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巨星隕落—漂泊於兩極中的「渣男」作家奈保爾

巨星隕落—漂泊於兩極中的「渣男」作家奈保爾

2018年8月11日,英國作家V.S.奈保爾在倫敦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

他在中國賣的最好的兩部作品《米格爾街》和《大河灣》豆瓣評分8.5分,標註看過的人數不足5000人,與動輒過萬的網路小說比,這個數字低的讓人羞愧。

其實他拿了諾獎,享譽全球,又生性瀟洒,一生花邊新聞不斷。如果不是在文學領域,奈保爾絕對會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頂級明星,有一群狂熱的粉絲。可如今,他的死只換來了寥寥幾篇悼念文章,還不及一條明星分手的消息有熱度。

如果被他知道,或許又會露出那副輕蔑又不耐煩的神情,無奈得說上一句:"生活真他媽的活見鬼了……"

"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將殘酷當作生活的底色」

1932年,奈保爾出生在中美洲一個叫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小國家,整個國家人口還不及朝陽區人口的一半,那裡當時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又窮又破。

奈保爾從不掩飾對這裡的憎惡。

他形容他的同學是:「如此醜陋,如此粗鄙——額頭低,臉又肥又平,嘴唇那麼厚,鬈髮還梳了個大背頭。」

他說「我感到十分壓抑,那真是再痛苦不過了。我想逃離特立尼達島。」

從公立學校畢業後,奈保爾獲得了特立尼達政府獎學金,有機會在英聯邦的任何高等教育機構學習。他最終選擇了牛津。

但牛津的生活並沒有像他想像的那麼美好。「我總是缺錢,沒有安全感,還為我(遠在特立尼達)的家庭深深擔憂,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成了一個異鄉人,並始終處於一個非常孤立的狀態。」

這樣的對於金錢格外敏感狀態甚至延續到了他成名之後。他總是忍不住詢問對方的收入,有一次他還問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賺多少錢,他會在商店裡花45分鐘考慮到底是要買含棉80%還是92%的襪子,向別人誇耀自己只花了4400英鎊就買下了在威爾特郡鄉間的房子,「一筆非常精明的投資」。

與金錢上的困頓相比,精神上的苦悶更讓他難以接受。

他一直試圖找尋出一條面對世界的恰當方式,卻屢屢碰壁。在文學中的他尖銳、純粹而冷靜;在生活中,奈保爾卻暴躁、粗鄙且陰鬱。

他急於擺脫污濁的過去,走入世界的中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性開始進入他的生活。

"感謝那些陪伴我的妓女們"

奈保爾的第一次性體驗發生的很早,他在大家庭成員擠在一起睡覺的地方被大表哥博伊西給誘騙了。

這樣的開始導致了日後奈保爾在性生活上的放縱和不以為是。

奈保爾與第一任妻子帕特結婚於1955年,那時候他才二十三歲,是個該死的外來人,剛剛從牛津大學畢業,窮困潦倒,精神時常在崩潰的邊緣。

而帕特同樣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不惜違抗父母的意願偷偷和他結婚。但奈保爾不僅連婚戒都沒買,更過分的是,婚後不久,他就開始招妓了。

奈保爾與帕特

奈保爾將這歸咎於在婚姻中無法得到滿足,但顯然事實不僅如此。

在頻繁光顧妓院好多年後,奈保爾認識了瑪格麗特,她當時已經30歲了,已婚並育有3個孩子。但奈保爾立馬就被她迷住了「我一眼看到她就想立刻佔有她……我愛她的眼睛。我愛她的嘴。我愛她的一切,其實我從未停止愛她。我一點勾引的天賦也沒有,我手足無措,不知怎樣才能得到她。」

奈保爾與瑪格麗特

在和情人的糾結中,奈保爾並未離婚。帕特仍然勤勤懇懇的作為他的助理存在於生活中,直到1996年因病去世。帕特終生未育。

而另一方面,瑪格麗特也多次懷孕並被迫流產,奈保爾甚至不願意付打胎的費用,要麼裝聾作啞要麼罵她想敲詐勒索。

也許正是這些女人們給了奈保爾無從無盡的寫作源泉,因此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奈保爾的第一句獲獎感言就是:「感謝那些陪伴我的妓女們……」

「我是為這個叫文學的東西服務的」

縱使私生活足夠讓人咋舌,但奈保爾在文學上的成就仍然無可爭議。

2001年奈保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第一部小說始於1949年,是個長篇,主題很有趣:一個來自特立尼達島的黑人給自己取了一個非洲國王的名字。他花了兩年時間寫它,當然,不曾出版。

直到1955年的《米格爾街》出版,他一下子聲名鵲起。39歲時,他寫了11本書,認識到「無論在哪裡我都不可能成為一個文化英雄」;

43歲時,《游擊隊員》終於在美國獲得了商業成功,諷刺之處在於這恰恰是一本圈內人士認為相較奈保爾其他作品質量較次的著作;

到49歲,他已經得遍了英語文學界的各種獎項,作為「後殖民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順理成章地列入諾貝爾文學獎的候補名單。

然而,缺乏靈感、寫作變得異常沉重的時期經常出現,絕望的奈保爾會改用鉛筆寫,因為沒有把握。

他一天15小時、夜以繼日地寫作,由於他對自己的苛刻要求,他寫得很慢,順的話一天可能出產一千詞;在65歲左右,順也只能帶來一天三百詞。他自己形容幾乎是「字字帶血」。

直到退休多年後他仍然習慣性的雙手常握成拳,搭在腹部。這是因為在過去65年里,這位出版了35部著作的作家因為過度使用手指,不得不用膠帶把酸痛的它們纏起來。

在奈保爾以自己父親為原型的小說《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最後有這樣一個細節,生了病的畢司沃斯先生曾經希望自己的死訊標題是「漂泊的記者離開人間」。但報紙沒有讓他如願,只是一句簡單的說明:「新聞記者突然死亡」。

這是畢司沃斯先生不乏悲劇色彩的一生的結局。但小說實則奈保爾對父親最深情的認同和肯定。父親一生漂泊,兒子又何嘗不對這個詞有著同樣深刻的經驗和體會呢?

年輕的奈保爾在趕回家前發回電報告訴家人:「他是我所知最好的人。我欠他一切。勇敢。我親愛的家人。相信我——維多。」

現在,這個漂泊的作家也最終離開了人間。

文章轉載自:亞馬遜Kindle(kindle21)

《南方的轉折》

美國南方,一個神秘而又獨特的地理概念。

種族歧視、頑固保守似乎是這裡的專有標籤。

作者:[英] V.S. 奈保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索書號:I561.65/4221.13/2016

四個月中,奈保爾探訪了美國南部的七個州,走訪了多個著名城鎮:從亞特蘭大到查爾斯頓,從納什維爾到教堂山。

奈保爾帶著他一貫尖銳的洞察力,以客觀、中立的視角,走訪了普通人、政府官員、民權運動領袖和莊園主後代等,所講述的故事涉及南方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既是旅行見聞,也是口述史。

在奈保爾筆下,美國南方是一個奇特的混合體。民權運動之後,這裡的種族問題、經濟走向、文化氛圍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但有些只是從外在轉向內在,依然深藏於南方生活的底層。

歡迎來館借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聚焦和解讀生命密碼——有關基因與您的健康那些事

TAG:浙江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