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閱讀:油畫名作《馬拉之死》 《迷失的仙女》
《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1794年
雅克·路易·達維特(又譯大衛)法國(1748年-1825年)
136cm×157cm
材料:畫布 、油彩
現藏: 布魯塞爾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藏
19世紀法國畫家達維特所畫的《馬拉之死》,是肖像畫中的另一種典型代表。
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濕疹。為此他每天得花幾個小時躺在浴缸里,一邊治療,一邊處理公務或進行寫作。右翼保皇黨分子、女刺客夏洛帝·科爾以申請困難救濟為名,潛入浴室,將其殺死在浴缸里。在畫面上表現的是馬拉被刺殺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拋在地上,鮮血從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著便簽,臉上露出憤怒而痛苦的表情。
一年後,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達維德將此畫轉移。直到1893年,比利時皇家博物館將此畫正式收藏,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無價之寶。
畫家有意將畫面的上半部處理的單純、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觀寫實表現,同時,加強死者身體的下垂感和這一令人震驚憤慨的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壓抑、憋悶即莫大的悲痛之感。馬拉工作的木台有如紀念碑一般,使畫面產生了一種凝重、莊嚴的氣氛;尤其是木台的立面畫家精心安排的法文:「獻給馬拉·達維特。」有如石碑上的銘文。這簡潔、嚴謹、明晰、理智的表現手法以及這深入、具體、真實再現細節的刻畫,反映了達維特對馬拉的無比敬重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期間,古典主義的盛行以及人們渴望尋求一種時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義精神。
據說大衛在馬拉被刺死的兩個小時後就趕到了現場,並被眼前的慘狀所震驚,於是他決定用畫筆來記錄這悲壯的歷史場面。
《馬拉之死》是大衛的另一幅名畫,它因馬拉的特殊身份和簡潔有力的形式而為人們所熟知。創作這幅畫的時候,法國大革命已經爆發了4年,在一輪又一輪的政治鬥爭中,雅各賓派掌握了政權。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賓派的核心領導人之一。馬拉去世的樣子很像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一件雕塑《哀悼基督》,儘管已經失去生命的知覺,可他的形體仍具有一種高貴的美。畫家有意將馬拉的死表現得如同基督教的聖人一樣,從而使他的死富於不同尋常的含義,他的犧牲是為了善,是為了普通人的福利。
畫作完成以後,大衛將《馬拉之死》遞交給1793年11月14日召開的國民大會。作為一張畫,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能夠博得眾多人同情的革命領導人形象,不過在現實中,人們對馬拉的所作所為則頗有爭議。他的言論過激,煽動性強,革命的狂熱往往代替了理性的分析。雅各賓派對舊式貴族和反對派採取的暴力和恐怖措施,與馬拉的倡導不無關係。政治,不是一種能用好與壞、善與惡來簡單概括的東西,尤其當身陷鬥爭的漩渦中,公正而恰如其分的表達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同的立場,便會導致不同的看待問題的方式。好在不管怎樣,《馬拉之死》並沒有因為雅各賓派的倒台而過時,它超越了人物和事件本身,成為一次祭奠、一種理想。
米開朗基羅雕塑《哀悼基督》
《迷失的仙女》,1884年
畫布油畫,195.60×95.30厘米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法國,1825-1905年
這幅《迷失的仙女》是布格羅的作品,還有一個名字叫《迷失的星星》。這幅畫的兩個名字表示的都是同一個希臘神話。提坦巨人阿特拉斯有七個女兒,因為受到獵人奧利安的追殺,因此被天神宙斯變成了七顆星星。在布格羅的這幅畫中,著力表現的是名叫梅洛佩第七位仙女,而把六顆明亮的星星都放在了畫面的遠景處。
這幅構圖完美的裸女畫所用藝術手法並不「純粹」。畫面主體是一個懸在空中的裸體女性,姿勢很像是一個雕塑。1884年瓦拉佟等人成為這幅畫的第一批收藏家,並印在了郵票上,變成第七顆星星的仙女名叫梅洛佩,由於曾與凡間的一名男子交歡,感到羞愧,所以發的光就比較微弱了。不過在布格羅的這幅畫中,畫家選中用於表現的卻正是這第七位仙女,因為他把六顆明亮的星星都放在了畫面的遠景處,而近景里突出的正是這第七顆星。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