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必修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與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預習複習必備)

歷史必修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與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預習複習必備)

原標題:歷史必修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與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預習複習必備)


前面給大家分享了高中歷史必修一的預習、複習要點提綱




今天繼續接著學習!

歷史必修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預習複習必備)


本節內容適用範圍:高一預習,高三、高二複習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


1、漢朝:地方管理由削弱到加強


(西漢時期地方政治制度基本沿襲秦朝,但又有所變化。為鞏固封建統治,西漢初年實行郡縣制、封國制並行制。後來,諸侯國的勢力日益強大,導致「王國問題」,嚴重威脅到西漢中央政權。景帝「削藩」到武帝推行「推恩令」,逐步削弱王國的勢力,解除了王國對西漢中央政權的威脅。)


(1)漢高祖:實行郡國並行制,王國勢力逐漸強大,威脅中央集權。


(2)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治亂」,將諸侯任免權收歸中央。


(3)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弱化王國,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漢武帝後期,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東漢時期,刺史的監察權進一步加強,並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演變為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為州、郡、縣三級制。

2.隋唐的道州縣


隋文帝廢郡,地方行政機構實行州縣兩級制。唐太宗時,在隋朝州縣兩級制的基礎上,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演變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


3、唐朝:中央集權削弱


藩鎮——————————→安史之亂————————→藩鎮割據


唐玄宗在邊境置藩鎮,長官叫節度使,後發展為割據勢力


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發生叛亂,長達8年,唐朝由盛而衰。


4、北宋:進一步加強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為改變唐後期以來「君弱臣強」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據勢力的形成,對地方採取極端限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舉措是:削減地方節度使的權力,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設置樞密院調軍,兵部統軍,充實禁軍並實行更戍法;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官,防止武將割據;財政上,地方稅收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轉運使轉運中央掌控。宋朝地方政權分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


(1)措施:


①軍事(兵):收兵權,編禁軍

②行政(權):派文臣做知州,設通判負責監督


③財政(錢):由中央掌控地方賦稅開支


(2)評價:


①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局面,為北宋埋下積貧積弱的禍根。


5、元朝:完善並發展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元朝疆域遼闊,郡縣制已無法解除管理問題;改變宋朝地方無權、人浮於事的現狀;蒙古族較漢族落後,人數少,需要地方發揮作用。


(過渡)從漢朝至元朝,不但地方的政治制度在不斷變化和發展,而且中央政治制度也在隨之而不斷變化。)


(1)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

②省下設路、府、州、縣


③邊遠民族地區設置宣慰司


(2)評價:


①行省制度便利於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②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漢承秦制,強化皇帝制度


(西漢初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特點是「漢承秦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實行皇帝制度,維護皇權,這一做法也為後來各王朝所沿用;二是在中央設立三公,分別掌管行政、監察和軍事。到漢武帝時,「中朝」成為西漢重要的中央決策機構,尚書令的權力日益重要,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的權力被削弱,演化為執行機構。到了東漢光武帝時,進一步剝奪三公許可權,擴大尚書的權力。)


(1)漢初:丞相位高權重,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

(2)漢武帝:重用伺從、秘書等擔任尚書令、伺中等,削弱相權。


2、隋唐:創立與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變化是唐朝中央機構中的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主管都在行使宰相職權。這樣,唐朝中央機構就有三個宰相,而漢朝時只有一個宰相。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對於漢朝的中央官僚機構有很大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也是逐步完成的。尚書省最早在東漢時期就出現了(當時叫尚書台),魏晉南北朝時除了尚書省以外,又相繼設立了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正式形成。隋朝時期,進一步確立尚書省、內史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使之成為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權力機關。唐朝時三省六部制更加完善,為唐朝政令的暢通起了重要作用。


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為以後歷朝所沿用。


(1)部門: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2)沿革:「三省六部」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魏晉南北朝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繼而是中書省、再是門下省;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中央各個部門分工明確,其中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掌政令的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命令。


(3)職能:「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


4)評價:


①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政治的統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三省的長官大都品級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此後,歷朝基本上沿襲這種制度。


思維延伸:


隋唐的三省分權與近代西方的三權分立相比,有何本質區別?(透過現象看本質)


中國是加強君主專制的產物;西方是防止專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產物。


3、宋朝:


唐朝末年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節度使擁兵自重,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局面的繼續。宋太祖趙匡胤就是當時後周一名掌握兵權的大將,他通過發動「陳橋兵變」而建立了北宋王朝。趙匡胤做皇帝後,害怕武將發動兵變奪權的事在他當皇帝時重演,所以就想辦法削奪大將兵權來加強皇權。


宋太祖認為影響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的重要因素就是相權,因為北宋剛建立時,沿用唐朝三省六部制,由宰相掌管全國的行政、軍事和財政大權。宋太祖後來削弱了宰相的權力,使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他的具體措施是讓中書門下行使宰相的行政權,後來又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權,還把原來由宰相把持的軍權和財政權分別交給樞密院的樞密使和三司使掌管。


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特點是進一步削弱宰相的權力,使皇帝總攬全國的軍政大權。但事情有利也有弊,北宋由於把宰相權力分割了,使得中央權力過於分散,各部門之間配合不密切,制定政策不切合實際,這是造成後來北宋貧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中央權力過於分散的情況,在元朝建立後有所改變。


初設中書門下,後增設樞密院、參知政事、三司使(簡稱「二府三司」)

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權力,後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權、軍權和財政。


4、元朝:


和秦隋兩個朝代相似。秦、隋、元三朝相似之處有:結束分裂割據局面,重新實現統一,都開創了重要的新制度,且為後世沿用。


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強皇權制度方面有了新發展,在中央設立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和最高軍事管理機構樞密院,同時設立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元對西藏的統治與治理非常重視,西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對維護民族大家庭和睦相處取得了卓越成績。


設中書省,強化相權:


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以下,設右、左丞相為實任的宰相。下設平章政事、右左丞、參知政事為副相,與金尚書省制同。右在左上,與漢制不同。中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尚書、侍郎分理政務(至元七年定製)。


因此,元代的中書省取代了前代的三省,實質上是把原來的三個丞相變成現在一個丞相的職位,因而強化了相權,也就加強了皇權。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漢朝:察舉制

(1)含義:漢代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的為官制度。


(2)目的:廣泛搜羅、管理人才


(3)標準:孝廉、秀才(後稱茂才)


2、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義: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劣,然後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劃分人才優劣的九個等級。


(2)標準:門第


3、隋唐:首創並完善科舉制


(1)隋文帝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隋煬帝始設進士科,科舉制正是形成。


(2)標準:才學


(3)評價: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①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②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探索攻關】


探索攻關一:漢丞相與秦丞相的職權有何不同?這種變化有何影響?


[答案]職權:秦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牽制;漢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位高權重。


影響:君權受到嚴重削弱。


探索攻關二:面對漢丞相位高權重,漢皇帝採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答案]措施:①用布衣為相;


②任用身邊作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為尚書令、侍中等,讓他們參與郡國大事,形成「中朝」——決策機構;


③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的機構,形成「外朝」——執行機構;


④剝奪三公的許可權,擴大尚書的權力,使它成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中樞機構尚書台,大權由皇帝總攬。得出結論:兩漢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目的: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探索攻關三:三省六部制是怎樣形成的?有何意義?


[答案] 形成:①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後又有中書省、門下省)


②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③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


④隋唐——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結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都受制於皇帝,最終權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三省六部制意義:①相權一分為三,強化了君權;


②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


③後來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探索攻關四:宋初加強皇權的背景、措施、結果如何?


[答案]背景:唐後期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


措施:①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②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長官為樞密使,地位略低於宰相;


③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


④三司史——管理財政,分割宰相財權;結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職權,進一步加強了皇權。結論:北宋中央政治制度——(「一參」「二府」「三司」)


探索攻關五:元朝加強皇權採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①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統領六部,行宰相職權;


②樞密院——最高軍事機構;


③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x藏;得出結論:元朝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


探索攻關六: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有何影響?


①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權力;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和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②地方官對中央和君主的絕對以來,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難以實施有效的治理。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小結:


縱觀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的過程,可以看出始終伴隨著兩大基本矛盾:


一是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漢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與完善等就是皇權對相權的分離、削弱;


二是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自漢到元都不斷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而保證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過程


明朝


宰相制度的廢除


過程:


①明初承襲元制,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丞相管轄六部;


②1376年,明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三司分別隸屬中央有關部門


③1380年,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


1、廢行省, 設三司——中央集權加強 , 宰相職權擴大


三司: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 ;都指揮司:分管地方軍事,隸屬於中央有關部門;按察司:分管地方監察


2、廢中書省和宰相


明初沿襲元朝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


A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 宰相制度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蕩


B 宰相胡惟庸專權,朱元璋誅殺胡惟庸 , 裁撤中書省和丞相 , 不許以後 再立 。


影響: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君主專制達到新的高度


特點:官員互相牽制、互相制約,最後都聽命於皇帝



內閣的創立


內閣創立、發展過程:


明太祖:殿閣大學士(侍從顧問) ——奠定基礎


明成祖: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正式確立


明宣宗:內閣大學士(票擬權) ——發展


明神宗:內閣首輔(張居正侵奪六部職權) ——全盛


1.創立原因:明太祖政務繁多,深感「不可無輔臣」。


2.確立:①明太祖後來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很少參決政務;


②明成祖時,選翰林院官員入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3.發展:①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擬權(即替皇帝起草批答 大臣奏章 );


②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當權,「部權盡歸內閣」


△特別注意:


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 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閣臣的升降由皇帝 決定, 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採納最終還取決於 皇帝 的批紅。


4.評價: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本身並無決策權。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它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 清朝


清中央機構的演變


①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凌駕於內閣、六部之上,皇權受到限制,它是與君權抗衡的機構。


②雍正皇帝開始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乾隆皇帝撤消了議政王大臣會議。


③雍正皇帝設置了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置實質上取代了議政王大臣會議。


④設置軍機處標誌著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1.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君主專制 , 使之達到頂峰 ,同時也提高了辦事效率


康熙帝:設南書房——加強了皇權


南書房與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


雍正帝:設軍機處


軍機大臣跪受筆錄皇帝旨意, 擬寫 、 傳達皇帝詔令,軍國大事均由皇帝 一人裁決


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的實質: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1、積極影響:


①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


②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有利於民族交流和融合


2、消極影響:


①政治上,容易出現失誤,形成暴政和腐敗


②經濟上,阻礙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③思想上,文化專制鉗制人們的思想,阻礙科技的進步


④外交上,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落後於西方



【總結升華】


中國古代統治者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


①通過制度強化:如皇帝制度等。


②通過思想控制:如焚書坑儒、獨尊儒術、八股取士、文字獄等。


③通過機構改革:如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內閣、軍機處等。


④通過官吏選拔:如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取士等培養和選拔忠君之臣。


⑤通過控制地方:如郡縣制、行省制度等。


特點:①皇權至高無上並走向神化。


②兩對基本矛盾貫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展過程之始終。一是中央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其鬥爭趨勢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割據勢力不斷削弱(矛盾基本解決是北宋初期推行文官制度,收地方權力);二是中央內部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其鬥爭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最後被取消(矛盾基本解決是明太祖時期的廢除丞相制度)。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不同時期起著不同的作用。具體說,在封建社會前期主要起進步作用,在封建社會後期主要起消極甚至反動的作用。


明清絕對君主專制的影響:


消極:①皇帝決策:具有獨斷性、隨意性,易出現失誤;


②官場風氣:使官吏唯上是從,助長因循守舊之風;


③官僚機構:使官僚機構膨脹,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和申)


④阻礙了社會進步和資本主義的萌芽。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積極: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障。


常見考點考法


在各類考試中明太祖時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內閣制度的形成、職能清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形成過程、軍機大臣的職責,軍機處的影響都是考查的內容。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高考考查較少,一般採用綜合的形式,聯繫各個朝代,要求考生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一般規律。將明清政治制度的變化與明清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聯繫起來,綜合政治、經濟、文化等知識,要求考生認識明清時期中國衰落的原因。


常見誤區提醒


內閣首輔不等於宰相。 明朝以前,宰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地位十分鞏固;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無決策權,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本文來源:高中歷史編輯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轉載請註明


. end .


你一定還想看 :



君說覺得文章有用,就點個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歷史老師 的精彩文章:

暑期搶跑專題丨二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每日真題丨努力的意義就是,以後的日子能追尋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打卡!

TAG:高中歷史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