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奉旨勸老子少喝酒,老子大怒,把兒子打得屁股開花:你懂個屁
漢朝建立後,曹參擔任劉邦長子齊王的相國,九年內,齊國安定繁榮,人人稱他為「賢相」。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蕭何病故,曹參接任西漢相國。臨行之時,曹參向自己的繼任者交代齊國的政事,說你的任務很簡單,只要管理好齊國的監獄和市場就是頭功一件。繼任者不開竅,反問道:「監獄和市場難道是治理齊國的頭等大事嗎?」曹參說:「這兩個地方是善惡並存,魚龍混雜之地。這兩處一亂,一國的秩序便亂了,因而我將此事作為頭等大事託付於你。」交代了齊國的事,曹參到長安走馬上任。
可是沒料到,新上任的曹參沒有任何動作。他不僅一切事情都按照蕭何過去定下的規章制度辦,在任用幹部上,他不選那些能言善辯、喜好舞文弄墨之輩,而專門選用那些不善言辭、行事謹慎、性情敦厚的人。而且,曹參的工作效率也很低,很多公文積壓著不及時處理,最糟糕的是,他上班喝酒,下班回到府中還喝,經常與下屬在相府的後花園裡,大喝大唱。
曹參整日昏天黑地地醉酒,又不理政事。惠帝心裡直犯嘀咕,於是吩咐曹參的兒子曹窋說:「你去問問你家老爺子,他新任相國,為何成天買醉不理政事,長此下去,天下不知會亂成什麼樣。」曹窋點頭應允,把惠帝所言原原本本講給曹參聽。曹參聽罷,勃然大怒,命人打了兒子200藤條。並給兒子下令,滾回宮裡伺候皇上,國家大事你小子少插手!
惠帝知道此事後,在上朝的時候就責問曹參為何要打曹窋,曹參沒有正面回答惠帝的問題,而是不慌不忙地取下頭冠,拿在手上,反問道:「陛下您與高祖皇帝相比,誰更英明神武呢?」惠帝一愣,說:「朕當然無法與先帝相比。」曹參又問:「那麼,陛下您覺得臣與蕭何相比,誰更賢能呢?」惠帝誠懇地說:「你恐怕比不上蕭相國。」「這就對了!」曹參拍手說道。
曹參接著解釋道:「先帝與蕭相國平定天下,國家法度已建立齊備,臣以為恪盡職守、嚴格遵循法度就是最明智的選擇。漢朝經過了三年滅秦戰爭,四年楚漢戰爭,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清靜無為不擾民,便是治理天下的訣竅,猶如太極功夫中的四兩撥千斤。」
接下來,曹參開始分析自己的黃老學說:秦朝滅亡的原因,就在於法令太苛刻,譬如有一條法是「偶語者棄市」,兩個人站在街上私語就是犯法,這多嚇人。而儒家又太繁瑣。因此清靜無為就是最好的選擇,人民不主動犯法,就不要去騷擾人民,不擾民,民自安,社會便會和諧。
惠帝頓時醒悟,認為曹參言之有理。蕭何制定的法令嚴明周全,曹參接任相國後謹慎遵循,無為而治,天下庶民皆可安居樂業,這就是最大的貢獻。再想深一點,如今呂后權傾朝野,連自己這個皇帝都是個傀儡,何況曹參這個繼任的相國。試想,倘若大刀闊斧地推行新的政令,他的下場很有可能比韓信、英布、彭越等人更為凄慘。
表面上,曹參每日放縱飲酒,只圖自保。實際上,無所作為卻是一種最大的作為,這樣才能讓天下安定、和諧。「黃老之治」的治國神功,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無為而治,這是一種安定天下的政治手段,也是一種混官場的智慧。
※丈夫新婚三天出走十年,回來調戲路遇美女,沒想到竟是自己的老婆
※李自成打到臉前了,崇禎問大臣一問題,大臣:我請假回家翻一下書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