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頭痛探析
《傷寒雜病論》頭痛探析
□ 孔德清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
太陽病、陽明病頭痛
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鬚髮汗(麻黃湯);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此條文提示,太陽病與陽明病都可有頭痛發生,同時當有熱;診療時必須驗其小便以知表裡,或汗或下;傷寒在表先用麻黃湯發汗,如頭痛不已且鼻衄,須用桂枝湯更小發其汗;知病在里,就有用承氣湯的機會了。
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裡把頭痛列入了太陽病的提綱。第8條:「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這裡把頭痛作為是否還屬太陽病的指標。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太陽中風桂枝湯證及太陽傷寒麻黃湯證也都把頭痛列為主證之一,所以頭痛是太陽病常見癥狀。
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第181條:「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第182條:「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由此可知,陽明病一般不發生頭痛。
第197條:「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第196條:「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陽明病頭痛多由於熱郁、沖氣上逆,且發生於津液尚未枯竭階段。
少陰病、太陰病頭痛
第92條:「病發熱頭痛,脈反沉,(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方」。少陰病、太陰病都可有頭痛發生。
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第302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病以不發熱為常,脈一般不沉,頭痛也不多見。但當少陰病有發熱、頭痛、沉脈時,就要考慮有停飲,不能僅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應該去甘草加細辛同時祛其飲,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法。
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如果用了麻黃附子細辛湯法未見效,那麼可能是少陰病傳里並發太陰病了,此時不僅內有停飲,且里寒太盛,宜先用四逆湯法溫其里祛其飲。
少陽病、厥陰病頭痛
第26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附方:「《千金》三物黃芩湯 治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以上條文提示,少陽病常有頭痛發生,且少陽病不可汗下,只能以和法治之,少陽病頭痛的治療也是如此。
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在這裡表述了由於邪氣激動里飲引發腹痛,病邪上沖也容易發生頭痛。
第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筆者認為吳茱萸湯才是厥陰病主方,烏梅丸為厥陰病副方。厥陰病提綱第326條:「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吐蚘。下之,利不止」。此條文提示,厥陰病可有頭痛發生,且是因為水飲上沖之故。
特殊頭痛病
風濕、濕痹頭痛 《金匱要略》痙濕暍篇:「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葯鼻中則愈」。第18條:「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第14條:「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玉函》雲中濕。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以上條文提示,風濕及濕痹以各種疼痛為常,頭痛亦在其中。《金匱要略》痙濕暍篇給我們示例了麻黃加術湯、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防己黃芪湯、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等治風濕方。《傷寒論》為我們示例了桂枝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真武湯、附子湯等治濕痹方。
霍亂頭痛 第383條:「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第386條:「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懸飲頭痛 第152條:「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總結
1.頭痛發生與水停有關,與氣衝上逆有關,常與發熱相隨,三陽病如此,三陰病也如此。
2.方證辨證是辨證的最高境界,抓准主證則可做到一劑知,二劑已。
3.頭痛治之於血的理論,與經方理論並不矛盾,所以在頭痛的治療過程中,加用活血化瘀的治療,可以提高療效。
4.急性頭痛多發生在太陽病、少陰病和陽明病,慢性頭痛多發生在少陽病、厥陰病和太陰病。慢性頭痛呈持續性多發生在太陰病和風濕病、濕痹,呈發作性多發生在少陽病、厥陰病。(孔德清)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