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個能「摸到」太陽的探測器上天了 華裔女科學家參與其中

首個能「摸到」太陽的探測器上天了 華裔女科學家參與其中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8月12日凌晨3:31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帕克」號太陽探測器搭載德爾他(Delta IV)四號重型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第37號發射台成功發射升空,展開為期7年的「逐日」之旅。如果任務能夠順利進行,「帕克」將造訪太陽系中最後一批尚未有航天器造訪過的地方之一——太陽的大氣層(日冕);也就是說人類還沒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近過太陽。Newscom/站酷海洛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造價約為15億美元,其前往太陽執行的任務是為了保護地球——希望揭開 「太陽風」現象的謎團。這種現象對地球有直接的影響,比如對電網和衛星造成嚴重的破壞。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的「帕克」探測其實只有635千克重,但是它將以時速約為69萬公里/小時的速度穿越太陽外日冕層,相當於從北京起飛不到2分鐘就可以到達烏魯木齊,是目前移動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

該探測器之所以叫做「帕克」,是根據圖中(左二)的91歲的太陽天體物理學家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的名字命名的,也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的人物命名航天器。他在1958年首次提出了「太陽風」的存在。此次發射,老科學家也來到了佛羅里達海岸,見證以他名字命名的太陽探測器發射。

此次任務中,「帕克」 將在未來7年內環繞太陽飛行24圈,並在金星引力的幫助下調整軌道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抵達距離太陽表面約610萬千米的地方,能夠如此近距離探測太陽,歸功於它的高超熱防護功能:外部採用厚度約11.4厘米的碳複合材料防熱罩,可抵禦近1400攝氏度的高溫。

探測器預計在6周後抵達金星,在11月初啟動第一圈環繞太陽飛行,最快今年12月就可以收到第一批「回信」的訊號,不過要更穩定精確的數據,估計要等到第2圈的飛行,也就是明年5月才能達成。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劃破天際,奔向太陽。值得一提的是,華裔女性科學家Yanping Guo(郭延平博士)參與了帕克號的軌道設計,同時也是導航項目負責人。在2004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將28513號小行星命名為Guo,以紀念郭延平博士為人類探索太陽系所做的傑出貢獻。「帕克」能否順利完成「七年之約」,我們預祝它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訊嘗鮮 的精彩文章:

這種蝦在兇猛的海鰻嘴裡游泳卻不被吃掉?原來是因為有這項絕活
野鴨在水面展開猛烈攻擊 魚鷹放棄美味落荒而逃

TAG:資訊嘗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