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心,你可能正在被監控

小心,你可能正在被監控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ID:ikanlixiang) 。虎嗅網獲授權轉載。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臉,而你對自己的「出演」卻毫不知情,你會作何感想?

你是否曾想過,你的一舉一動正在被某些陌生人娛樂。你在餐廳的某次失禮表現,正在成為某部電影的免費素材。你的日常行為,正在成為一種表演。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某部電影的免費臨時演員。

這些疑慮,其實都真實存在。

兩年前,曾有一部名為《蜻蜓之眼》的電影,這部電影里所有的演員、攝影師,都沒有片酬。因為,所有圖像素材,全部來自現在已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監控錄像。

這部電影的「導演」,也並非專業,而是中國當代一位最傑出的藝術家——徐冰。

徐冰

其實徐冰「拍攝」的這部電影,也難以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倒更像是一部行為藝術作品。

這部作品一方面將我們本性中壓抑的窺視欲袒露開來,另一方面在強迫我們思考:那些被千千萬萬攝像頭捕捉的監控錄像,究竟去了哪裡?那些缺乏美感的碎片,是成了數字垃圾,還是被人另作他用?而我們每個人生存的真實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蜻蜓之眼》截圖

看了這部電影,你大概會絕望地發現,The Truman Show 已在我們身邊真實上演,若想將其掙脫,你大概要微縮成一個像素。

1. 由監控拼接而成的懸疑愛情片

艾未未曾經在自己家中安了個攝像頭,然後24小時無間斷地直播自己吃飯、睡覺、說話等無聊瑣碎的日常生活。

葛宇路也曾搭過一個架子,然後爬到監控攝像頭前,和它面面相覷。

葛宇路行為藝術作品《對視》

這種行為藝術在徐冰那,變成了一部電影——《蜻蜓之眼》。

《蜻蜓之眼》海報

而且,這還是一部懸疑愛情片,講述了女主角蜻蜓從尼姑成為乳牛飼養員之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並涉及許多尖銳話題:整容、變性、網紅直播和性騷擾。

電影里,有墜機、車禍、墜樓的人、被撞飛的乳牛、賣假髮的商鋪,在空曠街道上擁吻的情侶、在客廳中談話的人們,以及,在家中換衣服的女人……

《蜻蜓之眼》劇照

它們支離破碎、畫面粗糙,故事全靠旁白撐起,卻意外真實。

這種真實有一點毛骨悚然的意味。

因為這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電影,它沒有導演、攝影師、製片、場記,它的圖像素材全部來自中國的監控錄像。

蜻蜓有28萬隻複眼,這些複眼,好比密密麻麻的監控攝像頭。

當蜻蜓帶著28萬個攝影頭飛在路上,足夠撲捉沿途的一切。因此,女主角的名字,一語雙關。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徐冰在自己的工作室安置了20台電腦,時刻不停地下載監控錄像。最終,把10,000小時長的錄像,剪輯成81分鐘。

監控系統無疑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發明,在它的凝視下,人與世界的關係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它不再只是一個安保系統,而是人類歷史的見證。

徐冰在《藝術客》的採訪中這樣解釋:

這個片子其實是在反省人類的歷史觀。

過去,文字的歷史記錄是二手的,混入了人為的成分。

而用監控看到的世界,是一個真正的散點透視法。

監控系統把這些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真實碎片保留、全面鋪開並組接起來,未來人也能看到今天人類的生活現狀。

2. 我們都活在「楚門的世界」

可問題是,這10,000小時的監控錄像是怎麼來的?

那是在2015年。當時,花費兩千多億的「全球最大監控系統」——「天網工程」已經實施。中國的監控攝像頭開始接入雲端,各種監控視頻在網上公開。

有的網站,更是為這些監控錄像開了直播間,只要網民不嫌無聊,能隨時「欣賞」它們傳輸的實時錄像。

與此同時,家用監控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攝像頭探入了人們的客廳、房間。然而,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攝像頭可能並不老實,有時候,它會悄悄「凝視」自己的主人。

攝像頭的數字還在與日俱增。現在,全國各地已經有1.7億個監控攝像頭,2020年,還會增加到4.5億個。

沒有人能否認監控系統對安全作出的貢獻,張學友演唱會上抓獲的三名在逃嫌疑犯,就是極好的證據。

來源:中國數字時代

但是,這樣的監控系統也可以非常脆弱。因為入侵一台攝像頭實在太容易了。

《財經》雜誌曾暗訪過已經被明碼標價的攝像頭偷窺平台:普通小台指被安放在家庭客廳、餐廳、辦公室等的攝像頭,價格為5元—10元;被稱為「精品」的資源,則瞄準卧室的床、浴室、按摩院等私密場所,價格從10元到50元不等。

人們的一舉一動,被不同的色情網站監視,堪稱楚門的世界。

「不要問我怎麼破解監控攝像頭,因為實在太簡單。」一位低端黑客這樣說到。

沒錯,入侵攝像頭的工具太方便了,比如,利用名為「撒旦」的暗黑版谷歌,Shodan。

但Shodan本身倒沒有那麼哥特,它更不是什麼讓極客們諱莫如深的暗黑工具。實際上,它是一個優秀的物聯網搜索引擎。

簡單來說,谷歌、百度能搜索到的是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而Shodan則能搜索它們背後的設備。

Shodan的自我介紹也很「陽光」:探索物聯網,檢測網路安全,提高商業競爭優勢。

Shodan聲稱能幫商業機構能輕而易舉地了解,是誰在買他們的智能電視,哪個國家的風力發電場最多。

同樣,它還可以是一個安全衛士,跟蹤沒有打上補丁的設備。

Shodan的用戶,有世界100強公司,和超過一千家大學。他們通過Shodan,研究用戶行為偏好,輕鬆檢測建築內所有印表機、路由器的狀態……

但Shodan是一把可怕的雙刃劍。因為它的用戶,不乏獵奇心旺盛和窺探欲成癖的普通人和黑客。

畢竟,凡是鏈接到互聯網的紅綠燈、安全攝像頭、家庭自動化設備以及加熱系統等等都會被Shodan輕易的搜索到。

在 Shodan的百度貼吧,「如何破解攝像頭」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好奇心旺盛的用戶們,曾用Shodan發現過一個水上公園的控制系統,一個加油站,一個酒店的葡萄酒冷卻器。

甚至,還有人用它定位到了核電站的控制系統和一個粒子回旋加速器。

3. 我們的安全衛士,也可能成為威脅

無論是攝像監控系統,還是物聯網搜索引擎,他們的誕生都是為了給人類提供便利、減少罪惡。可弔詭的是,當二者被捆綁使用,卻能成為一個惡魔。

我們的安全保障,也可能成為是一種威脅。」類似監控系統和Shodan所引發的技術焦慮,其實在全世界廣泛存在。

比如,《黑鏡》第三季中的人造蜜蜂故事:

故事假設在未來的城市,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蜜蜂滅絕。

英國某科技公司研究出了一種人造蜜蜂(又稱ADIs),這種人造的小東西在一串代碼下自主行動:準確無誤地為花朵授粉、製造蜂巢,甚至是繁衍。而且,它不蟄人。可以說,除了不產蜂蜜,勤勞的人工蜜蜂彷彿沒有任何缺點。

很快,所有人都默許了它們的存在,並對這項偉大的發明感激不盡。

人造蜜蜂也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覆蓋整個國家,默默無聞地挽救了瀕臨崩潰的生態系統。

不過,這些小蜜蜂其實身兼多職。

除了生態系統的守護者,它們還是一套秘密監控系統:出於安保原因,它們都被裝上了面部識別程序。

有一天,這種無害的小蜜蜂遭到利用,成了殺人工具:剛開始,它只悄悄地鑽進家門,攻擊受害者;後來,這些蜜蜂幾乎成了希區柯特《群鳥》中的烏鴉和海鷗們,即使撲殺就近蜂巢,它們還是發了瘋般地趕來,堅定地衝破防線,不殺死受害者誓不罷休。

希區柯特《群鳥》劇照

某種程度上,《黑鏡》中的人造蜜蜂系統,和當下普遍存在於各個國家的監控系統別無二致。

它們都是一套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現代科技,一張籠罩城市的無形之網。好在,監控系統不會像隨意移動的小蜜蜂,具備突然攻擊人類的能力。

但是,劇中的人臉識別技術,卻早已不是科幻故事:

比如,iphone X的刷臉解鎖;天壇公園裡的「刷臉」取紙巾機器;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功能。

在教育和治安維護上,人臉識別技術也從未缺席。深圳交警就曾利用此技術,悄悄拍下闖紅燈的行人,並將他的個人信息和「犯罪現場」在路口大屏幕和網站上公布。

杭州某中學還引入了一套人臉識別技術+人工智慧的系統。這套系統在記錄學生的課堂表情和行為上毫不怠慢,還能不帶主觀色彩地分析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比教導主任的巡視,要公允的多。

但是,這和18世紀英國哲學家邊沁的全景敞視監獄(panopticon)又有什麼不同?

監督者隱匿於逆光中,從中心可以看到周圍的每一點,使「健康得到保留(health preserved)、工廠有效率(industry invigorated)、命令得到執行(instruction diffused)」。

4.技術中性論,帶我們走進甜蜜的陷阱

歷史上的許多科學預言,今天都已成為實現。因此,技術所產生的焦慮,也同樣值得人警醒。

《蜻蜓之眼》中,從公開渠道獲得的大量監控素材;《黑鏡》中,人造蜜蜂引起的災難,都是給我們的一記警鐘。

顯然,《黑鏡》中沒有自我意識的人造蜜蜂,並沒有主動選擇去上傷害人類。主導這場屠殺的,是一個躲在破舊房屋裡的程序員。

但換個角度思考,倘若提前預知了人工蜜蜂所帶來的風險,對其改進或乾脆不研發,人們通過其它手段來維持生態平衡,這種暴力事件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

畢竟,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技術中性論」恐怕已經不再適用,正如吳國盛在《技術哲學演講錄》中所言:

從伽利略開始,科學從研究「why」轉向了研究「how」。目的論世界體系的解體,導致了「世界的去意義化、去價值化」。人成了一切意義的來源,導致了「技術中性論」。

主張技術中性論的人喜歡舉的例子:一把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傷人;拿切菜刀去傷人,這責任不能在刀,因為刀是中性的。

這個講法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忽略了刀的意向結構。所有的刀,都指向它的切割功能,這是刀的意向結構。由於有這個意向結構,你一使用刀,就意味著你要進行切割活動。

正因為刀有這樣一種意向結構,因此它經常被列為兇器。其實所有的工具都有個意向結構。而任何意向結構,都包含著特定的價值取向。

正因如此,當我們在為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安全欣慰,為各式新型支付系統、超級APP們帶給我們的便捷自豪時,是否也應該警惕:

在無意識中,我們又向這些新興技術出讓了自己的什麼?

奇異的突發事件無數次發生過,但是在沒有監控技術之前,都沒有留下記錄。把這些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真實碎片,通過蜻蜓的故事連接下來,構成了一部新的歷史視角:原來真實的世界是這樣的。

——徐冰談《蜻蜓之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黃曉明聲明:從未參與任何股票操控;土耳其總統:土耳其將抵制美國電子產品
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沒完沒了的道德恐慌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