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糧價上漲,夏糧減產玉米缺口增大,國人「飯碗」有保障嗎?

國際糧價上漲,夏糧減產玉米缺口增大,國人「飯碗」有保障嗎?

今年以來高溫乾旱持續不斷,全球小麥主產國頻爆歉收,近期國際小麥市場出現一波暴漲行情。國際穀物理事會、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為5年來最低水平,同時消費量將創新高,全球小麥庫存大幅下降。

同樣受不良天氣影響,我國夏糧同比減產2.2%,當前東北玉米長勢也不容樂觀,玉米供需缺口已成定局。多重壓力之下,國人「飯碗」有保障嗎?

這裡可以響亮回答:安枕無憂!

國人的飯碗事關國之重器。在我國,保口糧絕對安全一直是糧食安全戰略底線。就小麥、稻穀和玉米這三大主糧而言,近些年我國一直堅持自我供給。由於進口規模較小,進口量佔國內產量比例很低,內外市場聯動效應有限,國際糧價波動難以波及國內主糧市場。

這些從進口數據對比中可見一斑。

2017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較2016年增加13.9%。其中,小麥、稻米和玉米進口量分別為442萬噸、403萬噸和283萬噸。同年三大主糧產量分別為小麥12977萬噸、稻穀20856萬噸、玉米21589萬噸,進口量占上述產量的比例分別為3.3%、2.7%(稻穀出米率按70%折算)、1.3%。

《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強調,我國糧食自給率要穩定在95%以上。目前三大主糧自給率均在95%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口糧安全性不受影響

其實,我國口糧進口方面,小麥主要進口優質強筋小麥等用於糕點製作,大米主要進口東南亞優質大米滿足高端需求。這與當前我國糧食生產和消費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有關:過去總量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實現了糧食產需基本平衡,但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通俗點講就是要滿足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優質糧食還存在一定缺口,部分糧食進口促進了相關補充。

在進口的同時,我國也在進行相關出口貿易。2017年我國糧食累計出口280萬噸,較2016年增加47.4%,其中,大豆出口11萬噸,稻米出口120萬噸,玉米出口8.6萬噸,數量都不大。

糧食生產連年豐的背景下,近些年糧食庫存一直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特別是稻穀持續供大於求,年消費量1.8億噸左右,產量維持在2億噸以上,連續5年超過2000萬噸,托市收購總量已超1億噸。

口糧供給堅持立足國內、以我為主的方針,為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支撐市場平穩運行起到了「定海神針」作用,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但長期收購多、消化難,也造成了糧食庫存居高不下,去庫存是近年糧食流通要務之一。

今年受不良天氣影響和稻穀種植面積調減等因素影響,小麥和稻穀出現減產,但在合理預期內。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8月份預計,2018/19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餘量為1178.5萬噸,占需求量的10.6%;較上年度減少946.1萬噸。預計2018/19年度全國稻穀結餘量為1792萬噸,占需求量的9.6%,較上年度減少704萬噸

相對於小麥和稻穀主要作為口糧,玉米的應用更為廣泛。隨著玉米深加工產能的擴張和養殖業的發展,三大主糧中玉米出現產不足需現象。

從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8月份最新預測來看,今年玉米缺口在2000萬噸-4000萬噸之間。美國農業部8月10日公布的8月供需報告顯示,2018/19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預估為500萬噸,比去年增加100萬噸。

考慮到經歷前一階段6200萬噸的大規模「泄庫」後,我國玉米尚有1.1億噸庫存保駕護航。由於玉米進口規模總體偏小,進口來源地和替代品較為廣闊,國際糧食減產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來源:由中時通糧小美團隊整理自三農之聲,圖片選自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時通糧油視點 的精彩文章:

未來三天連續有雨!晾曬出行注意!

TAG:中時通糧油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