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時刻-生命之後的生命
「何謂死亡?」
人類對於死亡有著極大的好奇。來自於心理和文化上的阻礙,多數時候和在多數人眼中,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
最常見的形式莫過於將死亡比作沉睡。我們告訴自己,死亡的過程就像是去睡覺。這種說法頻繁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文學作品中。即便在古希臘時期,這種比喻也很常見。比如,《伊里亞特》中,荷馬將睡眠稱為「死亡的姊妹」。
有些人則更喜歡另一種比喻方式:「遺忘」,死亡就像永久的遺忘。死亡的過程就像記憶遺失的過程,而死亡後,所有煩惱、不快、遺憾都一股腦兒煙消雲散。儘管「沉睡」、「遺忘」之類的比喻由來已久,但是都無法從根本上寬慰你我內心的不安。即使它們多少迎合了我們的心理,透過更委婉和間接的方式來宣告死亡,但是,它們仍然認為死亡就是意識體驗的湮滅——永遠的消滅。
其實,還有一種更為積極的觀點:死亡並不是意識的湮滅。這一觀點或許在更古老的文化中存在過。即使肉體在物質層面消失後,人的某一部分仍然會延續下來。而關於這繼續存在的部分有多種稱呼,比如靈魂、靈體、精神、原質、意識,等等,不管人們怎麼稱呼它,人在死後進入另一種存在形態的說法自古有之。在土耳其,考古學家們發現了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墳墓。他們發現,尼安德特人將死者葬於鮮花叢中,這也許表明,他們將死亡看作是一種喜慶的事情,或是從一個世界轉移到另一個世界的方式。換句話說,死後存在靈體的信仰十分普遍。
在瀕死回憶錄中,穆迪博士研究了150多份瀕死病人,多數為被宣告臨床死亡而隨後又返生的人。發現他們大多擁有驚人的類似體驗,其中最令人震驚的相似點便是脫離軀殼。除此之外,還有多數人會感覺到一道白光,很多人回憶道,在垂死的某一時刻——有時候在初期,有時候在某幾個環節結束後——他們開始意識到周圍出現了別的精神體,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在兩個例子里,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待一段時間。
伊曼努爾 斯韋登伯格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是18世紀科學界的名人,他在自然科學的多個領域都有過傑出的貢獻。他在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面的著作得到廣泛認同。但他在後半生中卻被信仰危機所困擾,他四處講述他與死後世界的精神體交流的體驗。在他的後期著作中充滿了對死後經歷的詳盡描述。而他的描述恰恰與前面描述的瀕死體驗有著驚人的相似。例如,斯韋登伯格描寫了當人的呼吸系統和新陳代謝停止時所發生的事情:其實,人並沒有死,只是從物質世界那一具曾經滯留過得軀體中分離……所謂死亡,無過於從一個世界到達另一個世界。
他聲稱自己曾經經歷過死亡的初期,有過脫體經驗。我的身體在那時候已經失去了知覺,幾乎是瀕死狀態;但是,內在的思維卻還是完整無缺的,所以我還能夠覺察並記住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也許那是所有瀕死之人都會看到的情景……最強烈的感覺是……有一個外力……將我的思維和靈魂拉出了身體。在這段經歷中,他遇到了被他定義為「存在」的東西。他們問他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接受死亡。
幾個星期前還有多數現象,因為篇幅問題,並不能一一列舉。雷蒙德 穆迪博士還列舉了大量各種學科的解釋這一現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死亡時刻—瀕死體驗訪談錄》又名《生命之後的生命》。
當然,這本書不算嚴謹的科學研究,自然觀點會很容易被他人誤解。就像穆迪博士說並沒有聲稱自己已經「證明」死後生命的存在。但他認為,這些瀕死經驗的報告具有重大意義。他想做的是找出解釋這種現象的某種中間道路——一種既不因為它們不能構成科學的或邏輯的證據而拒絕,也不感情用事地「證明」存在死後生命的方式。
以上內容大多來自《死亡回憶》,下一期我將就這個話題進一步討論。
TAG:學識令人堅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