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三分構圖、黃金分割法十大誤區

三分構圖、黃金分割法十大誤區

點擊左上角好機友攝影

點擊進入公眾號

攝影U盤,在線課堂,免費資源等你發現!

無論是拍了幾十年的「老法師」,還是剛買了單反的新人,一定不會對三線構圖法感到陌生。

這種按照分割線劃分圖片重點,將被攝主體放到圖中4個點(所謂最吸睛的點)的構圖法則,一直被我們奉為最經典的拍攝準則,

就連大型演出時的報幕員都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側,以站在舞台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可以說,黃金分割是由數學中產生,在藝術中升華繼承的一種人類獨特的審美經驗。

黃金分割被運用到西方繪畫當中時,一般是指將畫面邊線平均分成三等份,將相對的分割點相連,畫面中的連線都是黃金分割線,線的交叉點就是黃金分割點。

畫面主體一般放置在黃金分割點處,黃金分割的比例為1∶0.618 ,接近四六開。中國傳統繪畫也有類似黃金分割的論述,在中國的《畫論》中叫做「三七停」。

即將畫面橫豎各分成10 份,取3∶7的點,基本上也是處於黃金分割線的位置,主體可以處於黃金分割線的任意一點上。中國畫中常講的「井」字構圖就是例證。

這種繪畫的構圖方式從攝影術誕生以後也自然被借鑒到了攝影藝術中,在攝影中,這種構圖方法通常稱為「三分法則」或「井字構圖法」。

但是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準則」真的就值得一直遵守的嗎?

Tavis Leaf Glover

是一位美國夏威夷的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名美術老師,

他最近就對三分法發起了挑戰!

「 像許多攝影師一樣,我被三分構圖法洗了腦!」

我是一名攝影師,也是一名畫家,我嘗試去創作出令我感到自豪的作品並把它分享給世界。但是,有件事情從一開始就使我感到困擾,那就是 三 分 構 圖 法。

因此我想進一步弄清楚三分法,這個在我們剛嘗試創作時就被灌輸的、並在此之後長久影響著我們構圖習慣的法則。

(達芬奇、布格羅、德加和魯本斯的畫作)

構圖是藝術中重要的一環。但當你只使用三分法來構圖時,你就把自己裝進了牢籠之中,終日被那些及其平庸的藝術滿懷惡意的侵蝕著。這話聽著雖然不好聽,但事實就是如此。

無腦的使用三分構圖法只會讓你的照片平淡無奇。

經驗告訴我,人們不喜歡規則,當然也就不會願意去遵循它。他們一再重複那句老話:「規則是用來打破的」,或者「學習規則很重要,但隨後要學會去打破它。」

「規則」這個詞從某個層面看有著消極的涵義,但我努力想去證明的並不是它們需要被打破。

規則是從人們過往的知識中總結出來的一種規範,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選擇把它融進你的藝術里。這是選擇之一,就是這麼簡單。

但目前很多攝影師盲目迷信這種規則,在拍攝時不假思索的使用三分構圖法,原因就是他們太過於崇拜,信任這種規則,也不乏一些攝影師已經懶于思考其他的構圖方法。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人們對三分構圖法都有哪些誤區。

1

三分法構圖使畫面悅目

為了推翻這個說法,我們需要弄清楚是什麼使得畫面悅目,我可以向你保證,那絕對不是因為把主體放在三分線交叉點上那麼簡單。

使得畫面悅目的方法是將主體恰當地放在圖片中的某個位置,讓觀者能清楚地「讀」出你的照片、你的主體,不會因受到其他元素的過多干擾、或那些因缺乏層次引起的「創意十足」的混亂感而分散注意力。那麼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首先需要明白,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感知和理解圖像刺激的。為此可以借用到格式塔心理學的某些原理,如圖形-背景關係(FGR)。清晰地從背景中分離出主體,能讓人更明確地把注意力放在主體上。

【布列松的這張照片是圖形-背景關係(FGR)的出色例子】

同樣也可以使用連續性法則,通過將數個物體串聯起來形成一條連貫的藤蔓線。

(埃德加·德加的這幅作品顯示了藤蔓線條)

我們甚至能製造一個對比反差很強烈的區域來吸引觀者的眼球,將他們的視線集中在主體上。

( David Bellemere攝)

2

專業攝影師都用它

另一個關於三分法的誤區是「專業攝影師都使用它」。安妮·萊博維茨無疑是專業攝影師,更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攝影師之一。下面讓我們以她的一張照片為例,看看她是否使用的是三分線構圖法。

(安妮·萊博維茨 攝)

(壁爐的位置符合三分法則)

不出意外,壁爐的位置符合三分線構圖法,那看來她也。。。

但是!再看看她是如何安排模特的位置的?

只有垂直線和平行線輔助時,我們能否看出她是如何做出了如此完美的構圖?我接下來做了什麼?我們能看到一些模特確實放在三分線上,但是又該如何安排她們的手臂、腿、裙子和目光呢?這就要說到動態對稱了。

這是一個根號4矩形和它的基本構建(對角線、倒線、平行線和垂直線)

(一個根號4矩形能夠再分成四個根號4矩形)

為了能精確地安排模特和構圖,安妮使用了動態對稱,這主要是一種精巧的網格系統。

這是一個1.5矩形(與大多數相機屏幕相同大小)及其基本構建,而它又能恰巧被分為3個根號4矩形

(完整的網格系統展示)

簡單來說,網格系統是一種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攝影構圖的方法。我們可以使用對角線、垂直線和平行線來幫助我們在圖像中創造出節奏感和整體感。無論是油畫、攝影還是雕塑,動態對稱網格都對其適用。

對於攝影初學者,可能很難接受這種複雜的網格系統,但如果不滿足於目前的構圖水平,學習這種高級的構圖系統是很有必要的,越早學習,你就越早進入另一個水平。

【古希臘雕塑《拉奧孔與兒子們》運用了動力對稱】

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解釋這個系統,但別忘了這篇文章主要目的!還是先回到三分法上吧——這個我們都被洗腦認為是真理、然而卻是摻了水分的規則。

3

三分法更抓人眼球

這顯然更遠離真相。如果不考慮整體關係,把主體分別放在4個不同的交叉點上,對體現韻律感並沒有什麼幫助。

(Tavis Leaf Glover 攝)

如果對格式塔心裡學的另一個定律——連續性定律有所了解的話,那會找到一些更能夠引領觀眾視線、並創造出照片韻律和整體感的方法。其中最讓人賞心悅目的就是藤蔓線

把這樣一個曲線元素融入到你的作品裡,可以在畫面中營造出漂亮動感的韻律感。大師級的攝影師和畫家們廣泛地在他們的作品中運用這一方法。

(梵高的這幅畫展現了美麗的藤蔓線)

另一個用於創造韻律感的技巧是 巧合性律。這代表邊緣線即便是被打破了,彼此之間也存在著連結的傾向,於是這能看似巧合地聯結起各種元素,在上下或左右之間的空間中創造出韻律感。

當提到「引導線」時,你可能會認為這就是一條可見的實線,然而並不。它也許是被分割破壞、被隱藏的線,但能像魔術一樣引導我們的思維去縫補上這個裂縫,讓觀眾主動補全了「引導線」。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階段性的線段來引導觀者的視線將空白的線段補全,也可以理解為視覺慣性。當你的視線沿著一條引導線時,很自然的會繼續向前延伸。

(卡拉瓦喬的這幅作品說明了他是如何通過了解巧合性來隱藏他的線的)

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妮利用模特的肢體構建起來的邊緣線關係。

(安妮·萊博維茨的這張照片應用了巧合性)

我們還能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布格羅這幅有著複雜構圖的作品中看到這種巧合性定律的運用。

(達芬奇和布格羅的作品都展示了巧合性的運用)

4

主體不能放在中心

首先,「主體不能放在中心」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攝影是自由的,沒有「不能」這種說法。任何構圖都是可以的,而要看你如何組合,布局畫面。

格式塔心理學裡有一個定律叫對稱律,這主要是說,人們總是嘗試在視覺刺激里尋找畫面的平衡感。所以如果我們運用三分法,把主體放在遠離中心的位置,那麼我們就需要另一個 「陪體」 來幫助我們平衡畫面。

如果沒有了這個陪體,那麼這張照片就會有一個糟糕的平衡和構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畫面失重了,需要對畫面各個方向的重量感進行平衡。

(「沒有陪體!」 Tavis Leaf Glover 攝)

照片中存在著垂直方向的平衡 (我把這稱做「呼吸空間」) 和水平方向的平衡 (我把這稱做「凝視方向」),我們必須懂得怎樣去控制這兩種平衡,來得到完全平衡的構圖。

(布格羅的油畫展現出水平中線從頂部到底部之間精確的平衡)

(德加的這幅畫顯示出垂直中線左右兩側精確的平衡)

這是我拍攝的一張照片,主體在這張照片中位於中央,但畫面整體的確得到了恰當的平衡,因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平衡都被考慮到了。

(Tavis Leaf Glover 攝。顯示出水平和垂直空間的平衡)

如果你使用三分線構圖法時間越久,那麼清除掉這種壞影響所需時間就要更長。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全做到這一點,此前我總是不是把主體放在這一邊,就是放在那一邊,而完全沒有把畫面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Tavis Leaf Glover在學習設計和格式塔理論之前的攝影作品)

5

三分法是一張好照片的基礎

我們已經說到了能構建出畫面精確平衡的對稱律,但我們並未提到,三分法是如何產生不必要的負空間的。

如果我們不考慮畫面整體,只簡單地把主體放在其中一個三分交匯點上,那麼在照片另一側就缺少了重要的陪體,而留下了大片轉移觀眾注意力的負空間區域

(照片顯示了三分法如何創造出了不需要的負空間)

負空間可以作為留白,但如果不能精妙地運用,照片就會顯得比較老套。

(「利用留白來描繪隔離感和孤獨感」 Gregory Crewdson利用留白來闡述他的故事。)

6

三分法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個很好的起點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講,三分法只把我引到了一個死胡同。我最初把三分法看作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並且對入門的攝影師們鼓吹它的作用。

但隨後我發現自己只是處在一個平台期。由於一直遵從於三分法,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怎樣合適地構圖。

「學習設計的瓶頸」:學習三分構圖法 三分構圖法的瓶頸 學習設計技術大師級別

如果一個年輕的藝術家一開始不是以三分法而是以動態對稱網格進行創作,他們將能在以後的創作中通過調整模特的姿勢或變換筆觸,充分體會到對角線對構建韻律所帶來的好處。

因為在動態對稱網格里,矩形中已有的對角線構成了「場域」,場域會對你使用的畫麵線條所指的方向有所限制,方向的數量不能過多——這可不是自行車輪上的輻條——而通過場域可以創造出更有力量的構圖。

(布格羅的繪畫展現出他是如何使用網格系統來讓人體姿勢形成一種韻律感。)

7

文藝復興或者希臘的藝術家們創造出了三分法則

三分法最初記載於Smith的一本書中(約1797年),但是他根本不是一個什麼大師。。。

如果達芬奇聽到有人說他用三分構圖法的話,他會氣的從墳墓里爬出來。他在他作品中投入的大量的訓練、研究和實踐,卻有人僅僅簡單地將其淡化為三分法?沒門兒!

達芬奇和其他藝術大師,包括古希臘人,都運用了動態對稱、黃金分割和其他設計手法,例如花紋、場域、巧合、輻射線、圖形-背景關係、橢圓元素和包圍關係。

(布格羅的畫展現了不同的設計手法)

8

人類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交叉點上

(按三分法放置的樹和地平線)

拍照要是都如此簡單就好了,確實可以如此簡單,但是那些圖片只有被刪除的命運。我們的目光真的是因為這棵樹在交叉點上而被吸引過去的嗎?難道不是因為它與藍色的天空有很大的對比度?

當我們的主體是畫面中對比最大的區域——無論它處在哪一個位置上,難道我們不都是首先注意到它嗎?

(Tavis Leaf Glover 攝。最大對比區域和陪體)

另一種吸引我們的眼睛的東西我把它叫做邊緣閃爍。這指的是在邊緣附近的高對比度元素,它能使人大大地從主體上分散注意力。

製造富有層次的畫面對比,並擺脫邊緣閃爍的干擾,有助於引領觀眾的視線更好地關注你的構圖。

(惠斯勒調整了畫面中的邊緣閃爍)

9

後期用三分法剪裁是拯救作品的最好方法

後期再用三分法來剪裁照片並不能拯救任何爛作品,這種事後補救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如此萬能。

(盡量不要裁剪照片,在前期拍攝時就做好構圖能讓珍貴的像素得以保留)

學習了構圖理論和應用了格式塔心理學的視覺技巧,你會知道什麼才是對構圖有用的,如何解決視覺上的問題,以及應該在前期拍攝時就做好構圖。

別為了三分法而犧牲寶貴的像素。畢竟你花了大價錢去買幾千萬像素的相機不是為了拍攝幾百萬像素的圖片。

10

黃金分割點製造了畫面的張力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把主體放在三分交匯點上並不能製造出照片的張力。

(Tavis Leaf Glover 攝。剪裁併不能製造出張力。)

如果再看看格式塔里的接近性定律,我們就能了解到視覺張力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例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它們顯然被彼此的接近所聯結、統一成整體,但我們還要留意到,他們幾乎要觸碰到彼此卻又差那麼一點點,正是這一觸即發的一瞬,促成製造了畫面的張力感。

(米開朗基羅 繪)

或者再看這張照片,男人伸出的手幾乎快要夠到他垂死的妻子,正是這種極度的靠近,構建出了畫面的張力感。

(Tavis Leaf Glover 攝)

接近律表明了距離也能製造負空間,在這張照片中,正是這個方法創造出了房間里的張力感。

(Gregory Crewdson 攝。利用負空間製造畫面張力)

看過這10點誤區,並不是說三分構圖法就完全沒有道理可言,而是不要盲目地去相信它,如果我們希望把照片拍的更漂亮那就不要指望有一種簡單而又萬能的方法。

如果可以,我們在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要仔細去思考如何構圖,而不是無腦地使用三分構圖法,要記住,你拍攝作品的優秀程度跟你所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還沒看過癮?想學更多攝影技法可以選擇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

468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超高性價比攝影學習U盤,助您快速掌握攝影前後期!

內容覆蓋攝影審美、相機操作、曝光理論、構圖用戶、題材拍法、手機攝影、後期軟體、後期技法等內容。按相機型號進行區別,針對不同相機提供不同攝影學習U盤。例如,使用5D4的用戶,選擇5D4攝影學習U盤,目前支持佳能、尼康、索尼、賓得、富士、Gopro等35款相機。前後期結合,U盤中含有Photoshop CC 2018、Lightroom Classic、Camera Raw 10.3等最新後期軟體講解。

淘寶搜索 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

513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助您快速掌握後期技術!

內容覆蓋6大後期軟體講解,其中包括Photoshop CC 2018、Lightroom Classic、Camera Raw 10.3等最新後期軟體講解。此外,講解了調整照片曝光、色彩、二次裁剪構圖、更換天空水面、人像修飾、銳化、去噪點、HDR、全景合成、多重曝光、高對比黑白、散焦、移軸、夢幻合成、星空、銀河、RAW照片處理、摳圖等不同技法的數百種後期技術。所有案例合計270多個,U盤的內容之豐富、效果之廣泛,在同類產品中無出其右!

淘寶搜索 好機友攝影后期學習U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旅遊攝影必拍的100個地方(6)
如何將照片調整成為經典藍黃色調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