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20課:出家沒有功德?!
若有錯漏,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鞠躬感謝!
第20課
今天繼續講著名的《維摩詰經》。
在宣講過程中,我們雖然不能全部通達其內涵,但由於是以實相方式講述,一切萬法都是空性與光明的顯現,大家好像也生起了如是境界的覺受。講者和聽者都非常舒心悅意。
若講一些業因果,包括《百業經》、《賢愚經》或戒律時,大家都膽戰心驚,惶恐不已,感覺自己罪不可赦。而講《維摩詰經》時,就覺得一切都是空性,罪業好像跟自己毫無關係,成就在望,故而心生歡喜。
從實相角度而言,佛教教義確實如此。
作為一名佛教徒,既要懂得細微取捨因果的道理,又要了知大乘不共的空性和光明方面的教義。
否則,就不算是見解全面、修行無偏的佛弟子。現在很多佛教徒聞思經論偏少,而有些人雖然書看得多些,卻沒有上師引導。其實,無論顯宗經典還是密宗續部,只憑藉自己的分別念而加以揣測,是無法通達其甚深奧義的。所以,共同學習這部經典,顯得尤為必要。
可能很多人以前學過《維摩詰經》,但大多只是偶爾聽過個別上師的幾堂課。這次我們是全面、系統、細緻地學習,也許以前在修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當下就可以迎刃而解:「哇,原來在這方面有思維的空間!」所以,我反覆地跟大家強調,作為佛教徒,長期聞思意義重大。
無論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
人生的價值應主要定位在學習知識方面。
當然,每個人的習氣和業力不同,有些人在孩提時代就特別愛學習,習慣終身不變;有些人年輕時喜歡讀書,晚年卻毫無興趣;有些人童年就很野蠻,沾染惡習,打架等方面非常擅長,到老了也仍然不思進取…….
總體來說,這些習慣都可以改變。即使你曾經特別厭惡讀書,但通過聞思也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對學習興趣盎然;即使你原來心態特別糟糕,經常傷心、鬱悶,但通過學習,心情會慢慢平靜,處理事務也變得有條不紊;同時,通過認真學習,人生的很多疑惑能逐漸煙消雲散。如此學習佛法,對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意義。
之前的課中已經講了八位弟子,今天講第九位。佛陀叫他們去維摩詰居士那裡問候。維摩詰居士雖是在家人,但很多出家人的境界、辯才和學問,都無法與他相比。
通過聞思這部經典,出家人應該了知:不要自以為是出家人,特別了不起,就心生傲慢,對在家人不屑一顧。其實,真正具有智慧和悲心的在家人,遠超勝形相上的出家人;而在家人也不要得意洋洋:「我就是維摩詰居士!」這也是極其無聊、愚痴和缺乏自知的。雖然,有些出家人境界不那麼高深,但他們看破今世,行持沙門行為,也是非常難得、令人欽佩的。
現在漢地也有很多居士自封「阿闍黎」的稱號。我也經常看到這種「居士阿闍黎」。他們左、右各有一個侍者攙扶,走路姿勢也是架子十足,坐姿比出家人更具威儀(上師模仿)。周圍的弟子前呼後擁,旁邊還有專人攝影、搞宣傳。也許他們真的像維摩詰居士一樣功德威威,不過,我們沒有慧眼,也難以判斷。而且,有些人的行為不免讓人懷疑:「他是否真正具有功德?」雖然有各種所謂的稱號,但若沒有內在功德,僅具外在形相也毫無益處。
無論如何,內在修證都是最重要的
,但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下面接著講第九位聲聞弟子羅睺羅。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佛陀告訴弟子羅睺羅:「你應該代表我去維摩詰居士那裡問候。」
今天這堂課,主要講維摩詰居士對羅睺羅的教言。
在講《十六羅漢禮讚文》時提到過,羅睺羅現在住於某個世界中,和其他阿羅漢一起護持佛法。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他是密行第一。
所謂「密行第一」,有各種說法。他的密行,並不是指密宗行為。
以前有些大德提過,羅睺羅內在功德卓越超勝,但行為卻韜光養晦、深藏不露;還有另一種說法,他無論遇到任何艱難之事,都以強大的安忍心面對,經常忍受修行中的各種磨難,故稱為「密行第一」。
關於羅睺羅的介紹,《維摩詰經》的注釋中還提及了一些。當時,有位相師對凈飯王說:「如果悉達多王子沒有出家,可以做轉輪王;如果出家了,可以成佛。」於是,凈飯王就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王子出家,甚至在王宮內迎請了很多美麗妖嬈的女子來誘惑他。後來,悉達多王子與耶輸陀羅初夜時懷上了羅睺羅。此時,無數天人都十分不悅,示現厭離相,迎請的女人們也紛紛示現無常,很多人當場死亡,屍體腐爛,令王子對輪迴生起極大的厭煩心。之後,就如我們所知的佛陀出家的故事一樣,任何人也無法阻擋佛陀的厭世之心,他還是離開了王宮。
佛陀出家時,因為耶輸陀羅懷孕,令佛陀心裡隱忍,存在障礙和遮障,故「羅睺羅」的意思為「遮蔽」。可見,即使是佛陀,也示現放棄了世間的家庭關係而出家,更何況後學者?
佛陀在尼蓮河畔經過六年苦行,於印度金剛座示現成道時,羅睺羅才出生。一般是十月懷胎,但耶輸陀羅卻懷孕六年。按當時的王法,並不承認羅睺羅是佛陀的親生之子。耶輸陀羅就發誓,如果他不是佛陀之子,就會沉沒在蓮花湖裡。然後她將孩子扔下湖去,果然,羅睺羅並沒有沉下去。還有另一種說法:佛陀六年苦行時,耶輸陀羅也在王宮中的寒冷之地苦行。她認為:「雖然我見不到佛陀,但也不會在王宮中享受奢華的生活,我要與佛一起修行。」後來羅睺羅降生,因相貌與佛陀極其相似,凈飯王最後也承認他是佛陀之子。後來佛陀轉法輪時,攝受羅睺羅受沙彌戒。
《法苑珠林》中說他是九歲受沙彌戒出家的,其它有些經典,包括巴利文《大藏經》、一切有部《毗奈耶經》以及《四分律》都說的是七歲。他也是沙彌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羅睺羅」的藏文是「咂堅增(
)」,有月食的意思。有說法是,因為他出生當晚有月食,故取此名;也有說因佛陀六年苦行,他在胎中也是六年,其降生與前世的業力遮障有關,所以也有遮蔽的意思;還有些說法認為,羅睺羅的名字有「龍頭」等不同的解釋方法。
但不管怎樣,他在歷史上或是佛教史上,都是公認的佛陀出家前的親生兒子,這和我們平常說的身語意中去掉「身」的「語子」和「意子」有所不同。
有些人很疑惑:佛陀作為出家人,怎麼會有出家前娶妻生子的現象呢?
按照佛經論典的解釋,佛陀之所以顯現世間的生活,是有其甚深密意的。
可以設想,如果佛陀一開始就現出家相,完全沒有皇宮生活這一段,世人就會詬病說:「佛陀之所以出家,是因為缺乏在世間生活的能力。」人們就有諸多懷疑、猜測甚至非議。所以佛陀在眾生面前示現了十二種相,享受皇宮生活便是其中一種。
羅睺羅便是今天故事的特別人物,他與佛陀有著特殊的關係,是一名從小就出家的比丘,也是一位阿羅漢。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羅睺羅說:「世尊啊,我也不敢去!我不能堪任探望維摩詰居士,況且前面有八位佛弟子都對此無能為力,我又怎麼可能完成這項任務呢? 」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
原因是什麼呢?他想起以前的一些往事。
「毘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
毘耶離是當時的一個主要城市。藏文中的城市(上師念藏文)跟漢文有一點差別,但區別不大。那時,毘耶離城長者們的公子們,也就是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特別拽的小夥子們,來到羅睺羅的住處拜見他。他們應該還是有信仰的,不像現在世間的有些長者,只是令人望而生畏罷了。
「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舍轉輪王位,出家為道。
他們來了以後,頂禮並詢問道:「尊者羅睺羅,您是佛陀的親生之子,而且您捨棄了轉輪王的地位。」
轉輪王可分為金轉輪王、銀轉輪王、銅轉輪王、鐵轉輪王四大轉輪王,且各自有不同的功德和利益之處,《大乘經莊嚴論》等論典中均有提及。
如果佛陀當時不出家,就會獲得金轉輪王的地位。而羅睺羅的福報也很大,他如果不出家,就能獲得鐵轉輪王的地位。但他放棄了鐵轉輪王所擁有的世間榮華,出家求道。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那些長者子問:「你是佛陀之子,不享受皇宮的富貴生活,而是一心出家行道。如此這般,到底出家有何功德和利益呢?」
就像我們經常遇到的,不管是坐車也好,路上喝茶也好,吃飯也好,很多人跑過來圍觀:「啊!你是出家人啊?出家有什麼利益啊?出家人不苦嗎?出家忍受得了嗎?出家不是很可憐嗎?……」的確有很多人因好奇而發問。以後出家人再被問到這些問題時,你們也可以像羅睺羅尊者這樣回答。(眾笑)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於是,羅睺羅就按照聲聞共同乘的觀點,如理如法地給他們宣講了出家的功德。
如果長期出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有的佛經中講到,出家人就像住在清涼的屋子當中,而在家人則像住在燃燒的鐵室當中……佛陀的經典中大量宣講了出家的功德。
以前引用過大乘
《三摩地王經》的教證:在末法時代一日受持戒律的功德,也遠遠超過用世間的七寶來供養諸佛菩薩。
因此,即使出家一日的功德,也不可限量。
《諸經要集》中有個宣講出家一日功德的公案:有個集國王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王妃,不但相貌傾國傾城,且能歌善舞、精通樂器,頗有才情。一天,當看到王妃載歌載舞時,善於觀察相術的國王知道,王妃雖然現在歡天喜地,但卻只有七天的壽命了。
以前印度看相的人都特別神通廣大,說只有七天時間就是七天。不像現在有些看相算命的,不管是看手相還是面相,往往都不準(眾笑)。他們說著一些「你有壽障」之類不吉祥的話,除了帶來一些心理壓力,什麼作用都沒有,只是嚇唬人而已。
以前印度和藏地都有些數術高超的相士,現在好像比較稀有了。我們一般不會主動去算命,建議居士們也不要到處去打卦算命。在朝山、拜佛的路上,什麼樣的人都能碰到。你一說:「給我算個命吧?」他們就開始察言觀色,揣摩你的心理,以抓住你的弱點,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看你害怕生病就說會有壽障、會出現違緣、會生什麼病,並且誘導性地問一些問題,比如三十歲、二十歲、十幾歲的時候,你是不是發生過什麼事啊?由於你的心理作用,自己給自己編出了一些違緣,然後愈發覺得對方神機妙算,心裡無端生出很多障礙來。
當然,如果真的推算準確,那也無可厚非。比如此公案當中的國王,在算出王妃的命運後,愁腸百結,不斷長吁短嘆。王妃跳完舞,見國王不愉快,就問:「我今天跳得不精彩嗎?大王為何這麼不高興?」國王思慮再三,一直隱忍不說。但終究經不住再三追問,不得不告訴她實情。王妃可能也有面對的能力,二人仍舊如往常一樣生活。
後來王妃想起曾聽尼師說過,如果守一天出家戒也不會墮落,命終會生天界,於是去徵詢國王的意見。商量之後,他們決定一起好好享受六天的生活,最後一天再出家。他們也是很珍惜時間的。(眾笑)
最後的時刻快來臨了,王妃沐浴之後,先受八關齋戒,再受出家戒。最終她因飲石蜜漿,腹中絞結而死。在她臨終之際,國王說:「如果你真的生到天界,就給我報個信吧,我也就不擔心了。」
王妃轉生到天界後,果然遵守承諾,以天女的身份現身皇宮,身上光芒璀璨、照耀十方。國王很驚訝,問:「你是誰?」天女答道:「我就是你剛剛去世的王妃啊!」國王一聽,又心生迷戀,因起貪心而想要擁抱天女,卻遭到拒絕:「你太臭了,不要接近我!」(眾笑)國王因此緣故,可能也覺得世間瑣事瞭然無趣吧,後來也出家了。
這個故事可能有些渲染的成分,但卻是真實的歷史。生命的前生後世非常稀有,因果業力也是不可思議。在我們沒有充分理由對未知的道理予以破斥前,最好報以充分的信心,這對自己的修行是大有裨益的。
龍猛菩薩的《大智度論》中,也講了出家和在家功德的差別: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孔雀雖然身相莊嚴,但不具備鴻雁長途飛行的能力;在家人雖然富貴,卻不具備出家人的功德。
在行持善法方面,與在家人相比,出家人的確具有很多超勝的功德。但有些人卻是因為出家人的生活可能看上去比較輕鬆,於是就萌生了出家的念頭,或是和家人吵了架,一時衝動就想要出家,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出離心。我們不要因躲避憂愁而步入出家人行列,佛陀對此也是不開許的。
佛教戒律中講到:有人因為跟家人關係不好而出家,也有人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偷偷躲藏在寺院里而出家,當外界環境寬鬆、憂愁散去的時候,又故態復萌,恢復了原先的世俗心態、離寺還俗。
在沒有生起真實的出離心之前,出家要經過慎重考慮。
所以,每當有人提出想要出家的請求時,我也不會立刻答應。萬一出家後再還俗,這種身份轉換對他而言也並非易事。
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不管你聲名遠播還是默默無聞,每個人背後都有許多的故事。不管是從小出家還是半路出家,都實為不易,需要放棄很多,包括原來喜歡穿的衣服,原來喜歡的頭髮,原來至親至愛的親朋好友……如此多的人事物都要一一割捨,才能開啟另一種人生。
十多年前出版的
《智海浪花》
,記錄了不少出家人的心路歷程。我當時親自採訪過好多出家人,他們以前大多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知識分子,聽他們講述了出家時內心的掙扎、生活上的矛盾、還有一些非常複雜的工作和感情關係等等,每個人都有大量狀況需要去面對。
寫出來後,大家都深深感到,其實每個出家人都很不容易,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即便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故事也不一定會記在歷史的藍本上,但這些扣人心弦的事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在家人也一樣,原來你任何信仰都沒有,後來因為一本書、一位善知識,或者因為偶然的一些事情,而對佛法有了信心。或許剛開始時還飄忽不定,後來卻逐漸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心,而且依靠這種純潔的信心,不但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還改變了自己周圍很多眾生的命運。
其實,我們自己也會感受到出家的種種殊勝功德。這些是我針對羅睺羅講的,當然,等一會兒維摩詰居士肯定要進行破斥,所以在他還未出現之前,我先講一下。等會兒他出現了,我可能就沒辦法說話了。(眾笑)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
這時,維摩詰居士過來對尊者說:「唯,羅睺羅尊者啊!你在幹嘛啊?!你不應該在這裡說出家的功德啊!」好像維摩詰居士今天有點不高興……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為什麼呢?
因為無利無功德才是出家。
沒有什麼利益,也沒有什麼功德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他這樣說,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對於有為法,可以說有功德利益,但出家是無為法,而無為法中是沒有功德利益的。
《俱舍論》中講,有生、住、滅法相的法叫有為法,沒有生、住、滅法相的法叫無為法。有的講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三種無為法;有的講包括真如無為在內的六種無為法等等。另外,學習《俱舍論》的人也知道,上下阿毗達摩的觀點也是不同的。
我是很早以前學的《俱舍論》,但是現在時間隔得太久了,對有些知識不太確定,也就不敢在學習《俱舍論》的人面前說太多。在專業性太強的人面前,不太專業的人不能過於班門弄斧地顯露,否則會被駁斥甚至貽笑大方的。我們常常會提醒演講的人:「你最好不要用太專業的詞啊,不然等會兒提問時,萬一他們用專業詞語來提問,你該怎麼回答呀?!」所以我不會特別使用《俱舍論》裡面的專業術語,但講講有為法、無為法,應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那麼我還是說吧,對吧?
「有為法有功德利益」,是指在世俗當中,有為法有功德,這與我們通常的辯論視角有點不同。放在平時,我們肯定要與他辯一辯。但在勝義或無為法中,是根本談不上什麼功德的,所以出家是無為法,而無為法中沒有功德利益。
維摩詰居士是在勝義諦和世俗諦的概念中相互切換
,而我們有些人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認為勝義諦中一切萬法不存在,那麼世俗中的一切功德也都不存在了,因為它是空性的。這也算是一種看法吧!
《五燈會元》中講,達摩祖師剛來到中國時,梁武帝問他:「自從我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計其數,我的功德大不大?」(度僧制度和現代的戒牒制度差不多。)然而達摩祖師卻答覆道:「沒有功德!」因為梁武帝做的都是有漏善法,沒有什麼可靠的實質。二人話不投機,便不歡而散。之後,達摩祖師深知自己與梁武帝緣分尚淺、無法志同道合走下去,於是飄然一葦渡江,到少林寺面壁九年。
(上師問旁人)1998年的《達摩祖師》是誰演的啊?那個和尚現在是圓寂了嗎?當時是誰演的?是浙江的師父嗎?我們那時的著名演員,現在一個都找不到了。世間的演員經常看得到,但是我們那些演員只演一次……他鬍子長長的是吧?「達摩祖師」可能真的回印度去了!(上師笑,眾笑)
其實,達摩祖師是從勝義的角度回答了「沒有功德」,並非真的否認譯經、建寺等善法功德。當時的中國,大乘佛法方興未艾,空性等甚深法義還未深入人心,即使到了現在,很多人也依然對此感到困惑。實際上,勝義中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但在世俗中並不是一切都「空」了,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麥彭仁波切在一本中觀辯論書中看到:有些中觀的道理,表面上看在勝義中是遮破的,在世俗中也同樣是破斥的;然而有些推理,卻是在世俗中暫時承許,並未遮破,但在勝義當中,卻加以遮破。這些道理比較具專業性,在此不作廣講。
以上是從有為、無為的角度對出家進行分析,接下來,按照窺基大師和鳩摩羅什的觀點,主要是從大乘最究竟的實相方面宣講。
人們通常認為,剔除鬚髮、身著僧衣才算出家,但今天我們所講的,並不是這種「出家」,兩者之間還是有些差別。
「『羅睺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維摩詰居士繼續說:「羅睺羅!出家,即是沒有輪迴(彼),沒有涅槃(此),也沒有中間。」
本來我們通常所說的出家,是出「輪迴之家」,前往寂靜涅槃。
但這裡講的是,遠離輪迴和涅槃,住於實相,才是真正的出家。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真正的出家,是遠離以常見、斷見為主的六十二種見解,安住於涅槃的究竟實相。
唐譯等一些版本中,寫的是「諸見」,而不是「六十二見」。藏文版中也說:遠離「一切諸見」,也就是以常斷見為主的一切見;離「色和非色」,「色」是指一切相狀,「非色」是指一切分別心。
按照漢文的意思,是遠離各種見解,並且安住於涅槃。在《現觀莊嚴論》中,「涅槃」代表了多種含義,比如萬法的實相、諸佛等示現的圓寂等等。而此處所謂的涅槃,是指達到究竟的實相。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自古以來的所有佛陀,包括賢劫千佛,都行持出家戒律,最後也都是以示現出家相成佛。
所以說,包括佛陀在內的所有智者,全部受持了遠離一切相的出家。包括十方菩薩在內的所有聖者,也在不同的經典中讚歎出家人的各種功德。
我們以前講過,南傳佛教國家認為,出家會給父母帶來光榮。甚至有些國家法律規定,一個家庭當中必須有一個人出家。在藏地也是如此,某人出家時,他的父母會覺得非常榮幸;相反,一旦有出家人還俗,他的父母就會十分傷心。
現在有些漢族的家長也非常支持孩子出家。我們經常聽到有居士說:「我的寶寶長大後是一定要出家的。您看看,我現在就在給他做沙彌穿的衣服呢!」孩子還沒有一、兩歲大,沙彌的衣服倒是都做好了。所以我們常常勸道:「現在先不忙,萬一孩子長大以後不願意出家,卻被父母強迫到寺院來,結果會怎樣也不好說。」
有些國家有很多小沙彌,比如韓國、日本、緬甸、寮國等等,先不論他們學習得如何,至少看起來都是內心很清凈的樣子。即使有些人長大之後沒有真正出家,甚至只是過在家生活,但由於自幼出家,小時候的習氣也許會在他的一生中都留有印記;當時種下的種子,對他的人生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不過,由於各地歷史傳統、風俗習慣不同,有些地方對出家特別讚歎,而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卻不喜歡看到出家人。比如我們去公共場合的時候,就會遇到各種情況:有些人看到出家人時,表情還是很和善的;有些人對出家人的態度就比較惡劣,可能也是因為出家人身份特殊吧!不像我們藏地,大家都覺得出家人是很好的象徵,所以出家人隨處可見。
當然,在出家人當中也有很多不如法的現象。但一個出家人,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出家人。如果僅僅因為在網上看到,或是聽說某個出家人的什麼醜聞,就說:「啊!我從此以後對出家人再也沒有信心了!」那這種人真是愚笨至極。就像在世間當中,因為某一個貪官的劣跡,就對所有官員都失去信心,也是說不通的一樣。
人類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命,每個生命的身份與經歷也各有不同。一個人出家時有出家的功德,如果最後還俗或犯戒,也會有相應的過失。但也許他在低調地勵力懺悔,而我們並不知曉。所以,我們在判斷一個人時,應該一分為二地對待。哪怕是「看到」或「聽說」某些出家人,甚至大和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情,也許是真的,也許是假的,不一定能完全準確地代表他的整體形象。
「『降伏眾魔,度五道,凈五眼,得五力,立五根,
出家可以降服各種分別、執著、妄念等魔眾,從而減少違緣,能超越五道(天與非天算作一道),清凈五眼,得到五力,獲得或者建立五根。
「『不惱於彼,
不損害任何眾生。
作為一個出家人,心和行為都一定要清凈,最低限度也是不害眾生,千萬不能心術不正、黑心爛肺,常懷害人之心。
如果只是自己產生煩惱,雖然你穿著佛陀的衣服,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凡夫畢竟還有煩惱習氣。但要是身為出家人,卻始終持有害人之心,那實在是不堪設想,還是不出家更好一點。
「『離眾雜惡。
出家可以遠離各種各樣的惡念、惡行。
「『摧諸外道,
出家可摧毀一切外道。
當然此處的「摧毀」並非用武力來鎮壓,而是如窺基大師所說:「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黑暗自然遣除。」
《中觀四百論》云:
「諸佛雖無心,說摧他論法,而他論自壞,如野火焚薪。」
佛雖然沒有想害別人的心,但在他宣說真理的時候,自然會毀壞他論。依靠真理的展現,他論自然毀壞,就像野火焚燒的時候,薪柴自然會滅盡,而並非因為野火有噁心,想故意摧毀薪柴。
(上師念藏文)《入中論》亦云:
「論中觀察非好爭,為解脫故顯真理;若有解釋真實義,他宗破壞亦無咎。」
意思是說,中觀里的諸多觀察,並不是因為喜歡爭論,而是為了解脫的緣故而展現真理;在彰顯真理的時候,需要解釋自宗的論點,其間也許會間接摧毀、破壞別人的主張,但即使這樣,也不會有過咎和錯誤(上師念藏文)。
因此,大家不要誤解為我們真的要摧毀外道。只是說,
在展現真理的時候,其他不符合真理的觀點會自然滅亡。
「『超越假名,
真正的出家已然超越了假名。
因為一切假名,都是由因緣而產生的,如此,假的名稱會自然而然滅盡。
「『出淤泥,
「淤泥」,對於在家來講是慾望,對於出家來講是各種見解。
真正的出家就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這裡的「出淤泥」,超越了某種層次,我們就在家、出家一起解釋吧。不管是鳩摩羅什的翻譯還是唐譯,抑或是鳩摩羅什或窺基大師的解釋,總之這些前輩大德們也都是這樣解釋的。
「『無系著,
沒有系著,也就是沒有執著,這才是真正的出家。
大家方便的話,可以看下《大寶積經》。經中第104卷,講了很多真實的出家,如云:
「汝今若不斷除鬚髮,如是汝則真實出家。」
如果你不斷除鬚髮的話,這是真實的出家。真實的出家,並不是非得剃頭、穿袈裟、威儀莊嚴等等。當然,按照聲聞乘的觀點,這些確實是真正的出家相。但這與大乘的真實出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這裡說,無系著、不執著,才是真正的出家。
「『無我所,
沒有我與我所。
「『無所受,
也沒有取。「所受」意即「取」。
「取」包括:愛取、戒禁取、見取等。
「『無擾亂,
「擾亂」也有散亂之意,包括相散亂、作意散亂、內散亂、外散亂等等。
真正的出家,遠離了這些散亂。
「『內懷喜,護彼意,
心中常懷嚮往解脫、追求真理的歡喜,並護持其他眾生的心。
在唐譯和藏文版中,此處文字上稍有差別,是「善調自心,善護他意「
,意即不僅善於調服自己的心,且善於調服他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莫舍己道,勿擾他心。」
自己的心情應當恆常保持輕鬆愉悅,不要因為一點小事,便心煩意亂。
大家學習了這些教言後,
當生活中遇到各種不愉快時,至少也應盡量保持淡定。
在許多大成就者的傳記中記載,且不論他們所遇到的一些平常之事,即便是遭遇了嚴重的天災人禍,都能夠淡然處之。但凡夫因無力戰勝分別念,每當嗔恨心、嫉妒心等諸多煩惱襲來,便深陷痛苦、無力自拔。
現在許多人表面上看起來功成名就,但內心真正開心快樂的卻是鳳毛麟角。
相比之下,修行人就截然不同。長期修行的人,在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任何風波時,都雲淡風輕,不會特別執著。所以,我們應當如同剛才唐譯及藏文版中所講的「善調自心」,即善於通過修行來調服自己的心。
同時,還要「善護他心」,善於調服、護持他人的心,這點十分重要。
我們常說「自凈其意」,在藏文中,這便是調服自心之意,這是佛陀真正的教言。希望大家聽完這一堂課後,無論在生活中遭遇了什麼事情,都不要心煩氣躁、唉聲嘆氣,不要上午開心,下午不開心;中午開心,晚上又不開心……心情就像藏地的天氣般變幻莫測,時而萬里無雲、風和日麗,隨即又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嚇得飛禽們都膽戰心驚地來回奔走。
我院子里的那些小麻雀特別擅長「觀天象」,天氣好時它們都出來唱歌;每當天氣變化,其中有一隻麻雀,可能是「麻雀王」,它經常「坐觀天象」,當冰雹即將來臨之際,它便大聲呼叫,其他麻雀便紛紛集合響應,開始躲避。
就像我們有些負責人心情不好時,下面的人都噤若寒蟬 ,吃飯也不敢出聲,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上師模仿吃飯時小心翼翼的樣子,眾笑)
有些領導不開心時,下面的人真的很難受。因為領導有一定的威懾力,如果領導整天愁眉不展,下面的人也只能隨他而轉。當然,有些人是故意討好:「今天您不開心是嗎?我也不能開心,我跟著您痛苦吧!」(上師笑,眾笑)這樣討好賣乖沒有意義。痛苦是他個人的事情,你不應該跟著他痛苦。
「『隨禪定,
真正的出家,是隨時都在修行、禪定的境界之中。
「『離眾過。
遠離一切世間的過患。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若能真正做到以上這些,則是真正的出家。
何謂「真正的出家」,此處已宣講得非常清楚了。藏文的《華手經》中云:
「雖不受禁戒,心常離諸惡,開定慧德行,是名真出家。」
雖然沒有受持戒律,但自心恆常遠離所有惡行,這樣才是真正具足了智慧、禪定和德行之人,如此便是真正的出家。《華手經》中還有許多其他較長的偈頌,宣講了出家真正的意義。關於闡述出家的經典,一部是《大寶積經》,其中宣講了大乘的出家;另一部便是《華手經》,也宣講了諸多相關教義。
真正的出家,是自心不被煩惱染污,恆常處於智慧和禪定之中。
有些人自以為是地宣稱:「只要心清凈就可以了,出家不出家沒什麼區別,執著這些外相干嘛?」還有些人說:「我的家人最好不要出家,只要他心清凈,好好學佛就可以了,這樣跟出家是一模一樣的。」這些觀點都與維摩詰居士「不謀而合」,所以這些人也都基本上達到了維摩詰居士的境界(上師笑,眾笑)。他們其實是很自私的,不想讓家人出家,便搬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你們想一想啊,有很多學佛的,為了保全他們的自由,都不會出家。所以,最好不要出家。出家不出家都是一樣的,心凈國土凈!」當然,若從大乘究竟實相的角度而言,這也無可厚非。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
前面講到,世家公子們在城中遇到了羅睺羅尊者,便詢問尊者關於出家的問題。正當羅睺羅尊者為他們宣講出家功德時,維摩詰居又一次忽然出現了,他打斷了羅睺羅,不以為然地說:「你說的這些不是真正的出家,真正的出家是……」一番慷慨陳詞後,維摩詰居士開始對這些世家公子們說法。此時的羅睺羅尊者在一旁傻傻地站著,有點尷尬(眾笑),維摩詰居士把他的「弟子」都搶走了。(眾笑)
維摩詰居士勸誡道:「你們應當在佛陀的教法之中好好出家。」有些人十分熱衷於勸人出家:「來來來,出家出家!」原來我們學院有一個人,特別愛勸別人出家。一次,一車老太太從成都包車上來,那時交通還不太方便,從成都到學院要三天的車程,他便在這三天中滔滔不絕地勸說她們出家。當時我們這邊還沒有特別的限制,於是,當她們到達以後,全都出家了(眾笑)。然而,這些人呆了一個禮拜左右,就都受不了了,又全部還俗,包車回去了(上師笑,眾笑)。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太著急、太強人所難了。
剛才維摩詰居士建議他們出家,理由是值遇佛出世非常難得。藏文版和唐譯裡面講了三個理由:
一是佛出世很難,二是得人身亦難,三是即便得了人身,能擁有修法的機緣,即具足暇滿人身就更難得。
鳩摩羅什的譯本里只有一個難得,但不管一個也好,三個也罷,總之有時覺得今生獲得了人身,又有機會身著佛陀的袈裟而出家,的確是有極大福報的,因為以後能否再得人身也尚未可知。
有些人當初出家剃頭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捨不得頭髮還是真心感動,是為自己感到可惜還是真的覺得十分難得,反正哭得驚天動地的。不管怎麼樣,我認為出家還是要經過慎重考慮,雖然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有機緣修行佛法也很難得,但最好不要太過衝動,不要聽到別人說「你可以出家」,你就「好好好,我跟著出家」;別人說「你不要出家」,你就「噢,我不出家、不出家」。不應如此人云亦云。
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思想,這很重要。一旦自己真正下定了決心,以後才不容易改變。不然,自己缺乏主見,完全活在別人的掌中,是不太合理的。
維摩詰居士雖然自己是在家人,但他仍然勸導別人出家,只是他說的這種出家,到底是他自己所闡釋的那種最高境界的出家,還是羅睺羅般的出家,就不得而知了。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當時,這些長者子問:「維摩詰居士,我們聽佛陀說過,如果父母不開許,不是不得出家嗎?」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維摩詰居士說:「是有這種說法,但如果你們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真正的出家。」我剛才也講了,維摩詰居士所謂的出家,跟我們通常定義的出家也許有點不同。發菩提心和具足戒律,才是真正的出家。
如《大寶積經》云:
「若諸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方可名為真出家也。」
「謂離諸相」,即遠離一切相。這個教證我曾經好像引用過。菩薩真正的出家,第一,要從見解上遠離諸相、證悟空性;第二,要住於三界當中,不用離開紅塵;第三,要在紅塵當中成熟、利益眾生。
具足這三個條件,才是真正的出家。所以,大家不要很狹義地去定義和理解「出家」,不能僅僅只看表面——沒有頭髮就是出家人,也不能片面地認為,只有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才會出家。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真正的出家人,其實都肩負著荷擔如來家業的責任,第一,最好能夠證悟空性,或對佛教的教義有所體悟;第二,要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度化眾生。如果只是獨自在寺院里過得安逸閑適,並非真正的出家。我之前也講過,假如有三千位出家人,每一位出家人都要經常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去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如果三千位出家人幫助了三千個人,那這三千個人的相續當中都種下了善根,甚至也能走上出家的道路。
同樣的道理,如果今天聽課的每個人都能學習空性法門,住於三界當中,並發願利益眾生,盡心儘力地去幫助他人、改變社會,這就是擁有了非常重要的大乘菩提心,能夠如此,則不管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維摩詰居士所謂的出家還是羅喉羅那樣的出家,那都可以叫做「出家」了。
其實,維摩詰居士的最終觀點也是這樣。雖然暫時來講,行持出家的戒律十分重要,但從最究竟的角度而言,要是有些人沒有像別解脫戒中所講的出家因緣,則如剛才所說,只要能「離諸相」、「處於三界」並「成熟眾生」,就是真正的出家。
對於《大寶積經》的這個教證,你們應當好好思維。你們不少人雖然身在紅塵,跟兒女親眷共處一室,但若內心時常想到利益眾生,經常學習空性法門,那實際上,這就非常類似於《維摩詰經》中所講到的出家境界。
因此,我們應當發大乘菩提心,並不斷聞思空性法門,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眾生。
哪怕一個人任何能力都沒有,但只要能對身邊的有緣者保持一顆善心,也難能可貴。其實,只要發揮潛力,我們能夠做的事情超乎想像。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利他心。
有了真實的利他心,才是真正的出家;如果缺乏利他心,一門心思自私自利,則即使表面出家了,也僅能算作聲聞乘中的出家。
就如《前行》中的一個公案,兩個威儀相當不錯的比丘前去聞法,後來講到般若空性時,他們不堪忍受,捂著耳朵落荒而逃。所以,阿底峽尊者對此感慨道:如果僅僅守持戒律,卻沒有充足的聞思和見解是不行的。無論是藏地還是漢地,都應重視聞思修行。
如今有些女眾道場非常注重戒律,她們經常學戒,對自身的行為約束很多,將自己的根門也調伏得很好,這一點我們非常隨喜。但是,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特別拘束,那在利益眾生方面,力量可能就較為薄弱。
總之,大乘維摩詰居士的教言值得每一個人思考。根據以上教言來看,在家和出家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此處說出家不用父母開許,但一般來講,按照別解脫戒當中所制定的戒條,出家是需要父母開許的。
當年凈飯王對釋迦牟尼佛說:「我本來想把王位交給你,沒想到你出家了;我想交給阿難,結果阿難也跟著你跑去出家了(眾笑);後來我對我的孫子羅睺羅寄予了希望,可是他也出家了。那以後如果父母不允許子女出家,你們最好也不要開許!」
也許佛陀為了尊重和安慰父王,故而在一切有部《四分律》當中,制定了「父母不開許不得出家」的戒條。有些領導和父母經常就此對我們提出質疑:「你們的戒律裡面不是講了嗎,父母不允許不能出家。」「為什麼沒經過我的允許,我的兒子(女兒)已經出家了?」其實,雖然有這樣的戒條,但如果在父母未開許的情況下出家,也只能算一種輕罪;阿闍梨會有些微過失,但受戒者仍能得到戒體。所以這不算什麼大的問題。(眾笑)
有的父母會說:「我都沒同意,你們就讓他出家,你們這是違背了佛陀的教言,是不如法的!」其實,按照當時的情況,佛陀只是為了照顧他父王的面子,稍微作了一個小小的規定,故也算不上違背教言吧!雖然能夠遵從戒條最好,但萬一未得父母開許真的出家了,也能得到戒體。而且,佛陀自己出家的時候,他父親也沒有開許(上師笑,眾笑)。所以,如果父母實在不同意,也沒辦法,對吧?
通常來講,我們阿闍梨的團隊經常會犯一些輕罪。但在每個月十五號和三十號做布薩誦戒的時候,這些輕罪都會清凈的!(眾笑)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時,三十二位長者子都發了善妙的菩提心。好像藏文版中是「三千二百」,但這是錯字,因為在其他的版本中都沒看到。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所以,我不敢到維摩詰居士那裡去探病!」
這個羅睺羅今天也不敢去了。現在聲聞當中只剩下阿難了。
阿難的故事,我們下一節課再學習,今天就講到這裡!
講記合輯
《維摩詰所說經》第01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2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3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4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5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6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7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8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9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0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1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2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3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4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5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6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7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8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9課講記
※索達吉堪布:《勝道寶鬘論》19課 筆記
※索達吉堪布傳講《勝道寶鬘論》18課 筆記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