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修行人必定具備這四種特質
實際的行動上,安住於四個聖種或少欲、知足、易滿、易養。
四聖種的 「聖」的意思是,不是凡夫,是聖者、修行人的種姓。修這四個,比如說穿的衣服,出去托缽的時候吃的,回來自己睡的地方,平常用的用品,都是需要隨得粗蔽衣服心中歡喜滿足;
隨得粗蔽飲食心中歡喜滿足;隨得粗蔽卧具心中歡喜滿足;以及服用陳棄葯等粗蔽資具即得心中歡喜滿足。
第一個就是穿的衣服,第二個,出家人不想輪迴得受別解脫戒,為了想解脫的希求出家,所以生活跟一般人不一樣。
他每天托缽出去,今天中午吃了,不知道(明天)有沒有東西吃,根本不會想的,不可以想,不可以有這種貪心。所以托缽的時候,心裡不要注意我今天拿到的是多的、少的、好的、壞的,都不可以想,一點點就可以滿足。
一方面是少,不可以多;一方面是好的方面不可以希求,可以活下去、不會餓就可以了,大概是這個要求。
回來自己住的地方,睡得床、床墊、棉被這些方面也一樣,非常簡樸。
第四就是用的用品。這四個就非常簡樸的、容易滿足的狀態,而且心裏面對簡樸要非常歡喜,歡喜滿足。
因為像《功德之本頌》說「輪迴圓滿實無可依賴」,生起對輪迴圓滿的貪心的話,就會一直流轉輪迴;不貪著輪迴的圓滿,就不會種下流轉輪迴的因。
如果常常接觸,不貪心有點困難。那怎麼樣不貪心呢?就不要碰輪迴的圓滿,比如說拿手機,你就拿最差的手機,不拿「蘋果」什麼的,穿的衣服也不要(很好的)。
如果一直貪這些方面的話,越貪輪迴的圓滿,越種下去再流轉輪迴的因。當然你沒有(輪迴里圓滿的東西),而心裡一直貪,那更可憐:又沒有,又貪。
重點是心裏面不要貪,不是有了而不用,如果有但是不去用,也不太對。
重要的是心裏面不可以貪,要那種非常簡樸非常歡喜非常簡單(的狀態)。像噶當祖師講的,一個人死掉的時候,像鳥從這個石頭上飛過去,根本不剩下什麼東西。
修行人需要這樣子,死掉的時候除了身體之外沒有(留下)什麼東西。如果這樣,流轉輪迴的因一定是種的很少的,這個就是叫聖種,聖的種姓。
※第四世雪歌仁寶齊的今世前生
※修行就是改變五蘊,所以認識五蘊非常重要!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