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視角閑談風水
或許地理老師應該懂一點兒算卦、風水之類的雜學,這是從「地理」一詞的來源說的。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周易 繫辭上
再看這個「卦」字,由兩部分組成「圭」和「卜」。「圭」,是一種測日影的器具(下圖)。圭表是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以定節令,定回歸年或陽曆年。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國所測定的回歸年數值的準確度都居世界第一。通過進一步研究計算,古代學者還掌握了二十四節氣的圭表日影長度。其實質是通過太陽高度確定季節的變化,安排農事活動。「卜」字來源的一種說法是說其象立竿見影,也就是測太陽高度。所以,「卦」這個字的地理內涵很深啊。
再比如,我國傳統的居家風水講究什麼呢?有道是: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很神秘是吧?其實,這是有地理原因的,還要從我國的地理環境說起。我國是什麼氣候?對,季風氣候為主,那冬季風冷啊。所以說,要是房子後面有座山多好。這座山就是「玄武」,也可是說是居家的靠山。你想,在中國,想平步青雲,沒靠山能行嗎?再說這「朱雀」,它指的是水塘。房子後面有山作為靠山,那水塘要他幹什麼呢?很久以前,我國河裡的水、水塘里的水是比較乾淨的,能洗米淘菜的。你看,前面有水多好。
風水名稱——閬中
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自周朝巴國在此建立國都伊始,已有2300年的建城歷史。
據北宋《太平寰宇記》中記載:「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資治通鑒·漢記四十二》引宋白:「閬水迂曲,經其三面,縣居其中,取以名之。」
圍繞城市的嘉陵江江道全長88千米,自西向東形成一個「U」字,東西對稱,繞城而過。這樣的四面環山、三面環水形成了閬中古城的基本風水格局。這種布局嚴格遵守了風水學中的「地理四科」,即「龍」、「砂」、「水」、「穴」的布置原則。「龍」,即龍脈的意象:龍脈即山脈,山之延綿走向謂之脈,形成了古城北方的天然屏障,阻擋著北部冬季的寒風,迎納著南部的陽光和暖濕氣流,形成了良好的氣候條件;「砂」的意象反映著山的群體概念,古城周邊的山體形成了砂山格局,以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定其方位;「水」指的是長江的一大支流嘉陵江迂曲於閬中並經其三面,正好形成了大聚結「干水成垣」和「金城懷抱」之勢;而「穴」是指閬中城及其建築的選址應在龍、砂、水的內斂向心圍合中。由於閬中城的地理情況與風水學的全面契合,使得閬中城成為了享譽千年的風水名城,更是成為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布局的典型代表。
據文中描述,在衛星地圖上添加風水四靈。
TAG:侃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