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如何看待美國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他們真要瞄準中國了?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里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今天是兩彈元勛于敏的92歲生日,讓我們祝他生日快樂!於老是一位物理學天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找到合適的氫彈構型,從而讓我國只用兩年零八個月就完成了從原子彈到氫彈的跨越。
問:如何看待美國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真要調轉槍口對準中國了嗎?
可能最近美國挑起貿易戰,讓所有人都神經過分敏感了。不過,堂主怎麼也想不明白,美國2019年的軍費預算7160億美元,增長2.9%,怎麼就創下了新聞所說的9年來最大增幅?要知道,他們2018年軍費預算是6965億美元,比2017年的6187億美元猛增了12.57%啊!今年怎麼也是增幅暴跌啊!
客觀事實就是,奧巴馬最後一個任期是實實在在給美軍加了錢的,川普這頭哈士奇就是吹得厲害。2.9%,這個漲幅,能抵消掉通貨膨脹就算不錯了,談不上加了多少軍費。
還有就是,美國國防授權方案里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其實美台軍艦互訪、支持台灣研製潛艇、邀請台軍參加演習等內容,在2017年、2018年國防授權法案里就已經存在,今年繼續保持而已。這些屬於他們國會老爺的呻吟,總統敢不敢幹、願不願意干是另外一回事。只是在貿易戰大背景下,美國佬這種霸權慾望比較扎眼,我們要大聲批判一下。
圖:美軍大規模翻新升級B-61戰術核彈,是奧巴馬時期就撥錢搞的,但估計川普會說是他讓美軍再次強大。嗯,也對,奧巴馬因為無核化宣言領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就不要再領美國強大獎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幽默。
至於是否把槍口對準中國,這還用說嘛,美軍部署重心早就轉移到太平洋,就是為了應對中國崛起。只是近年毛子哥在烏克蘭東部搞得比較狠,把東歐一票小夥伴嚇得夠嗆,美國佬又在歐洲意思意思一下。不過川普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逼迫北約盟國加軍費,說什麼歐洲要由歐洲人自己來保護,真是個只收保護費,又不幹活的流氓。
最搞笑的是,川普到底還是共和黨人,以里根為榜樣,提出要搞太空軍,副總統彭斯說國會同意撥款80億美元來搞。這真是笑死堂主了,80億美元買2顆高檔偵察衛星的錢都不夠,還不知道要分幾年來撥,能不能給點魄力啊,怪不得高超比不過中國啊……
總的說來,美國這2019年國防授權方案沒什麼新意,既沒加多少錢,也沒增加多少內涵。唯一一個影響是透露一個風向,他們要加強對外資的安全審核,以後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會有更多阻礙。這個對我們來說,短期影響是個好事吧,畢竟我們在防著資本外流呢。
堂主想說,你們呀,不要聽風就是雨,有時候過於naive,美國佬在軍費預算方案里說點狠話就嚇壞了。過去20年,更壞的情況多的是。中國不是窮兵黷武的蘇聯,20年來影響力提升主要依靠是綜合國力,而不只是軍力。
圖:天上因為環境惡劣,衛星都是特別貴的,以十億美元為單位來計價。川普80億美元想搞太空軍?8000億美元還差不多。
圖:我國軍力提升背後是強大的綜合國力,並不會怕美國的軍備競賽,因為他們要全球部署,耗費更大。
問:堂主說說我國昨天測試的高音速乘波體吧,和毛子最近公布的十倍高音速武器有什麼不同,技術上的難點在哪?報道說6倍音速飛行400秒,才1200公里的射程啊。
單純要說射程多遠,那美國人在60年代的GAM-87Skybolt導彈,跟毛子的匕首設計思路類似,尺寸噸位類似,射程類似,那是不是也很厲害?
圖:攜帶4枚GAM-87的B-52,該彈重5噸,帶一個百萬噸級W59核彈頭,射程1850公里,彈道高度480公里。
然而問題在於,並不厲害。
因為匕首和SKYBOLT說到底還是彈道導彈,只是發射平台從地面轉到了飛機上,發射後是沿著非常固定的彈道飛行的。看到導彈在哪兒發動機關機的(發射後幾十秒),就知道他最後落點是在哪兒,這也是彈道導彈攔截的基本規律。所以性能和匕首一樣的武器,美國人50年前就造出來了,卻又迅速的放棄。
圖:跟空射巡航導彈比,1枚GAM-87比3枚AGM-158都重,載荷射程還不如,甚至突防能力都不如,價格還差不多,那到底為什麼要買它?
圖:我國FC-1也可以掛2枚CM-400G導彈,和匕首是一類武器。做個中程空射彈道導彈出來,對我國實在是太簡單了。
而乘波器系統則是一種飛航系統,並不是彈道導彈,而更像是高空巡航導彈。他是可以維持接近於平飛的狀態,具有機動力的,飛著飛著突然就可以轉入大俯衝攻擊。而防禦方不知道這個彈頭是在什麼時候開始俯衝,自然也沒法像攔截彈道導彈一樣在預測的位置進行攔截了。
圖:乘波體有2種基本彈道,一種是錢學森彈道,一種是桑格爾彈道,二者都可以進行大幅轉彎和俯仰操作。
圖:美國HTV-2的試驗彈道,可見進行了大幅轉彎,這樣有利於繞開攔截系統,縮短對方反應時間。其實最早可以進行高速轉彎操作的是美國的太空梭,美國空軍支持它,就是因為這樣有助於繞開蘇聯反導系統攔截。
問:同為萬噸級別的宙斯盾艦,為什麼世宗大王和伯克IIA都是雙機庫,而愛宕是單機庫,日本人怎麼想的?
因為日本的驅護艦直升機反潛系統發展,跟美國-韓國根本就不是一路的,自然思路不同了。
圖:愛宕級在日本是防空驅逐艦,也就是不承擔反潛任務,所以其之前的金剛級一個機庫都沒有,愛宕已經是向著多用途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60年代美國人開始搞自用的直升機反潛系統,是叫做LAMPS系統。當時美國人考慮的是在甲板比較小的驅護艦上使用,尤其是老船升級兼容,而且當時也沒有魚叉系統和熊阱系統,所以美國標準反潛直升機是SH-2D海妖,是尺寸和重量都相對有限的中輕型直升機,而這個體系一直延續到現在,海鷹的尺寸還是跟SH-2差不多的。
圖:SH-2D旋翼直徑13.4米,空重4.2噸,最大起飛重量6.1噸,是比我國直-9略大一級的直升機。
圖:美國海軍冷戰初有大量的埃塞克斯級改裝的反潛航母,搭載S-2固定翼反潛機,承擔區域反潛任務,驅逐艦載反潛直升機只需要承擔編隊周邊30海里的反潛任務,因此對大型反潛直升機需求較弱。
而日本當時是跟加拿大走的一條路線,搞專業化的直升機系統。尤其是搭配了熊井系統以後,驅護艦配備的都是海王這樣的大中型直升機,之後發展脈絡也一直延續下來。雖然後面也引進了海鷹,但是驅護艦的直升機設施都是要求滿足海王的兼容需求,之後還有採購的EH-101也是在海王的尺寸範圍限制下。
圖:日本海自研製了直升機驅逐艦搭載反潛直升機,如白根級可以搭載3架海王。
伯克和世宗大王的兩個機庫夾著垂髮設計,只塞得下海鷹,要是遇到海王和EH101,不要說雙機庫了,那是單機都塞不下,對於日本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所以日本寧肯搞單機庫。實際上不光是機庫,直升機甲板也區別很大,日本驅逐艦的飛行甲板就比美韓大得多。
圖:日本村雨級驅逐艦,直升機庫中間的柱子是可以拆卸的,以在必要時搭載大型直升機。平時加柱子,是因為機庫頂部強度不足,時間長了橫樑容易變形。
問:堂主,從第一期一直就看,發現堂主從來沒介紹過坦克上的三防系統,麻煩下期講講坦克三防系統的發展史,以及世界各國的坦克三防系統的不同之處。
三防系統,指的是防核武器、防生物武器、防化學武器,主要要求就是使人員和外部空氣實現隔離,防止被核生化武器污染的空氣等對人員進行殺傷。步兵三防一般是用密封的橡膠防化服和防毒面具,直接通過密封方式隔絕。
圖:這是經典的簡易防護,也就是只戴防毒面具和過濾罐,而不穿防化服,無法抵禦芥子氣等可直接對人體皮膚起作用的武器。
但是坦克很難實現這樣的密封,畢竟炮塔、艙門之類都是運動部件,正常情況下這些縫隙都是空氣交換通道,會把外部的污染源帶入車內。
圖:坦克炮射擊後會留下彈筒或彈底蓋,此時需要扔出去,T-72的拋殼窗就在炮塔頂部中間靠後位置,也就是圖中打開的小圓窗。坦克炮只要經常射擊,炮塔就沒法密封起來。裝備半可燃葯筒後,坦克才開始不再拋殼,密封性得到改善。
圖:T-55A的密封裝置。蘇聯坦克最早採用密封防護,車內探測器發現輻射異常時,自動封閉車體同軸機槍、換氣扇等縫隙,阻止被污染空氣繼續進入車體內。
因此坦克採用了超壓防護模式,也就是通過風機從外部抽入空氣,過濾濾除污染物後後注入車體內,保證車內壓強高於外部空氣。這樣各個縫隙處只能從車內流往車外,而車外污染空氣無法流入車內,確保只有經過風機加壓和過濾的空氣進入車體內。
圖:T-80的成員艙空氣調節系統,3是過濾器,就是用來過濾空氣中帶輻射的微粒及生化武器。當然這東西的作用時間是有限的,也就能支持1小時左右,到期必須更換才行,但是車上一般沒有備件。所以坦克的三防系統只是用來通過沾染區,不要因此貽誤戰機,而不是在沾染區長期生存。
問:堂主能否全面點評下八一杠,網民經常懷念其精度高,有多高,比起95和03又如何?
這個就純屬瞎扯了,95服役後部隊的一致感覺就是精度高,打靶成績比81提高很多。81的所謂精度高那是針對的56衝鋒槍也就是國產AK47系來說的,至於AK47的精度,呵呵,大家都知道的。
圖:81-的出口型是T81SA,這是它被局部拆解後,可見其結構與AK47仍然是很像的。
圖:二者的主要區別是81-採用了活塞短行程,以降低槍身震動,從而提高精度。
所以81服役的時候,部隊驚呼這衝鋒槍(當時人的概念裡面很多都認為81和56都是衝鋒槍)精度真高啊,都跟半自動的56步槍差不多了。
但是這種比AK高,不等於就是跟其他槍械比起來高了。81還是沿用的M43子彈,初速低,風阻大減速快,本身就不容易打准;機械結構上也只是融合了AK47和SKS的優點,比起現代步槍的高精度設計也沒法比。雖然95比起M16不夠准,但是吊打81還是沒啥問題的。
圖:,加拿大有人實測,81杠精度是5MOA,在步槍里不算好的。作為對比,M16是1.5-2MOA。
問:堂主先生您好!堂主先生一定知曉恆羅斯戰役吧,我對唐朝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唯一一次交戰有點疑問。首先,如果不是唐軍內部出現叛亂和分裂,高仙芝能否能打贏這場戰役?其次,阿拉伯帝國是不是真的因為唐軍打出了巨大的交換比,懼怕唐朝武力,從而止步不前的?
這個說法是有點自己找補的概念了,實際上從阿拉伯史角度來說,可能看的更清楚。
750年的大傑河(底格里斯河支流)之戰,阿布·阿巴斯才打敗了倭瑪亞王朝的主力,之後才稱哈里發、建立阿巴斯王朝。而恆羅斯戰役是751年,也就是1年前阿巴斯家族才在伊拉克西部取勝,1年後就在中亞地區打敗了唐軍。
圖:底格里斯河在土耳其-伊拉克境內,恆羅斯戰役發生在蔥嶺以西的中亞地區,二者分別位於黑框的兩個邊框附近,隔著伊朗和阿富汗,在今天也是很大一段距離。
實際上這段時間阿巴斯軍隊主力還在忙著各處撲滅殘存的倭瑪亞軍隊,並不具備東進的能力,倭瑪亞殘餘勢力的大量叛亂才是停步的關鍵。
圖:在阿布·阿拔斯對倭馬亞家族的屠殺中,倖存者阿卜杜勒·拉赫曼逃至西班牙地區,於公元756年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1492年),即白衣大食。與他同期在各地叛亂的肯定還有很多勢力,只不過他是最成功的一個。
葛邏祿叛亂說,很大程度都是來自於近代甚至現代自己找補出來的,為失敗找借口而已,兩唐書裡面都壓根沒提這個問題,只是寫的「九載,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於怛邏斯城,以直其冤。仙芝為人貪,破石,獲瑟瑟十餘斛、黃金五六橐駝、良馬寶玉甚眾,家貲累鉅萬。然亦不甚愛惜,人有求輒與,不問幾何。尋除武威太守,代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群胡固留思順,更拜右羽林軍大將軍,封密雲郡公。」甚至連失敗都沒有說。
圖:高仙芝(?—756年1月24日),高句麗人。天寶六年(747年)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智取小勃律,升安西節度使。天寶九載進攻石國,生俘其國王和部眾。次年,石國引大食來攻,高仙芝出擊大食敗歸,被解除安西四鎮節度使之職,入京任右金吾大將軍。
此戰存世文獻也壓根沒有,近代史學討論都很少,實際上是90年代以來的遊戲史觀、網路史觀炒作出來的新歷史發明而已,從葛邏祿勢力擴張倒推出來是葛邏祿出賣了高仙芝。
但是實際上,葛邏祿擴張本質上是唐朝控制不了蔥嶺以西,阿拉伯人也沒餘力推進到蔥嶺,所以夾縫中的空間留給了葛邏祿而已。
圖:葛邏祿亦稱葛羅祿,是6~13世紀中亞操突厥語的游牧部落,是鐵勒人諸部之一,在今新疆與中亞斯坦國東部地區。766年,葛邏祿強盛起來,逐漸取代突騎施,佔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碎葉城、怛邏斯城。10世紀,葛邏祿人和西遷部分回鶻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強大起來。12世紀,西遼征討葛邏祿人,但為葛邏祿人所敗。
問:你好,在《國家意志》中看到我國主戰坦克坦克有激光干擾器,影響敵人坦克的激光測距,從而使敵方坦克的命中率大為降低,請問這激光干擾器是真實存在的嗎?我們如果有這裝置,美帝等國也應該有啊,如果敵我雙方狹路相逢,互相對轟,該怎麼破解這激光干擾器啊?謝謝!
戰爭不就是互相對抗么,就像裝甲和彈藥,就是螺旋形的上升,你強我要更強,我強了那你也必須跟著再強。
激光干擾也不光是針對測距,還要針對白光/夜視瞄準通道,是光電對抗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是坦克對戰,雙方都在顛簸移動中射擊,這時候干擾器能在自己運動中照射到運動的目標,就需要高精度的穩定系統、伺服系統,不是那麼好搞的。
圖:老99坦克炮塔左後方有一個裝置,被認為是激光對抗用的,剛服役的時候就有安裝。
圖:揭開蒙布是這樣的
圖:99的激光敵我識別裝置是這個小天線,所以可以肯定那個設備不是敵我識別,那就只剩下激光對抗了。
我們最早是在99上搞這個,其實也是實驗性質的,至於效果到底如何,本身就是在試驗過程中。就目前來看,還是不具備鋪開使用的條件。
圖:99A的同樣位置有個小設備,考慮到技術進步,很可能是新一代激光干擾器。
圖:揭開蒙布,側面是這個樣子的。
迷你踢館
問:堂主,請問美國的青花魚型、德國的U型和日本的伊型潛艇,哪種比較先進一點?哪家常規潛艇最強,為什麼,不會又是德國的吧?
你說的是戰後的大青花魚還是二戰的小鯊魚級裡面的青花魚號?技術上大青花魚是沒法比的,強了一個時代。
圖:大青花魚號是首艘水滴艇型試驗艇,後來還試驗了X舵,水下性能是老式潛艇比不了的。
而青花魚技術上比U艇和伊艇都強得多,是真正的柴油發電-電力推進潛艇,不像其他國家是水面柴油機直推,水下才用軸帶電機(柴油機開機的時候是發電機,在水下轉做電動機),所以噪音低很多。
問:有一點搞不明白,紅旗9八發八中,但是很貴;S-300很便宜,但是4發全不中。便宜但是啥也打不著,那還買它干屁,這錢不是白花了嗎?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地導部隊很多時候不是要打下敵機,只要干擾了空襲、保護住目標就算贏。紅旗12一樣性能不行,我國一樣買了大量裝備,就是起個干擾作用。
想想,毛子能給土耳其提供啥安全方面的保障,而我們又能提供啥?從一開始我們就是陪綁的。而且敢跟著埃爾多安做蘇丹夢的,也只有做凱撒夢的普京啊。
問:請教堂主,我國軍機競標,為啥不像美帝一樣都造出實機,真刀真槍的比較,而是互相把方案理論數據來個PPT競標?這種方式優點肯定是更省錢,時間上可能更快,但是缺點感覺更多。請堂主點評一下中美兩種方式的優缺點?
實機競標的方式實在是太花錢了!
美國人現代戰機實機競標實際上也只有兩次,那就是LWF競標(70年代YF-16和YF-17)和ATF(YF-22和YF-23),其他競標比如F-14和F-15,那都是紙上決定的,JSF競標也是驗證機競標,X-35連彈艙都沒有。實機競標是美國人最鼎盛的時候才敢玩的,現在已經不行了。
不過也不能說我國就沒有實機競標了。下一代艦載機競標,殲-20實機有了,FC-31實機也有了,只不過就是不敢實際飛行比試一下。
圖: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FC-31到底行不行,只要拉出來和殲-20一比就知道。當然了,不比大家也知道,於是乾脆就不比。
問:氣候問題曾經引起過人類歷史上的不少重大變遷,比如人口遷移、地緣政治。就我國而言,吐蕃的興衰、漢中的變遷……這些都有氣候變化的因素在起作用。想問堂主,如果全球變暖是確定的趨勢,這一趨勢對全球各大國的影響分別是什麼?比如說俄羅斯,大部分國土在苦寒之地,會否會因為全球變暖使得他的國土可耕種及人類宜居面積增大,從而助力國力的提升?而我國會否會因為氣候變暖而導致國土荒漠化問題更加嚴重,沿海低洼地區遭受水淹,造成嚴重的生態、人口、經濟問題,最終阻滯我國的崛起?
全球氣候變暖,是大陸西岸乾旱,東岸降水增加,而我國是在亞歐大陸東岸……歷史上隋唐時期比現在溫度高几度,所以河北都大量養蠶,河南有野生大象,陝西降雨多到滿地森林,哪兒來的荒漠化?
歐洲才會因為升溫而乾旱,所以他們對這個很抗拒。但推動全球變暖話題最主要的原因,是歐洲當時想聯合美國制定新的環保標準,出售低排放機械設備,收取碳稅,從而繼續喝我們等第三世界國家的血。特朗普推出巴黎協定不玩這一套後,全球變暖的調門一下就下降了。
問:塘主,想問一下魚雷管能裝在潛艇尾部嗎,這樣在與對方潛艇博弈中不就佔據優勢了嗎?
尾部裝魚雷的話,艇體線型就全毀了,得搞成二戰那種跟水面艦艇差不多的線型還行,速度雜訊全崩,那連參加博弈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麼佔據優勢?
就跟說雙翼戰鬥機起降性能好,比起現在的單翼飛機有優勢一樣,那幹嘛大家都不做雙翼戰鬥機……
圖:蘇聯H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還裝有尾部魚雷管,但受結構限制,長度很短,只能發射小型魚雷。
圖:像基洛這種水滴艇型的,尾艙需要布置電動機,不好放魚雷管,除非完全放到耐壓殼以外,也不考慮再裝填。早期潛艇裝尾部魚雷管,是因為裝填速度慢,前後都有的話可以連續進行攻擊。後來魚雷有了半自動、自動裝填裝置,速度不比潛艇轉圈慢,於是就不用了。再者說,現代制導魚雷打出去可以自己繞圈,不必從尾部發射也能打擊後方目標。
問:尊敬的堂主,我有一個關於國產裝備的命名問題。以99式坦克為例,按照我國裝備命名規則,是不應該有所謂的99A、99A1這樣的型號名出現。可現在幾乎所有的媒體,包括堂主都在使用99A這樣的型號名,是不是意味著國產裝備的命名規則已經向國際化轉變,改進型後綴全面使用字母代替?那如果這樣的話,95-1式自動步槍就應該是95A式自動步槍。還有東風21D導彈,有資料上記錄是「項目名:東風21丁(代號:DF21D)」,為什麼不幹脆命名東風21D就好了啊?
我們現在命名也是亂的,各種字母指代實際上並沒有統一規範。飛機以前也是甲乙丙丁的後綴,現在用ABCD,二炮的導彈還是甲乙丙丁,軍艦又是ABCD。現在看,可能是各軍種沒有統一。
問:無所不知的堂主好,請接我一踢。二戰末期,早在45年3月東京就被大規模轟炸,機場也必定也是美軍重點照顧的對象,為何日本直到投降還能用起飛神風特攻隊?是美軍不知道日本機場的位置,是機場太容易修復,還是當時飛機對起降沒什麼要求,還是當時高爆彈對的作用小,還是美國人對自己打飛機的技術自信?
那時候的機場開墾一塊幾百米長的草地飛機就能起降,甚至學校的棒球場足球場都行,怎麼封堵?
圖:瓜島亨德森機場就一條跑道,被日本人的戰列艦轟了幾次,第二天都能照常用。日本本土那是多大面積,美國人也打不過來啊。
問:無所不知的堂主大人,二戰時日本和英美的造艦水平差距在哪裡,陸軍的大炮性能很差,那海軍的艦炮性能如何?
日本陸軍大炮性能其實不錯,問題在於缺乏牽引能力和生產能力,所以限制了部隊裝備數量,只能靠大量的老掉牙38野戰炮混飯,不像美國人大量的卡車和履帶牽引車可以隨意造。海軍艦炮的關鍵也不是炮本身,火控系統、供彈裝填系統更重要,這方面美國人就吊打了,炮控雷達對人眼,夜戰能力當然碾壓。(當然,這個得是到後期,前期日本人的「貓眼」瞭望兵還是很厲害的。)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殲8在比武中擊敗三代機 飛行員:我們飛機不先進,但敢於亮劍
※英國造完航母卸磨殺驢,航母要大修才想起龍門吊已被甩賣
TAG: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