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丹巴和諧鄉村行之井備村
圖文/楊全富
【作者簡介】楊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現年43歲,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報刊社特約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井備藏寨一角
近日,我和丹巴縣委農辦工作人員一行向東谷鄉井備村進發。
出丹巴縣城西南角,跨過西河橋,沿著317線逆氂牛河而上,起初,峽谷兩側壁立千仞,光禿禿的,遠遠的只能看見幾棵耐旱的柏樹倔強的生長在石縫中。腳底,彎彎曲曲的馬路在蜿蜒的河谷中延伸。車行十餘里,峽谷逐漸開闊,路途中的植被才蔥鬱起來。峽谷底,氂牛河水撞擊著岸邊的巨石,將浪頭高高的揚起,再重重的摔在岸邊,水珠四濺,發出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河岸邊的一排排垂柳,柔弱的枝條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的晃動著,而那些生長在路旁的鑽天楊樹,其橫生的枝椏在馬路上搭起了天然的涼棚,形成一條生機盎然的綠色長廊。
車行二十餘里,我們離開317線,跨過一座水泥橋,沿著通村路順著山勢盤旋而上。幾年前這條路還沒有硬化,在我的記憶里,路面上的泥坑一個連著一個,馬路外完全沒有防護措施,下面是直達谷底陡峭的山坡,讓人頭暈目眩的,那時候,每一次走過這段通村路,心理上彷彿就是一次煎熬和考驗,只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的走過這裡。現在的這條路比幾年前寬了許多,也平整了許多,路旁的綠色護欄將路與陡坡隔離開來,給人以安全感。轉過幾道彎後,我們就來到此行的目的地——井備村。
站在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進村道路旁高約兩米的擋土牆,牆頭鋪著兩層石板,石板之間的空隙大約有二十厘米的樣子,完全仿照丹巴嘉絨藏族民居石牆的樣式修建。走進村寨,白色的藏房、高大的柏樹、綠綠的玉米苗爭先恐後的湧入自己的眼球里,讓人目不暇接。這裡的民居與丹巴縣其餘溝谷里的藏族民居外形極其相似,不過每一層樓房的上下開間大,而且大多都修建在山脊上,因此顯得更加的高大和巍峨。
我們走在正在重建的水泥路上,穿梭在藏寨中,水泥路在挖掘機的隆隆聲中倔強的向前延伸著。修路的村民們拿著鋤頭、撮箕、鐵鎚等工具,忙著將散落在路旁的泥土、石塊鏟起。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站在石牆上,彎著腰,將石塊疊加在一起,並抹上一層稀泥。石牆在幾位老人的腳下慢慢的抬升起來,稜角分明,顯示出他們的匠心獨運。看著老人們輕鬆自如的樣子,我也不僅躍躍欲試,自告奮勇的拿起泥障子開始修葺還沒有完工的圍牆,當我氣喘吁吁的將幾塊石頭如願以償的安放完備後,引來幾位恰巧路經此地的美人訕笑,我慌忙走下去,眼前被我放置的幾塊石頭凹凸不平、歪歪扭扭的,讓人不忍直視。
往上行,幾年前污水橫流的路面不見了,代之而來的是一條寬約二米的步游道,雖然還沒有修建完,然而那大氣、美觀的樣子已躍然眼前。此時,遠處的村道上,村長微跛著腳向我們走來,滿臉掛著笑容,人還沒有走到面前,在很遠的地方就將滿是泥漿的手在衣服上蹭了又蹭,及至跟前,熱情的握住我們的手,對我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村長三十齣頭,不高的個頭,具有典型的嘉絨漢子味道,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我們跟隨著他,走到村寨中央的一塊平台處,他給我們講解了新村建設的情況。他告訴我們,因為井備村地處半山腰,離河谷大概有五公里的路程,原來修建的路由於村寨中房屋密集,為此只能修到寨子下。這嚴重的制約了當地各項建設的發展,如現在正進行的新村建設,所需要的原材料都要從山腳運上來,靠人工背運即費時又費力,而且造價極高。為此借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村支兩委經過商議後,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將新村建設和村道建設兩項工程合併建設。
整潔的步游道
我們在村長的帶領下繼續向上攀越,一路上,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挖掘機高舉著鏟子,冒著黑煙,發出隆隆的聲響將泥土和石塊鏟進拖拉機里,十幾名村民在路的豁口處修葺石牆,一條寬約五米的道路在挖掘機的挖掘下向寨子的頂端掘進。在一處石牆前,我們停下腳步駐足觀賞,在這石牆內,鑲嵌有一孔深約一米的岩洞,古樸的外形結構,充分發揮了建造者們的匠心獨運,在這座小小的建築中,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的結合起來,井眼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石板,兩邊各有一個平台(當地人稱其為哨台),主要起放置水桶的作用。
井口邊有一個天然的黑色岩石,岩石中央已凹陷下去,石頭表面非常光滑,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黑寶石的光彩,據村長講,這是人們從井裡舀水時坐的地方,因為年代久遠,坐的人多了,因此才有這有的凹槽。我嘗試著坐到凹陷處,彷彿是量身打造的凳子,異常的舒服。那一眼水井就在面前,伸手可及。耳間能聽見井口裡傳出的潺潺水聲,我俯下身子向岩洞里底看去,一泓清澈見底的井水呈現在我的面前,一股清泉正從石縫中慢慢的滲出,滴落在水面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忽然間,一股寒氣從井底升上來,鑽進肌膚里,全身的毛孔猛烈的收縮起來,所有的暑氣都被驅散在著空間里。我趴在井口,盛了一大瓢井水,猛灌一大氣,那甘甜的味道瞬間穿透了我的味蕾,將清涼傳遍了全身。看著眼前的這眼井,我的思緒就像是一把穿梭時光的箭簇,越過歷史的煙塵,朦朧中,一場唯美的畫面浮想在我的眼前。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亮了了沉睡的寨子時,姑娘小伙們背著木桶相約來到水井旁,或竊竊私語,或嬉戲打鬧,因此,因井而為媒的婚姻就這樣開始,姑娘邀約小伙在月上樹梢頭時,勇敢的爬上牆頭,叩開姑娘的窗戶,讓愛情之花從此綻放。農辦的負責人告訴筆者,過去,整個井備藏寨共有這樣的水井五口,整個藏寨都以水而居,因為有這些水井,這裡的人們才會世世代代安居樂業。不過後來通了自來水後,這些水井逐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埋沒在歷史的風塵中,為了還原過去的歷史,喚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因此,井備村的新村建設重點打造的就是水井文化,在建築風格上,採用古樸與現代元素的交融,五口水井串聯在一起,組成了村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讓村寨再現古典文明,彰顯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走在挖掘機新挖的路上,潮濕的泥土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味,當我們來到村寨上的制高點時,整個村寨就坦坦蕩蕩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所有的民居都是順著山脊而建,挨挨擠擠。不管是新建的房屋,還是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宅,其建築風格如出一轍,門前都有長方形的院壩,院壩外有高約兩米的圍牆,大門的門楣上方有石刻的龍,張牙舞爪的,栩栩如生,彷彿就要騰空而起似地。每一戶人家的樓頂四角處都有形如牛角的石砌建築,上面綁縛著風馬旗,在風力的作用下獵獵作響。此時,我的眼前閃過一張久遠的黑白照,井備藏寨靜靜的卧在山坳里,黑色的山林,白色的藏房,巍然聳立的古碉,將整個畫風盡情的渲染。這是一百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前往康定,路經東谷時,所拍下的一組照片。不難想像到,當時威爾遜就站在氂牛河畔極目遠眺,被雲霧繚繞、藏寨林立的井備美景所吸引,連忙架起相機,按動快門,在老式相機曝光燈的閃爍下,將這些美景攝入鏡頭中。如今,這些藏寨還是在這山坳里,房屋依然還是那樣的稠密,然而,百年的風雲之後,它們亦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每一座藏族民居比原來更加高大雄偉,外牆上的顏色也更加的多姿多彩了。
在我的視線里,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雄踞於藏寨正中央那一棵高大的白楊樹,從遠處就能看到它的偉岸,成為了井備藏寨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們遂決定去看看那棵白楊樹,走到樹下,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白楊樹的高大,粗壯的樹榦需要十幾個大人合抱才能勉強抱上,裸露在地表上的根須都有手臂粗細,往上看上去,那遒勁的枝條密密麻麻的在樹巔上交錯,幾根旁逸斜出枝幹上,層層疊疊的堆砌著喜鵲和烏鴉搭建的巢穴。我使勁的拍了幾下手掌,幾隻烏鴉從窩裡撲稜稜的飛出,站在樹梢上呱呱的叫起來。同行的村長告訴筆者,這顆樹的樹齡最少都有千年的歷史了,為了更好的保護這顆古樹,進村的道路在這裡只得繞道而行,因此在這裡,馬路遠遠的離開古樹,才形成曲折迴旋的樣子。古樹旁的平台上,修建起了一座供人們歇腳的壩子,幾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圍坐在石台邊,一邊談天說地,在他們身後的平台上,幾個小孩在壩子中嬉戲打鬧,一副溫馨的畫面撲面而來。平台下,一根獨木梯斜伸下去,在木梯的最下端,幾十個石塊堆砌在一起,上面都刻有六字真言,據一位老人講,每月的十五,村寨中的善男信女們都會聚集在這裡念經祈禱,儀式完備後,分成男女兩組,圍著熊熊的篝火,跳起古老的鍋莊舞,盡興時,都會歌舞到天明了。
在井備藏寨,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在這個以物質利益為上的時代里,這裡還保留著最原始最古樸的民風民俗。據村長講,村寨中,從古至今,每一戶人家從沒有鎖門的習慣,雖然沒有鐵將軍的把門,但是卻沒有丟失財務的事情發生,從中可以感知到這裡淳樸的民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勞動模式從集體勞動制逐漸轉型為獨立自主生產,雖然接觸的時間少了,然而井備藏寨里的人們還是像大集體一樣,誰家有困難,誰家沒有勞動力,大家都會自發的去幫助他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從沒有發生過一起打架鬥毆的現象。井備藏寨中最年長的阿布爺爺告訴筆者,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丹巴的糧倉基地,工農紅軍長征在丹巴駐紮期間,這裡的老百姓為紅軍籌措糧食幾萬斤,有力的支援了紅軍。那時候,紅軍寫了許多借條,都是寫在布上的,下面還有紅色的印章,老人家中就有過好幾張這樣的借條。不過,這些借條在紅軍走後,因為害怕國民黨和地方土豪劣紳的報復,只好將那些借據都燒掉了。老人口中一直說著一個人的名字「西鄉前」,我拚命的思索,忽然間,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我的腦海里,這不正是在丹巴駐紮過的紅軍首長「許向前」么。我不禁肅然起敬,向老人深深的鞠下一個躬。
眼前的這一條馬路,倔強的在村寨中努力的延伸,男女老幼齊上陣,年齡稍小的撿拾路中的小石頭,青年們則背著背簍,將新挖的土倒掉。而那些年事稍長的老人們,則在路邊修葺擋土牆,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無時無刻都在感動著我們。村長告訴我們,這些勞動者都是義務投工投勞,不收取任何報酬的。他說,村寨中,有的家庭義務投工投勞已達到兩百個左右,如果折算成工錢,大概需要支付兩萬餘元的工資。聽完村長的介紹,我再一次被深深的感動。下午時分,我們一行考察完井備村新農村建設的所有項目後,縣委農辦的負責人表示非常滿意,也給井備村的村長和書記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在古樹下,勞作了一天的人們與我們揮手告別,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井備藏族民居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小說:原來你是這樣的人(1)
※護佑未成年人視力健康需多方發力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