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填補空白」的追問,他們回答得很克制

面對「填補空白」的追問,他們回答得很克制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不對,那個水汽的指標到不了20千米,這個得改一下,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誇張。」78歲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呂達仁指著PPT告訴身旁的工作人員。

呂達仁正在演示的是「多波段多大氣成分主被動綜合探測系統」(APSOS)的項目彙報PPT。

這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首批資助的9個項目之一,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組織。

APSOS於2012年立項,近日已順利結題。相比課題取得的諸多重要成果,呂達仁院士領銜的課題組表現出的嚴謹、實事求是、力求創新的科學精神更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項目應該是5年吧,去年結題的?」採訪一開始,記者問道。

「對,本來應該是5年,但我們申請延期了一年,不能為了結題而結題,工作必須做紮實。」呂達仁回答。

在介紹項目研製背景時,有記者問道,已有的各類衛星也能實現這些數據的觀測,這一項目的過人之處在哪裡。呂達仁詳細介紹了衛星觀測與地面基站觀測的優劣勢,同時強調:「這個系統不是要取代衛星觀測,不能說我們做的事情最重要,別的就不重要,每一種觀測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記者總愛挖掘「首創」「填補空白」等關鍵詞,面對這些問題時,呂達仁及團隊成員的回答也顯得很克制。他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調出了PPT上的一張圖——與國外同類儀器性能對比。

「國內外部分站點有同類儀器,你們看,挪威的這個儀器可以測量地面以上10到110千米的溫度、8到55千米的臭氧,我們國家的子午工程也可以測量溫度、氣溶膠這些指標。」呂達仁字斟句酌總結道,「但可以這麼說,APSOS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在垂直方向對全大氣層主要要素進行觀測的系統。」

這個項目由中科院大氣物理所、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等7家單位共同參與,在呂達仁看來,能將這些頂尖單位聚集在一起,是同行之間的信任,以及在科學未知前沿和定量規律缺失領域開展創新性工作的共同目標。

APSOS系統由5台激光雷達、1台毫米波測雲雷達、1台太赫茲超導輻射波譜儀和1台組合望遠鏡構成。在此前同類儀器中,不同的激光雷達信號通常由不同的望遠鏡來接收,但這種設計造價很高。「經過多次設計改進,我們最終實現了用1台望遠鏡來接收不同雷達的數據,在獲得較大接收面積的前提下,極大降低了加工難度和研製成本。」呂達仁說。

專家點評

科學是以尋求客觀有效知識為目標的事業,其所蘊含的無與倫比的創新潛力源於一絲不苟的求實精神。科學儀器設備是呈現事實的界面、觀測未知的尺度、改變世界的工具、革新創造的母機,其精度和適用範圍等參數不單是進一步研發的基礎,亦是科技進步的標尺,切不可浮誇不實。

不論是成果發表、項目驗收還是結果呈現,對科研成果的準確發布和如實介紹既是科學共同體相互信任的基石,也是公眾感知科技發展、國家衡量創新成效的依據。倘若在成果和數據上虛報,不實事求是,不僅會顛覆科學研究的前提,貽誤創新發展的機遇,而且是對公眾的蓄意誤導,對國家的惡性欺詐,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

(點評人:中國社科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段偉文)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施一公:別用金錢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
美將投5.72億用於地下戰訓練;微重力下實現光碟機動水裂解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