技術有資金的人大規模開發。」有這樣的理念,村裡陸陸續續開發了800餘畝大棚蔬菜,打包的成品蔬菜遠銷廣州、上海、山東等地。

「農業工廠」成了農業產業化的新風向,讓村民可以在家門口「上班」,也為產業脫貧開闢了新路子。對於如何發展「農業工廠」,花茂村書記有以下建議:

首先,農業工廠的經營者或工人,最好是本地人。一方面是因為本地人對當地環境和各方面情況更為熟悉;另一方面,本地人的人際關係也可以讓農業工廠的推行更加順利。

其次,儘可能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或者爭取村裡有名望的人的協助。這樣可以讓農業工廠輻射到更多的村民,聚沙成塔,形成更好的發展效應。

最後,農業工廠的關鍵是產業化。單純的種植或養殖在村子裡不但很容易被人搶生意,還很難擺脫被模仿的命運。因此,產業化才是農業工廠的方向,創業者需要利用產業化思維打動整個產業鏈和資源,突出差異化,形成核心競爭力。

筆者說:

農村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充當城市建設的「農民工」;土地被其他產業徵用、荒廢等,利用率逐漸降低;農產品不斷發生低價滯銷慘象。

未來,農業的路該如何走?這是每個農業人該深度思考的問題。

「農業工廠」、「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國家公園」等新型農業體,是農業人在為未來農業發展做出的探索。加上各大行業大佬紛紛進軍農業,無不印證著轉變背後隱藏的商機,未來做農業最有「錢」途,就看怎麼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種三農 的精彩文章:

蔬菜界的新寵——冰菜:我為自己「帶鹽」
這種果樹就喜歡長在水裡,一年能結果六次,價格還不是一般貴

TAG:火種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