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省古籍保護工作成果展引關注,修復一本古籍需要十餘道工序

省古籍保護工作成果展引關注,修復一本古籍需要十餘道工序

近日,省圖書館舉辦的「努力名山接薪火——遼寧省古籍保護工作十周年成果展」吸引了廣大觀眾觀展。古籍究竟如何修復?8月6日,記者來到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進行了深入採訪。古籍修復不僅是把一頁頁古籍補好、修好,更是對一段歷史、一段文明的守護。

8月6日上午,記者走進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4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只見6位身穿白色圍裙的古籍修複員正在伏案工作。靜靜地,沒有人開口說話,只有偶爾的紙張翻動聲……

1964年出生的王乃平是修復中心最年長的修復師,1982年進入省圖書館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正在修復《光祿寺道光二十年錢糧冊》的王乃平笑著對記者說:「我明年4月就退休了,在這幹了一輩子,就要離開這個崗位,還真有點捨不得。」

古籍修復講究整舊如舊

王乃平將古籍修複比作「醫生看病」,她說,在修復殘破古籍前,首先需要了解書籍年代、裝幀形式、破損情況和紙張類別,為古籍建立修復檔案;其次根據破損情況制定修復方案;最後通過選配紙張、染紙、打糨糊、塗抹修復等十多道工序完成。王乃平說,修復古籍一定要有好心情,這樣才能把書修好,心情不好時不能幹修補書頁、揭書等細活,只能幹些配紙等粗活。30多年來因為修復古籍使她養成了很好的性格。

面對古籍的粉塵、黴菌,不可避免地患上修復師職業病,但她在向記者展示《光祿寺道光二十年錢糧冊》一書修復完成的部分時,滿滿的成就感。

叢中笑,2013年正式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叢中笑正在修復《宋慶曆內府刻閣帖第八》(全十冊)中的「法帖晉王羲之書」碑帖拓片,叢中笑說,該書殘損厲害,修復一頁拓片就需要一天時間。修復古籍非常不容易。比如,拆書就很費工夫,有些酸化結餅嚴重的書光揭開可能就要花費好幾天。把書拆分完畢,就要為它配紙,紙配得不好就會影響修復質量。按照古籍修復標準,修復時配的紙要與原文獻顏色一致、厚度相當,甚至纖維分析、簾紋也要非常接近。如果碰到材質特殊或帶有顏色的紙張,還需自行調配紙漿或為紙張用植物染色。古籍修復講究的是「整舊如舊」,就是使經過修復的書籍在外觀上盡量保持原貌,從而保證古籍的資料價值、文物價值不因修復而受損。

修復古籍需要「慢工出細活」

雖然是一門傳統工藝,古籍修復也越來越注重現代技術的應用。比如,規範了修複流程,將修復工作電子文檔化。據介紹,中心從2008年開始施行修復檔案的規定,要求修復師給修復前和修復後的古籍拍照檢測,每日撰寫修復檔案,記錄修複信息、修復方案、破損狀態描述和書中的紙張顏色、纖維度、配紙等重要信息。

在採訪過程中, 叢中笑不斷地強調,修書一定要「靜得下心來」「慢工出細活」。「修復古籍有十多道工序,一步不到位,後面就會出問題。」

1972年出生的崔錦蘭熱愛古籍修復工作,她認為,修復古籍就像醫生做手術一樣,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生命,在垂危之際來到修復師手中,修復師盡全力幫它們續命,她們以一種鄭重的態度對待古籍,輕拿輕放,像對待初生的嬰兒那樣小心翼翼。

崔錦蘭說,書籍保存的障礙有很多,有些是人為破壞,有些是蟲蛀鼠咬,有些是紙張自然的變化——老化、脆化、絮化、霉變,都會嚴重縮短書籍的壽命。

王斌、施瑤都是70後,而王瑩是她們6位中最年輕的一位,1982年出生。王瑩說,她喜愛自己的工作,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如果沒有那份熱愛,或者禁不住外界的誘惑,真的不要做古籍修復。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據國家圖書館統計,目前全國各公藏單位擁有古籍總量超過5000萬冊,破損的古籍超過1000多萬冊,而多年來對這項工作的忽視讓不少公藏單位出現修復師斷層現象,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國家圖書館成立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在全國各地設立多家傳習所。省圖是其中之一,省圖還是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和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

省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劉冰說,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指導下,全省古籍保護工作在建立古籍保護機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申報、評審,古籍普查、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此次「努力名山接薪火——遼寧省古籍保護工作十周年成果展」以實物的形式展示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遼寧省古籍整理出版的部分成果,讓廣大讀者能直觀、立體、多角度感受遼寧省古籍保護十年來,古籍保護工作者辛勤工作取得的輝煌成績。

新媒體編輯:王曉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遼寧 的精彩文章:

看撐了!美國男子10分鐘吃74個熱狗,再創記錄
晏少翔:別開生面的北派工筆畫巨擘

TAG:今日遼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