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對外戰爭的勝率低於宋朝,為何給大家的形象是唐朝軍事力量更強大?

唐朝對外戰爭的勝率低於宋朝,為何給大家的形象是唐朝軍事力量更強大?

事實上,唐朝的對外戰爭勝率遠遠達不到55%勝負各半的水平,實際只有30%左右;而宋朝的對外戰爭勝率也比70%要高,主流的說法是75%左右。

但是,這有什麼用呢?唐朝比宋朝軍力強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唐朝搞掉而宋朝低調的原因,而是唐朝確實比北宋要強大很多,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

1、戰場位置:國外VS國內

我們看唐朝的對外戰爭,除了吐蕃幾次打進長安,剩下的基本都在唐朝境外進行。比如消滅東突厥、消滅高昌、消滅吐谷渾、消滅西突厥、消滅高句麗、消滅後突厥等。

一般而言,對外作戰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境內作戰的數倍。因為首先,境外作戰是客場作戰,對於當地的風土人情都不了解,這種情況下失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其次,深入敵境,需要保持漫長的補給線,這對後勤是巨大的考驗,稍有閃失就會萬劫不復;最後,深入敵境,特別是突厥這樣環境惡劣的地區,軍隊的非戰鬥減員很大,很容易被以逸待勞的敵人擊敗。

而北宋基本都是在國境內作戰,因為北宋長久以來都被周邊少數民族輪番吊打,因此北宋無力將戰火引向敵國境內,比較成功的是和西夏的戰爭,但是終歸是失敗多成功少。

主場作戰,可以就地補給,而且熟悉作戰環境,更重要的是背水一戰退無可退,如果這樣的條件下還無法取勝,就和配備了衝鋒槍且武裝到牙齒的平民還是無法打敗手無寸鐵的拳擊手一樣,讓人不可接受!

2、戰爭性質:進攻戰VS防禦戰

唐朝之所以老是失敗,主要在於他們進行的,是瘋狂的進攻戰和滅國戰,因為主動挑事,且深入敵人境內作戰,所以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侵略別人,能取勝的畢竟是少數。

以一支疲憊之師,長途跋涉,去攻打以逸待勞的敵人精銳,被打敗很冤嗎?

因為是主動進攻,想要完成戰爭勝利,必須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甚至對其滅國才算罷手。

但是北宋不一樣,他們進行的,基本是城防戰,也就是防禦戰,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可以站在城頭,依靠厚重的城牆和先進的三弓床弩等武器,對城下的敵人進行反擊。

對於北宋而言,只需要等到城下的敵人退兵,這場戰爭就算勝利了。

所以唐朝的進攻戰比宋朝的防禦戰取勝的難度更大,所以唐朝的勝率更低。

3、戰爭結果:滅國VS被滅國

為什麼唐朝給人的感覺很強?

因為唐朝最後達成的目標,是徹底征服,或者徹底滅國,雖然勝率不高,但是最後唐太宗可以讓東突厥可汗給自己伴舞。至於唐朝在消滅東突厥的過程中,遭遇了多次失敗,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徹底將這個強國消滅了,這就夠了。

在唐朝征服周邊國家的過程中,很多都是這樣的,在境外作戰的唐軍,雖然損失很多,但是仍然讓敵人瑟瑟發抖。

唐朝前期的對外戰爭史,就是一部部滅國史!

但是北宋呢,從來沒有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周邊國家從來沒有一聽大宋的名號就戰慄的。相反,他們身體發抖是即將碾壓北宋的激動心情的表露!而且,北宋還產生了嚴重的「恐遼症」,「恐金症」。

北宋的作戰,不僅不能大量殺傷敵人,反而被敵人吊打,最後還被敵人滅亡!

4、戰爭頻率:無年不戰VS承平日久

為什麼女性司機出車禍的比例遠遠低於男性呢?是女司機的整體水平高嗎?並不是,而是女司機的數量要遠遠小於男司機,所以她們出車禍的比率要遠遠低於男司機。

唐朝和宋朝的情況大致如此,唐朝立國289年,幾乎是無年不戰,無月不戰,對外作戰的頻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頻率。

相比之下,北宋除了和遼金夏等的戰爭外,有很長時間都是在和平時期,特別是和遼國,從1005年《澶淵之盟》後,宋遼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和平局面。

承平日久,所以對外作戰的頻率要遠遠少於唐朝。

所以,宋朝的勝率要遠遠大於唐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如果曹叡不英年早逝,司馬懿篡魏能成功么?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