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 與好書相遇的精神之旅
原標題:能不能發現一些能與內心產生碰撞與共鳴的書,是許多參加上海書展的讀者最為關心的事 與好書相遇,展開一場未知的精神之旅
讀好書,是人類構築精神之塔的重要途徑。每年夏天,書迷們都會在8月初就開始盼望著一場盛大的閱讀盛宴——上海書展。今年8月15日至21日,作者、出版人、讀者的熱情照例將在書展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和全市100個分會場匯聚成汪洋,在書展現場能不能發現一些能與內心產生碰撞與共鳴的好書,並隨之展開一場未知的精神之旅,是許多讀者們最為關心的事。
未來正來,需要怎樣的準備才足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這個世界,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人工智慧的出現將徹底顛覆某些職業的構成,曾經安全的工作,如今存在極大風險,曾經存在風險的工作,如今卻變得安全。在近一兩年里,人工智慧的科學研究與社會研究漸成顯學,相關出版物也成了圖書市場的一片 「藍海」。
美國學者泰勒·皮爾遜通過長年對職業發展的研究以及對全球數百位企業家的訪問,出版了新著 《未來工作:智能時代的競爭力法則》一書,書中的主要觀點包括:在職業的發展過程中,缺乏變化的系統普遍存在隱蔽風險。變革將顛覆傳統工作的定義,然而 「大多數人」對該領域的認識仍是一片盲區:習慣性忽視和隱蔽風險,無法認識工作性質的改變,將使人與機會失之交臂。
未來正來,需要怎樣的準備才足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有人說:「在邁入不可知的未來前,我們手中最好先握有一張雖不完整卻有粗略雛形的地圖,一路摸索一路更正修改,總比完全摸不著方向來得好。」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多少年來,關於未來趨勢性的著作長盛不衰的原因:沒有人希望被時代甩在身後。
2016年6月,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去世,但是他生前赫赫有名的 「未來三部曲」卻不斷重印。儘管托夫勒謹慎避免使用 「趨勢」和 「預測」這類辭彙,來對未來進行判斷。但事實證明,我們正在經歷的生活與變化,是托夫勒提前了20多年就在著作中,通過一個個案例揭示了的。他的 《第三次浪潮》在中國引起的轟動是遠遠超過任何一部社科類暢銷書的。此次書展上,托夫勒 「未來三部曲」中的 《權力的轉移》以嶄新面目重版。在這本氣勢恢宏的作品中,托夫勒深入而精闢地闡述知識經濟的作用,宣告了知識力量的崛起,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宣言。
經濟學的 「另類」傳播法背後,是日益走進日常生活的經濟學
近年來,大眾經濟學圖書風靡出版市場,並在圖書市場上掀起了一股「大眾經濟學」熱潮。這一現象的出現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經濟學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行為中有意無意地運用經濟學原理進行選擇和取捨。因此,有出版人認為,經濟學不應被束之高閣,不應停留在經濟學家頭腦里的抽象概念和公式,而應該去廣泛地向大眾普及,從而使人們能夠用經濟學的理論去從事消費、經濟實踐和理解生活。
現有的大部分經濟學普及型著作,大都是以作者為中心。作者怎麼寫,讀者就怎麼看。但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出現卻改變了產業鏈,該書最初源於一檔在線經濟學課堂 「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當時不僅有超過26萬學生在線聽課,一年間收聽者的留言總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00萬字。先聽書,再出書的模式,很可能成為此類讀物的一種生產方式,事實上有更多的教授、學者已進入了這個領域,成為經濟學大眾傳播的內容製造者。
本次上海書展期間,讀者還將有機會看到享譽世界的金牌編劇、劇作教練、暢銷書《故事》的作者羅伯特·麥基的新書《故事經濟學》。「讓他們去講道理,我們來說故事」是麥基的名言。在書里,他通過將可口可樂與紅牛、IBM、谷歌、蘋果等將故事方案轉化為行動的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分析,試圖使讀者了解如何正確將故事的拉動力融入市場營銷、品牌、廣告和銷售環節中,通過解析這些代表行業最前沿的巨頭的改變,促使在即將來臨的新科技變革中,讓掌握了故事技巧的營銷人員成為塑造品牌故事的關鍵人物。羅伯特·麥基的編劇課,曾成功培養出50多位奧斯卡、艾美獎和托尼獎的獲獎者,他的 《故事經濟學》詳細解析了許多商業成功案例之所以能在情感上與用戶建立起聯繫,與講故事的技巧是密切相關的。
過去20年發生了許多重大改變,如今再沒人會抱怨在書店找不到大眾經濟學讀物。近年來,最暢銷的經濟學普及讀物來自史蒂芬·列維特與史蒂芬·都伯納所著的 《魔鬼經濟學》系列。它雖然提供了十分愉悅的閱讀體驗,然而 《魔鬼經濟學》只是一系列奇妙並且具啟發性的軼事和輯錄,並不能被視作理解經濟學的一種指引,而新書 《反常識經濟學》則以令人信服的邏輯,對經濟學作出了一番 「另類」解讀。
無論以什麼形式被看見,文學是不滅的燈
每年的上海書展,文學作品都是重頭戲,既會雲集一批海外名家著作中譯本,其中不乏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布克國際獎、龔古爾文學獎等國際知名獎項得主的作品,也有大量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與讀者見面。
20世紀傑出的小說家、文體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三部文學講稿新近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出版,作為「納博科夫全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博科夫文學講稿三種》可以看作為已故作家文學價值觀的較為全面的一次展現。納博科夫曾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等高校開設文學課程。為此,他精心撰寫講稿,後經整理和編輯出版。其中, 《文學講稿》專註於歐美作家,對簡·奧斯丁、狄更斯、福樓拜、斯蒂文森、普魯斯特、卡夫卡等七位大師的七部名著進行了深入的解析與探討。 《俄羅斯文學講稿》則聚焦俄羅斯的六位重要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和高爾基,以此繪出19世紀俄羅斯文學的輝煌光譜。作家寫作品評論往往有著與職業評論家完全不同的特點。納博科夫的評論文字,從細節處著手,更傾向於貼近文本本身進行作品分析。
近年來, 《見字如面》 《信中國》乃至國外的Letters Live等電視節目反響熱烈,再次引發了大眾對書信年代的集體回望。不少人認為,相比微信,郵遞書信雖然更緩慢,但也更有儀式感、更真摯,每字每句都滲透著不可替代的溫情。西班牙女作家安赫萊斯·多尼亞特的 《高山上的小郵局》此時的引進出版,正是恰到時機地回應了這股熱潮,並極有可能成為書展上關注度極高的一部外國當代小說。有人甚至將它與 《追風箏的人》媲美——和12年前同樣由文景出版的 《追風箏的人》相似, 《高山上的小郵局》講述的故事,也與一個難以釋懷的贖罪願望有關。在小說中,薩拉是村子裡唯一的郵差,郵政總局通知她即將調任馬德里,薩拉的鄰居,80歲的老太太羅莎,想要留住村裡最後的郵差,而這件事促使她將心頭縈繞多年的心愿付諸行動:給60年前絕交的好友去一封信,請求她的原諒,與此同時她還期待收信人能把書信接龍繼續下去……
本次書展上,由IP熱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張北海的 《俠隱》其實在2007年就已出版。這個老北京青年俠士為尋師門血案元兇,深入古都衚衕巷陌的故事,因電影的熱映又一次重版翻紅。新版新增了後記及張北海的 「答客問」。小說對老北京的描寫細節精確,味道醇厚,被贊有 「貼骨到肉的質感」。與 《俠隱》命運相似的,還有熱播網劇 《沙海》的同名原著小說,此次書展推出典藏本,該書出自 《盜墓筆記》的作者南派三叔之手。
在外國文學方面,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 《螢》則是又一電影帶熱文學的例子。 《螢》創作於1982年至1984年之間,收有五個短篇,具有極強的村上特色。其中, 《螢》是寫實的,為現實主義風格; 《跳舞的小人》和 《三個德國幻想》是寫虛的,頗有現代主義以至後現代主義色彩; 《燒倉房》和 《盲柳與睡女》介於二者之間,或虛或實,虛實莫辨。該書出版後並不如村上的其他幾部暢銷作品,一直不咸不淡地賣著。然而,隨著韓國導演李滄東的電影 《燃燒》在今年戛納電影節大放異彩,電影的原著小說 《燒倉房》一下子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李滄東自陳, 「這是我等待了八年的故事」,最終成品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村上原著風格和導演個人想法的交互展現。
英國作家伊夫林·沃是一位在漢語文學界被嚴重低估的作家。在書展上,他的那部有著深沉的懷舊意味和深厚的歷史感的小說 《故園風雨後》將與廣大讀者見面。小說以一種緩慢的敘述節奏描寫了一個家族的分崩離析,那種感覺與閱讀 《紅樓夢》有些相似。這也是伊夫林·沃最深沉、最富有懷舊意味的作品。小說反映了英國貴族階層的世代榮光在 「二戰」前夕的消退與幻滅。2008年7月,根據該書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美國上映,朱里安·傑拉德執導,艾瑪·湯普森等主演,獲得極大的成功。
一直深受關注的余秀華,日前推出了她的第一本散文集 《無端歡喜》。詩人寫散文,散文的形式下仍舊是掩藏不住的詩心。余秀華的詩歌凝練,散文靈活,其中有著對生命深刻的領悟、千帆過盡的從容、天真天性中的頑強與坦誠。最打動人心的是作者對人生困境的表達,莊重有力,哀而不傷。其中多處神來之筆,充滿著生命豐沛的靈氣。
從東方到西方,古老文明在歷史的幻燈中跳躍
很多人最初被 《英國史 (全三卷)》吸引一定是因為顏值。這套英國高水準歷史學家與BBC精良製作的結合的通俗性讀物,採用的是全彩圖印刷。從某種意義上說,英國是全球現代化國家的先驅者,要了解現代化歷程,當然要讀英國史。
目前國內能見到的英國通史,大多是出版時間非常早的經典著作。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與霍布斯鮑姆並稱英國歷史學界雙雄,他運用了許多BBC才能獲得的特殊資源,引用了一些最新的材料在書中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和新看法。西蒙·沙瑪非常擅長講故事,曾編寫、主持過系列紀錄片 《英國史》《藝術的力量》 《美國的未來》等。該書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礎上,將大量紀錄片無法容納的有趣材料和細節做了一次完整的展現,同時加入了作者對英國歷史上極富戲劇性的重大事件如玫瑰戰爭、工業革命、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落等的看法,及對爭議性人物如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伊麗莎白女王、克倫威爾、丘吉爾的剖析。在西蒙·沙瑪恢宏而凝練的筆調下,英國歷史上的人物和場景在歷史幻燈中跳躍,現代文明先驅者的歷程令人深思。
同樣具有悠長歷史及深厚底蘊的中國古老文明,一直是各類出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厚寶藏。此次書展,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新書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解答了一個多年來存在爭議的話題。一個由來已久的觀點認為:中國在明清時代閉關鎖國、停滯不前,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歐洲尤其是西歐卻走出中世紀的陰霾,疾馳於大洋浪尖之上,用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將舊世界剖開,將新世界連起,從此,東方從屬於西方。
然而,近20年來,中外史學界對以上觀點展開了激烈反駁,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不僅對此提出佐證,並進而指出明清尤其是晚明至清初的中國,成船成船的棉、絲、瓷在那個時候已跋涉重洋、轉運四方,在初顯雛形的世界市場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提到海上絲綢之路,人們最為熟悉的便是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那麼,明代中後期,中外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情況又如何呢?這無疑是一個嶄新的認識和研究領域。該書恰從 「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入手,為我們揭示這一重要時段中,中國與海外的航海貿易史,以及由此產生對全球的經濟、文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