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正值盛年的雍正突然死亡?
原標題:為何正值盛年的雍正突然死亡?
雍正之死,正史語焉不詳,他的真正死因一直撲朔迷離。據《清世宗實錄》和《張廷玉年譜》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8月21日得病,仍照常聽政。22日病情惡化,弘曆(乾隆)和弘晝(雍正五子)朝夕奉侍,至23日子時就駕崩了。
?
雍正在位期間勤政有為,很多措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整治吏治、革除積弊、廢除賤籍、鐵腕肅貪,大刀闊斧謀改革;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等等。將康乾盛世推向一個全新高度,是承前啟後的重中之重。康熙駕崩時國庫存銀七百萬兩,雍正只用了十三年國庫已經充盈到白銀五千萬兩。
雍正的死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1.遇刺身亡;
民間傳說,反清義士呂留良因文字獄死後被剖棺戮屍,其子孫、親戚、弟子廣受株連,或處死或流放。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女兒,為報父仇喬裝改扮,混入深宮,刺殺了雍正。雍正有屍無首,以金頭入殮。皇宮戒備森嚴,侍衛眾多,以一人之力刺殺皇帝不被發現全身而退,簡直是科幻!再者禁宮之內樓宇宮殿錯綜複雜,不熟悉路線即使轉不暈又怎能找到雍正寢宮?最後正史中也沒有呂四娘的記載。所以概率為零,排除。
2.被宮女縊死:
這種說法,最早出現於清末民初的稗官野史《梵天廬叢錄》一書,作者是柴萼。書中記載,傳說雍正九年(1731年),宮女夥同太監吳首義、霍成,伺雍正皇帝睡熟,用繩錳殺。
真實案例的受害人是明世宗嘉靖皇帝,1542年宮女楊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夥張宮女害怕,跑去報告方皇后。皇后趕到,解帛組,帝氣絕,命召太醫許紳急救。《明史·許紳傳》記載:「紳急調峻葯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事後將楊金英等碟死。
雍正皇帝與嘉靖皇帝的廟號都是「世宗」,這個故事完全是杜撰出來的情景再現。而且雍正不是死於雍正九年,所以宮女勒死雍正之說,實屬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概率為零。
3.被曹雪芹竺香玉合謀毒死:
霍國玲、霍紀平姐弟二人在1989年出版了《紅樓解夢》一書。他們從書中解析出:林黛玉的真名叫竺香玉,而金陵十二釵其實全部是竺香玉的分身,竺香玉本來是曹雪芹的戀人,後來成了雍正皇帝的后妃。曹雪芹思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藥將雍正皇帝毒死。簡直是無中生有,腦洞大開,這是把皇宮當成地主大院兒了,可笑至極,概率為零。
4.丹藥中毒:
雍正皇帝早在當皇子時,就對煉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有一首詩《燒丹》: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從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開始,雍正就經常吃道士煉製的一種叫"既濟丹"的丹藥。
汞和鉛都有劇毒,而且在體內有蓄積性,排泄不出來。雍正長期服用丹藥慢性中毒,損傷內臟,有可能出現多臟器的功能不全,就是慢性衰竭。慢性中毒幾率百分之百,但不是直接死因。雍正皇帝死後的第二天,剛剛即位的乾隆皇帝便下令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可見不是服用丹藥暴斃,否則乾隆不可能放過這兩個煉丹的道士。
5.殫精竭慮、朝乾夕惕以致過勞死:
雍正勤於政務,經常從早忙到晚,有時候深夜仍然在批閱奏摺,第二天還要上早朝。長此以往,身體機能肯定要大打折扣。雍正最後從發病到死亡,不足48小時,排除其他因素,筆者更傾向死於急性心腦血管病。發病有誘因,並且符合疾病發生髮展的規律,所以「過勞死」應該是最可靠的一種說法。
※「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在歷史上確有其事嗎?
※《雍正王朝》太后烏雅氏,為什麼至死不見雍正皇帝的年妃?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