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位皇帝資質一般,但明朝憑藉什麼可以享國276年?

多位皇帝資質一般,但明朝憑藉什麼可以享國276年?

作者:賀清令,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明朝自1368年立國,到1644年清軍入關,共歷276年。明朝能夠維繫統治兩百餘年,與在國防問題上的措施有著密切聯繫,其中軍隊建制和邊防方面的措施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軍隊建制方面。明朝初年大都督府作為節制內外軍隊的軍事機構,地位非常,對中央統治形成一定隱患。鑒於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將大都督府一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負責京師的安全問題。此後,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共掌全國兵權。五軍都督府領有軍隊,但是不能對將領發號施令,也不能調遣各地的軍隊;兵部享有調遣軍隊和任命將領的權力,但是又不直接統帥軍隊。兩者相互制衡,最終掌握軍權的仍然只有皇帝。通過這樣改革,有利於分散地方將領的實力,穩定社會統治,盡量減少地方勢力的謀逆行為。

明朝疆域

與此同時,明朝在地方上推行衛所制度。大致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衛下轄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管理一千一百二十人。衛隸屬於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又隸屬於中央五軍都督府,聽命於兵部。衛所制度的推行讓中央與地方軍隊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加強了中央與地方軍隊的耦合度。值得注意的是,衛所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的是職業兵制,非常注重部隊的日常訓練和戰術訓練,在實戰中往往戰鬥力較強。強有力的軍隊是國防安全的保障,明朝通過完善軍事制度,加強士兵訓練,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防問題。

明朝九邊重鎮

明朝的邊防措施也是國防安全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明朝從建國之初到被清軍滅亡兩百餘年中,邊防問題一直困擾著明朝的中央統治,為了緩解邊防危機,中央政府採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定都北京。明朝初年一直受到北方的蒙古族襲擾,北京是北方邊防重鎮,朱棣考慮到北方的威脅,在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這對緩解北方邊防危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還可以起到牽制北方九邊重鎮的兵力,減少邊鎮將領割據的可能。第二,修築長城。明朝長城修築一直沒有停止過,主要是為了預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在修建過程中,又逐漸在沿線形成九邊重鎮的軍事防守格局。第三,推行海禁政策。明朝沿海地區一直受到倭寇的干擾,為了防止倭寇侵擾,朱元璋曾頒布了海禁政策。當然,明朝的海禁政策每個時期鬆弛不一,明初推行嚴厲的海禁,隆慶年間又不斷開放,明朝末年海禁政策被廢弛。但是海禁政策的意義在於與明朝進行貿易,必須通過官方途徑,這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朝貢貿易,這樣明朝可以通過貿易掌握主動權,構建起一個系統的朝貢體系,從而達到鞏固海防的目的。

明長城的斷壁殘垣

總而言之,明朝至始至終非常重視國防安全,也通過一些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到明末,由於中央政制的瓦解,相應的國防措施也就難以在地方是得到貫徹了。

參考文獻:

1.郭紅、於翠艷:《明代都司衛所制度與軍管型政區》,《軍事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丁厚雷:《明代海禁政策下的中國海外貿易》,《河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3.高榮偉:《明朝國防建設的特點》,《雲南檔案》,2013年第3期。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詔諸儒講五經於殿中」,古代皇帝是怎麼上課的?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