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胸痛居然和一年前的不潔飲食有關
10歲男孩小凱今年五一過節期間不知怎麼回事就開始胸痛,並且越來越痛,活動後更厲害,不發燒,不咳嗽,不吐也不瀉,也沒有皮疹,這是怎麼回事兒呢?趕緊送到醫院一查:嗜酸性粒細胞64%(正常範圍0.5%~5%)!嚇了一身冷汗:難道是得了血液病?這可不得了!繼續檢查發現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居然是多漿膜腔積液!尿蛋白也陽性!趕緊送至十堰市太和醫院兒科住院治療,期間檢查肺吸蟲皮試強陽性,確診「肺吸蟲病」,給予「吡喹酮片」治療十餘天,癥狀體徵逐漸緩解,順利出院!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來,一年前小凱曾經到河裡捉過河蟹、河蝦,還生吃了!就是這個河蟹惹的禍!河蟹和肺吸蟲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時隔一年才發病呢?
我們來科普一下!
肺吸蟲也稱「衛氏並殖吸蟲」。隱孔吸蟲科。體呈卵圓形,背面隆起,體表多小棘。長7-15毫米,寬3-8毫米。紅褐色,半透明。口吸盤和腹吸盤大小相等。卵一般呈卵圓形,黃褐色,殼厚,有小蓋。
肺吸蟲多寄生在人的肺臟內,也有寄生在腦等部位的。第一中間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間宿主是溪蟹、喇蛄(寄生在鰓、肌肉等處)等。人因食生醉和未煮熟的蟹或喇蛄而受感染,引起肺吸蟲病。
這個病多在山區散發流行!
人體感染後經過3~6周的潛伏期,長者可達1~數年。在肺內發育為成蟲。成蟲在宿主體內可活5~6年,長者達20年。
有人感染後臨床上無任何癥狀,有的可出現各種不同的癥狀。
寄生於腹部→腹痛、腹壁緊張、局部有壓痛。可有腹瀉及粘液膿血便。
寄生於肺部→起病大多緩慢,全身癥狀有發熱、乏力、消瘦、盜汗等。同時咳嗽、胸悶、胸痛、咯鐵鏽色痰或痰帶血絲。有時可伴有胸腔積液。
寄生於腦部→腦內多發性囊腫→頭痛、癲癇、癱瘓、視力減退、頭頸強直、失語。
移行至皮膚→皮膚或肌肉的皮下結節,稍隆出皮面,皮色正常,有輕度的癢感或刺痛感。初起時較軟,後期變硬,結節有遊走性是本病的特點。
代謝產物或蟲體死亡後→變態反應→蕁麻疹,血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判斷依據:
找到蟲體可確診。
皮內試驗陽性。
痰液檢驗可見大量的嗜酸性粒細胞和夏科-雷登結晶。
治療方案
兒科用吡喹酮、硫雙二氯酚治療。皮膚或肌內的結節可外科切除。
預後及預防
加強衛生宣傳,不吃生蟹或未熟的石蟹、蜊蛄,不飲生水,加強糞便管理,防止污染水源。在流行區進行普查,發現患者及時治療。對糞檢蟲卵陽性的家畜應及時捕殺。
梅梅對你說:肺吸蟲的幼蟲可在淡水蟹、蝲蛄、小龍蝦體內寄生,吃了半熟或不熟的上述食品,而這些食品又帶有寄生蟲時,就會被感染。吃貨們一定要注意哦!
END
親們:點個贊再走吧!
TAG:梅梅說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