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個戰役,英軍一天進攻就死傷了6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個戰役,英軍一天進攻就死傷了6萬人

原標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個戰役,英軍一天進攻就死傷了6萬人


就在凡爾登戰場上法德兩軍進行血腥搏殺的時候,1916年6月底,又一場凡爾登式的大血戰開始了,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索姆河戰役。


早在1915年末,法軍統帥霞飛就向英國遠征軍統師海格提出了要在第二年夏季發動一場大規模攻勢的設想,地點在索姆河地區。索姆河是一條平靜的小河,位於法國北部,經小城阿爾伯特向西北蜿蜒流入英吉利海峽。河水很淺,兩邊都是沼澤。自從1914年馬恩河會戰後,英法聯軍就和德軍東西對峙在索姆河沿岸。足足有一年多的時間,戰爭雙方在這一帶相安無事,以致索姆河地區成為了整個戰線上最平靜的地區。德軍利用這段時間從容地加固了防線。在沿河的南北二個方向上,德軍用堅實的白堊土精心構築了縱橫交錯的嶄壕工事和地下坑道網。露天嶄壕工事沿丘陵地勢一級級上升,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英法聯軍的陣地。防線上密布蜂窩狀的鋼筋混凝土重炮炮位,橫斷交通壕和防禦地堡,前沿還有大片地鐵絲網和地雷區。地下工事的進出口都隱蔽在村莊住房和附近樹林中,堅固程度足可以抵擋最兇猛的重炮轟擊。在地下工事里修有眾多的囤兵點和隱蔽部,還有廚房、洗衣房、急救站、彈藥庫、修理廠,甚至還用起了當時極為奢侈的照明電燈,整個防線簡直成了一個地下城市。可以說,索姆河地區是個鋼鐵堡壘,但很難說有什麼太大的戰略價值,對這樣的防線發起進攻在軍事上是極為不智的。

海格最初對這個設想極為不以為然,他心目中的理想攻擊地是像法蘭德這樣防禦比較薄弱的地區。可是在霞飛的極力勸說下,海格不久就改變了態度。他認為只要不是導致崩潰的行動,還是以聽從法國指揮官的意願為宜。又過了一段時間,海格不知什麼原因突然相信在索姆河地區發動一場攻勢真的可以擊潰德軍的防線。他擬訂了初步的進攻計劃,並從英國國內及印度、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國殖民地調來了大批的支援部隊。不過英軍多年不在本土外打大仗,很缺乏重炮和彈藥,所以海格不斷把計劃發起時間推後。隨著凡爾登戰事越來越激烈,霞飛不斷催促海格提早行動。1916年5月26日,海格在他的日記上寫道:「我提到的進攻時間是8月15日,霞飛馬上顯得很激動,大聲說,『如果到那時我們還無所作為,法國軍隊就要被消滅了。』」最後,海格把進攻時間定為7月1日。


按照和霞飛原來的商定,索姆河戰役由法軍主攻,兵力為40個師;英軍是助攻,兵力為21個師,在一條90公里長的戰線上同時發起進攻。可是法軍在凡爾登越來越吃緊,霞飛不斷把兵力抽調到那裡,結果索姆河戰役發起時法軍只剩下了5個師,攻擊正面也縮小到4公里。英軍實際上成為了這場戰役的主力。戰役發起前,英軍在第一線集中了新成立的第4集團軍,共14個師,由羅林森將軍指揮,另有8個師為後備隊。英軍的進攻正面有9公里寬,位於戰線北部的小城阿爾伯特附近,法軍則在南部助攻,整個進攻戰線縮短到48公里。因為英軍重武器還是缺乏,法軍特意撥出了100門重炮支援英國人。英軍士兵大都是剛徵召入伍的新兵,並沒有什麼作戰經驗,訓練也不足。這些青年人都很天真樂觀,認為只要衝出嶄壕向前進攻就能一口氣打到柏林。可憐的士兵們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已經剩不了多少時間了。


在戰役發起前夕,德軍已從各種渠道了解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動向,並迅速做好了應戰的準備。不過法爾根漢還是很困惑,德軍已經陷入了凡爾登的泥潭之中,難道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會再撞上來嗎?


1916年6月24日,協約國軍隊對德軍的索姆河防線進行了異常猛烈的炮擊。1400門輕重火炮一齊怒吼,無數的炮彈呼嘯著砸在了德軍陣地上,到處沙石飛揚,樹木橫飛,硝煙遮天蔽日。這場炮擊足足持續了6天,震耳欲聾的炮火打得驚天動地。德軍陣地上總共落下了150萬發炮彈,最激烈時平均每分鐘要落彈3500發。海格認為就是要用這樣的炮火來打擊德軍陣地,從而為步兵的進攻開闢道路。哪怕打得浪費,也要讓德國人沒有活下來的機會。說實話,也真夠打得浪費。這場炮擊足足打光了英國11個月間生產出來的所有炮彈。

1916年7月1日上午7時30分,英法聯軍的士兵們分別爬出了他們的嶄壕,開始向德軍的陣地發起衝擊。協約國士兵們認為德軍在前幾天的死亡炮火中,肯定已被打光了,所以他們的衝鋒隊形可以用大搖大擺來形容。英軍甚至像上一世紀的戰爭那樣,排成了整齊的方隊進攻。實際情況遠非如此。聯軍的炮火儘管猛烈,但是很不均勻。英軍的炮群里大都是輕型火炮,轟擊效果並不足以摧毀德軍的塹壕。而在發射的150萬發炮彈中,有100萬發是榴霰彈,在空中爆炸後落地成粉碎狀小鉛球。這種炮彈可以重創露天陣地上的敵人,但是對藏在深深的掩體里的德軍並沒什麼傷害。所以,英軍發起衝鋒時,德軍陣地上的鐵絲網和火力點大都還完好,而德軍儘管被前幾天的炮擊打得昏頭脹腦,戰鬥力卻並沒受什麼損失。於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屠殺開始了。


德軍的機槍火力像颳風般地掃射過去,各種火炮則按照坐標圖猛烈開火,覆蓋了英軍的所有進攻地帶。英軍成片成片地倒下去了,後面的人繼續衝上來,又倒下,再後面的人再衝上來,再倒下。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這種場景甚至讓德軍射手的手都發抖了。英軍前仆後繼地兇猛進攻,在個別地段也終於衝進了德軍塹壕,雙方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白刃戰。血腥的戰鬥整整進行了一天,英軍死傷了6萬人,卻只奪佔了4.8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創了英國軍隊作戰史上傷亡最大的紀錄。日後,所有的英國人在想到這一天時都忍不住心痛萬分。


相對而言,戰場南部的法軍要幸運一些。法國人的重炮多,炮擊效果還不錯,將德軍陣地前沿的鐵絲網和火力點打掉了許多。法軍發起衝鋒時隊形也比較分散,因而傷亡要比英軍少得多。經過激戰,法軍攻佔了德軍一些陣地,但是法軍兵力不足,沒有能夠在德軍防線上打出一條通道來。再往後,法軍的攻勢就被德軍阻止住了,整個戰場上還是英軍在唱主角。


攻擊第一天的重大損失使海格大為惱怒,他不顧一切地向前線調去部隊繼續發起進攻。第二天,殘酷的戰鬥又開始了。英軍不顧傷亡地發起兇猛進攻,一步一步地順著山勢與德軍逐個嶄壕地爭奪。而德軍因為在凡爾登大量消耗了兵力,無力在索姆河發起大規模反擊,只能頑強固守。7月14日夜,英軍在進行了猛烈地炮火打擊後,趁黑暗衝進了德軍陣地。經過一夜戰鬥,英軍取得了一些進展。不過,天亮後英軍又陷入了殘酷的陣地戰中。雙方日復一日地在迷宮般地防禦工事中進行著混戰,英軍不斷加大進攻兵力,而德軍也被迫把部隊一個師一個師地投向索姆河防線。在7月末到整個9月,雙方的戰鬥演變成了反反覆復的局部爭奪戰。英軍進攻90次,而德軍則反攻75次。雙方不斷的偷襲與反偷襲,強攻與反強攻,戰場上終日重複著機槍屠殺與白刃格鬥。在不到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英軍倒下了8萬士兵,德軍也損失了6萬人。如此巨大的犧牲和消耗,使這場戰役和凡爾登戰役並列為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場屠殺。


1916年9月15日,一件劃時代的事情發生了,坦克第一次被使用在了戰場上。坦克的最初設想,源於抵消敵方的機槍火力的威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嶄壕戰成了主要的作戰方式,戰爭雙方都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要想攻佔敵方陣地必須依靠大量的炮火來破壞防禦工事,然後步兵才能衝上去佔領。然而戰爭實踐證明,火炮不能完全摧毀敵方的工事,反而會在戰場上留下大量的彈坑。而步兵衝鋒時會遭到敵方機槍火力的大量殺傷,還是很難攻佔敵方的陣地。即使攻佔了也必須要有充足的補給才能固守或繼續發起進攻,然而遍布戰場的彈坑卻使輪式車輛難以通行,無法及時增援前線,這就成了一個悖論。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要使敵方的機槍不發揮作用,而又要能越過滿是彈坑的戰場。於是,製造披有防護裝甲的履帶式車輛的設想被提出了。

坦克的主要創始人是英國陸軍上校歐內斯特·斯溫頓,他設想製造一架自動推進的機器,類似美國的履帶拖拉機那樣,能在一條連續的帶子上前進。它能抵消敵方機槍的威力,越過塹壕,並夷平鐵絲網等障礙物。但是,英國陸軍大臣基切納勛爵拒絕接受這種「機槍破壞器」,認為它是「一個美妙的機械化玩具,但價值非常有限」。要不是目光遠大的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干預,這個計劃也許永遠不會離開製圖板。在丘吉爾的努力下,斯溫頓得以將他的實驗進行了下去,並在1915年9月完成了第一個操作模型。這個模型是在拖拉機的基礎上改建的,增加了履帶和機槍,能夠爬上2米高的垂直面和越過3米寬的壕溝。經過實地試演,英國軍方對這種機器效果表示滿意,遂決定定型生產。到1916年8月,已製造完成了49輛。此時,實驗還有很多缺陷,駕駛這種機器的人員也大都未經訓練。不過索姆河戰勢正緊,海格不顧參加設計和製造的斯溫頓和其他人的意見,命令它們參加戰鬥。於是,這種龐然大物被用帆布掩蓋著運往了前線。為了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對外稱這些機器為「水櫃」,取其英文譯音,坦克的名字由此而來。最初的坦克非常笨重,速度很慢,每小時只能前進4.8公里。而且火力薄弱,還非常容易出毛病而損壞在路上。最後,49輛坦克中有18輛到達戰場,而真正參加戰鬥的就只剩下了9輛。


1916年9月15日,坦克第一次參加了戰鬥。當這種巨大的機器隆隆沖向德軍陣地時,守衛的德軍都嚇呆了,很多人掉頭就跑,英軍第一次輕鬆地佔領了陣地。1輛坦克的駕駛人員攻佔了一個村莊,另1輛坦克奪取了一條塹壕和俘獲了300多名德軍,還有4輛坦克攻佔了德軍一個堅強的防禦高地。當這一天的進攻結束時,英軍佔領了9.6平方公里的土地,創造了陣地戰中推進速度之最。可是坦克的數量太少,而且很快就大多損毀了,所以沒能在戰場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丘吉爾認為,應該將坦克秘密生產並累積到足夠數量時,再來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奇襲。而在坦克在機械上還不完善,數量上還不充分並且還沒有對駕駛員進行適當訓練的情況下,就零敲碎打地過早使用它們,不僅喪失了一個可以奇襲敵人的機會,最後只能延長戰爭的痛苦和犧牲。


索姆河戰役進行到10月後,雙方都有些筋疲力盡了。英軍已經在這場會戰中投入了55個師,法軍也有20個師,德軍則達到95個師。英軍和德軍躲在嶄壕里,互相進行炮擊和機槍掃射,不過大規模的進攻是再也沒有了。10月末,天氣突然變壞,戰場上終日大雨傾盆。彈坑密布的戰場很快變成了一個污泥潭,嶄壕里也灌滿了水,雙方士兵整天泡在水裡,苦不堪言。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是生活在這個地區都變得很困難,戰鬥則是不可能再進行下去了。至11月初,索姆河會戰終於不了了之。


在4個多月的大戰中,英法聯軍攻佔了一塊50公里長10公里寬的德軍陣地,但為此卻付出了慘重的傷亡。英軍總共損失了42萬人,法軍損失了20萬人,而德軍則損失了65萬人。英法聯軍攻佔的陣地並沒有什麼大的戰略價值,唯一的收穫是大大消耗了德軍的人力和物力,從而使實力不足的德國在整個戰爭中更加處於不利的地位。索姆河戰役從此以雙方傷亡之巨大、統帥之無視生命、戰略目的之緲小和坦克的誕生而名垂戰爭史冊。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和傷亡最大的戰役,並以坦克的誕生而聞名於世。此後,世界各國軍界都吸取了這場戰役的教訓,對於機槍火力堅守的陣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索姆河大戰中,霞飛和海格都對士兵的生命視如草芥,實在可以遭到譴責。從軍事指揮上說,這場戰役和凡爾登戰役同出一轍,都是大規模的陣地消耗戰,並無任何新意。霞飛、海格和法爾根漢實在可以畫一個等號,並稱為愚蠢戰略的大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班長被越軍擊中犧牲,新兵接過烈士的槍追殺兇手報仇雪恨
對越反擊戰關鍵時刻,三條指示振奮軍心克敵制勝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