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應當是哲學的
狗狗日記
江語晨
00:00/03:36
人們所說的「宗教」一般是指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根據信仰人對所信仰宗教內容了解深淺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是:深刻全面了解所信仰宗教內容的人、對所信仰宗教內容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的人。
一、深刻全面了解所信仰宗教內容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在宗教信仰的人群中,所佔的比例極少。
二、對所信仰宗教內容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在宗教信仰的人群中,所佔的比例則是絕大多數。
以上這兩種類型的人,根據他們對宗教相信程度的不同,又都可以進一步分為三種類型,具體是:
1、虔誠信徒型。
就是對其所信仰的宗教深信不疑的人。
2、似信非信型。
這類人一般情況下只是把宗教信仰當作一種精神寄託。
3、懷疑探索型。
這一類型的人對他所信仰的宗教產生了懷疑、疑問或感覺不妥、不對勁。這一類型中有一部分人則進一步去深入探索研究,並且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觀點、方法等。
哲學不但是是脫離人生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概念性東西也是和生活十分接近的。
哲學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內核。裡面蘊含了時代之中的精華,而這種精華是帶有普遍性的,也就是可以稱之為美的東西。
哲學之美美的奢侈!
早在古希臘的雅典,哲學就已經是當時名門貴族上流人士的標配了。
哲學也是豐富她將人類社會的大家名人的思想含蓄在心底,使我們獲得了一種隨時隨地可以高級和探索本質的可能性。這也就是哲學的魅力。
薩特所謂的虛無,並不是希望讓你進入一種虛無的狀態,應該是他在提醒你,人性之中有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因為熟悉而產生的疲憊。
叔本華所謂的痛苦,也不是人生無法繼續的理由。而是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最差可能,在其中預言了一切的苦難,當你有了哲學的思想再大的苦痛也可以勇敢從容地面對。
事實上,哲學的價值大部分須在它的極其不確定性之中去追求。沒有哲學色彩的人一生總免不了受束縛於種種偏見,由常識、由他那個時代或民族的習見、由未經深思熟慮而滋長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見。對於這樣的人,世界是固定的、有窮的、一目了然的;普通的客體引不起他的疑問,可能發生的未知事物他會傲慢地否定。但是反之,只要我們一開始採取哲學的態度人思索,我們就會發覺一切豁然開朗連具體不確定的事情也是有意義的。
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 (馮友蘭)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滲透中國人的生活,就覺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實事求是地說,儒家並不比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更像宗教。《四書》誠然曾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但是《四書》里沒有創世紀,也沒有講天堂、地獄。
當然,哲學、宗教都是多義的名詞。對於不同的人,哲學、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人們談到哲學或宗教時,心中所想的與之相關的觀念,可能大不相同。至於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每一個人,只要他沒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對於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並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統的人就更少。哲學家必須進行哲學化;這就是說,他必須對於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後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
這種思想,所以謂之反思的,因為它以人生為對象。人生論、宇宙論、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宇宙論的產生,是因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台。知識論的出現,是因為思想本身就是知識。照西方某些哲學家所說,為了思想,我們必須首先明了我們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說,在我們對人生開始思想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思想我們的思想」。
凡此種種「論」,都是反思的思想的產物。就連人生的概念本身、宇宙的概念本身、知識的概念本身,也都是反思的思想的產物。無論我們是否思人生,是否談人生,我們都是在人生之中。也無論我們是否思宇宙,是否談宇宙,我們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過哲學家說宇宙,物理學家也說宇宙,他們心中所指的並不相同。哲學家所說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當於古代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說的「大一」,其定義是「至大無外」。所以每個人、每個事物都應當看做宇宙的部分。當一個人思想宇宙的時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當我們思知識或談知識的時候,這個思、談的本身就是知識。用亞里士多德的話說,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學家若要堅持在我們思想之前必須首先思想我們的思想,他就在這裡陷入邪惡的循環;就好像我們竟有另一種能力可以用它來思想我們的思想!實際上,我們用來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用來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種能力。如果我們懷疑我們思想人生、宇宙的能力,我們也有同樣的理由懷疑我們思想思想的能力。
宗教也和人生有關係。每種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種哲學。事實上,每種大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這就是我所說的宗教。
這樣來規定「宗教」一詞的含義,實際上與普通的用法並無不同,若照這種含義來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認為儒家是宗教。人們習慣於說中國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們已經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於道家,它是一個哲學的學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區別。道家與道教的教義不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順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舉例來說,照老子、莊子講,生而有死是自然過程,人應當平靜地順著這個自然過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義則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術,顯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學精神。對中國科學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許多資料。
作為哲學的佛學與作為宗教的佛教,也有區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對佛學比對佛教感興趣得多。中國的喪祭,和尚和道士一起參加,這是很常見的。中國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學意味的。
現在許多西方人都知道,與別國人相比,中國人一向是最不關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Derk Bodde)有篇文章,《中國文化形成中的主導觀念》,其中說:「中國人不以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規的、有組織的那一類宗教)。……這一切自然標誌出中國文化與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數,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後者是寺院、僧侶起主導作用的。」
在一定意義上,這個說法完全正確。但是有人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對於超乎現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為什麼事實上大多數民族以宗教的觀念和活動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這種追求如果是人類基本慾望之一,為什麼中國人竟是一個例外?若說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不是宗教,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對於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毫無覺解?
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價值。愛人,是道德價值;愛上帝,是超道德價值。有人會傾向於把超道德價值叫做宗教價值。但是依我看來,這種價值並不限於宗教,除非此處宗教的含義與前面所說的不同。例如,愛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價值,但是在斯賓諾莎哲學裡就不是宗教價值,因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實際上是宇宙。嚴格地講,基督教的愛上帝,實際上不是超道德的。這是因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從而人愛上帝可以與子愛父相比,後者是道德價值。所以,說基督教的愛上帝是超道德價值,是很成問題的。它是准超道德價值。而斯賓諾莎哲學裡的愛上帝才是真超道德價值。
對以上的問題,我要回答說,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他們在哲學裡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裡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
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積極的知識,我是指關於實際的信息),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第四十八章)這種損益的不同暫且不論,《老子》這個說法我也不完全同意。現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國哲學傳統里有為學、為道的區別。為學的目的就是我所說的增加積極的知識,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說的提高心靈的境界。哲學屬於為道的範疇。
哲學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學的功用,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這個看法,當代西方哲學的維也納學派也做了發揮,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為了不同的目的。我不同意這個學派所說的:哲學的功用只是弄清觀念;形上學的性質只是概念的詩。不僅如此,從他們的辯論中還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學,尤其是形上學,若是試圖給予實際的信息,就會變成廢話。
宗教倒是給予實際的信息。不過宗教給予的信息,與科學給予的信息,不相調和。所以在西方,宗教與科學向來有衝突。科學前進一步,宗教就後退一步;在科學進展的面前,宗教的權威降低了。維護傳統的人們為此事悲傷,為變得不信宗教的人們惋惜,認為他們已經墮落。如果除了宗教,別無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的確應當惋惜他們。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替宗教的東西,也就喪失了更高的價值。他們只好把自己限於塵世事務,而與精神事務絕緣。不過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一條比宗教提供的途徑更為直接的途徑,因為在哲學裡,為了熟悉更高的價值,無需採取祈禱、禮拜之類的迂迴的道路。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的更高價值,甚至要純粹得多,因為後者混雜著想像和迷信。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相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本文選自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第一章
馮友蘭說:
1、人在學問途上要知足,學歷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的時候就要讀書——立學於勤,方有所成。
2、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
3、公元三、四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哲學是「新道家」,史稱玄學。 ----《中國哲學簡史》
4、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 ----《中國哲學簡史》
5、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述之士。 ----《中國哲學簡史》
6、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觀點上。所有這些觀點都是相對的。《齊物論》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遠在變化,而且有許多方面。所以對於同一事物可以有許多觀點。只要我們這樣說,就是假定有一個站得更高的觀點。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假定,就沒有必要自己來決定孰是孰非。 ----《中國哲學簡史》
7、人只有在人倫即人與人的關係中,才得到充分的實現和發展。 ----《中國哲學簡史》
8、愛別人就是一種個人保險或投資,它是會得到償還的。可是絕大多數人都很近視,看不出這種長期投資的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9、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凶。」我們應該知道自然規律,根據它們來指導個人行動。老子把這叫做「襲明」。人「襲明」的通則是,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誰若想變強,就必須從感到他弱開始。 ----《中國哲學簡史》
10、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 ----《中國哲學簡史》
一生中最愛
譚詠麟
00:00/04:20
本文部分文字和觀點據網上資料整理,如有不便請聯繫刪除。
TAG:龍衣日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