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里兩個我在撕扯,一個我在旁觀……」|留學回國的糾結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有60.84萬人出國留學,同比增長11.74%;同時,有48.09萬留學生選擇回國,同比增長11.19%,也創歷史新高。
當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多數人必然只能迴流國內,但這份「大勢所趨」下,不同的個體,在回與不回之間,內心又會面臨怎樣的「撕扯」?
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融入過當地文化,留學只是旅行,甚至是完成父母期待的煎熬;
有些人對那裡雖無留戀,但找到了證明自己的動力;
有些人的心始終被「好臟好亂好快活」的熱鬧攪動著;
也有些人,回來之後反而水土不服,恍惚自己找不到歸屬……
在高潮時離開,
因為提前觸到了職業天花板
@yuan, 30歲, 歐洲六年
一年前,我搬離荷蘭,回到了上海。
回想在歐洲的六年,出現過兩次心理危機。
第一次是剛來時的「文化衝擊」。我的英文不算差,可即便他們話里的每個單詞都能聽懂,我還是無法在他們爆發出哄堂大笑的一瞬間 get 到笑點,覺得自己被隔離在外……
比語言更嚴重的問題是觀念。和外國姑娘約會,基本兩三次就沒了下文……我總是主動買單、幫女生提重物、背包……幾次碰壁後,我才知道這對於西方女生來說相當不禮貌。
這樣的狀態在來歐一年半後就「痊癒」得差不多了。
真正影響到我的是第二次危機,源於國內的同齡人。
兩年前,朋友們大多都享受到了國內崛起的那波紅利:北京三環買房、互聯網創業……用世俗的眼光看,混得風生水起。他們都很有物質實力,卻仍然心事重重的樣子,我透過朋友圈每天刷新著這群人的動態,只覺得被莫名的壓力裹挾:已經很有錢了,到底還不滿足些什麼啊?
相比之下,我在歐洲太安逸了:每月領著稅後2000歐左右的工資,工作之餘逛逛美術館、和當地的朋友聚會、每天固定去公園散步……我看不到向上的通道,彷彿一隻手已經觸到了職業天花板。
而國內的同齡人呢,今天A的公司上市了,明天B的公司融資了,可他們還那麼拚命……這種拼勁讓我害怕,地理上的距離成了我最後的保護傘,久而久之,那些曾經說服自己的理由一個個都失了效。
去年,我在老闆又一次提出給我升職加薪後遞交了辭呈……
身體里兩個「我」在撕扯,
一個講中文,一個講英文
@果子狸, 29歲, 英國四年
等下個月交完博士論文,就到了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這些天的夢境里總是出現兩個「我」不斷撕扯的場景,她們一個講中文,一個講英文,第三個「我」在一旁靜靜地圍觀……
我所接觸到的留學生,基本清晰地分成了兩個陣營:前者,家境殷實,往往還沒念到大學就被扔到了西方文化的場域,在最初的掙扎後大多都能和白人們打成一片,思維也越發西化。
後者,多數是像我一樣,大學畢業才隻身一人來到陌生國度,只是想拿文憑回去幫助就業,他們埋頭苦讀,對GPA 以外的東西幾無興趣,「早晚都是要走的,何必建立什麼紐帶呢?」有人曾經語重心長地勸過我。
是啊,二十多年的人脈都在國內,來這兒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場長時間的旅行,異國風光雖好,欣賞完也終究帶不走的……
我和第二陣營的區別在於:我在這場原計劃的「旅行」中動了心,腦海里一半的空間被騰出來存放西方的思維方式和記憶,如今,東方和西方的力量打成了平手,分不出高下。
在英國,我需要通過持續關注中文世界的動向獲取養分,呼喚 motherland ;但如果回到中國,我又會思念起約克平淡但充滿人情味的一切,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不需要在乎旁人的眼光……
也許,這樣低迷的情緒在席捲而來的論文壓力前不堪一擊,但在它過去之前,我只能任由自己待在裡面,動彈不得。
那就不動了吧,閉上眼睛,先熬過這漫漫長夜再說。
交往外國男友,
不是為了留下來
@Christina, 27歲, 英國三年
每當有中國朋友得知我在讀書時交往了外國男友,都是一副艷羨的眼神,外加一絲「不懷好意」的笑。
他們心裡想的無非是:這女孩兒找個英籍男友,到時候領個證就留下來了。在他們眼裡,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成了用作利益交換的工具,雙方都有所取,才能構成一段「穩定」的關係。
在西方世界呆久了,對中國人情社會的那套東西漸生反感,從小大人們耳濡目染「熏陶」給我們的東西,越來越成為我想要祛除的胎記。老實說,我想在這個國家繼續生活一陣子,但從未想過藉助一段感情拿到「通行證」。
我和男友交往三年,感情穩定,但至今仍未見過雙方父母。在很多華人看來,我這麼做很傻,近在手邊成為一代移民的機會都不抓住。
我當然明白「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但在自己都沒想好是要留下還是回國的情況下,以歐洲人的方式生活在歐洲,不也是一種選擇嗎?
在哪裡可以做外科醫生,
我就在哪裡
@爽,24歲,留德5年
五年前選擇出國,完全是個意外。
當年高考失手,家人不願我復讀重來,倉促之間便把我「扔」了出去。
學校位於德國十分偏僻的一座小城,距離最近的大城市科隆有將近100多公里的距離,甭管什麼季節,晚上過了七點街上肯定沒人了,要麼就去外國同學家裡參加 party 喝到第二天天亮,要麼就窩在自己租的房子里看書整理課堂錄音……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會選擇第二種的。
一天兩天學習沒什麼,可我四年基本都是這麼過來的,德國能玩兒的地方早都跑了個遍,法國、荷蘭、奧地利……這些鄰國也基本打了卡。到後來,逢年過節的娛樂活動就成了幾個留守的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包餃子,我一個南方人,活生生被逼成了「餃子專業戶」。
去年,好不容易修完本科課程,想回國就業,可轉頭在百度上搜了搜母校在國內的知名度,瞬間心裡拔涼拔涼的……
認清現實之後坐在家裡打包行李,我媽玩笑了一句:「你為了學個醫,算是把自己賣給鬼佬了。」
算是吧,但又能怎麼辦呢?哪裡可以做外科醫生,我就在哪裡。
留下是為了證明自己,
在哪跌倒了就在哪爬起來
@Elaine, 26歲, 澳洲半年, 英國兩年
四年前,我爭取到一個去澳洲交換的項目,半年裡,憧憬混合著忐忑,懵懵懂懂,但憑藉著一貫的勤奮,加上學校給國際學生安排的一對一輔導,最後順利完成了交換。
那段經歷像是一顆定心丸,給我一種可以挑戰更高峰的「幻覺」。
直到拿到愛丁堡大學的offer,心裡都是信心滿滿、勢在必得的。
誰知,愛大奉行的理念是:既然來了,就默認你們有 handle 課業的水平,至於過程,我不關心,我要的只是結果。
沒有課外輔導、沒有學習夥伴、教授們上完課就沒了影子……我還在吭哧吭哧打地基的時候周圍人已經「進了階」,每門課拼死拼活也只能「飄過」……
毫無意外,master 階段的 GPA 3都沒到,這反倒成了最後「支撐」我留下的理由,在哪跌倒了就得在哪爬起來。要說對英國有什麼執念那是不存在的,我唯一的執念就是證明自己,在哪兒都一樣。
據去年的一份調查,在80後、90後的海歸中,44.8%的人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歸認為月工資低於自己的期望值。
當時,就有不少觀點,說「你給孩子投入的他下輩子也掙不回來」,或是「不要慣著窮人家的富二代」,等等。
中國的中產家庭,據說都有一個「留學夢」,不少其實是建立在很脆弱的、賭博性的財務模式上的,既有風險,也容易將期待值放大。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或結果不如意,可能就會帶來家庭情感的危機。
在學者薛涌看來,很多留學生沒有學到本事,是因為出去的時候就準備不足。「投入一兩百萬到一個企業,難道不要看準企業有所表現才能出手嗎?為留學投入這麼多資本,難道不也要先保證自己有所表現嗎?一點把握都沒有,甚者連出去後的學業究竟是什麼樣都茫然無知,還不是匆匆忙忙出去、匆匆忙忙回來?」
社會上的聲音更刺耳:或者說看著創業熱鬧回國的,是太傻太天真;或者說回來的不少是不能留在國外的失敗者,等等。
觀點有對有錯,紛紛擾擾,生活的航向還要自己來找。
今年的一些調查顯示,不少人已經能夠「理性」看待這種留學投入和歸國收入的落差。
畢竟,人生道路仍長,誰知道支撐你走下去的會是哪一段儲備的能量。
知乎上關於留學話題有一則高贊回答:「如果出了國,見識到了更多可能性,還要拘泥於『混得好』這種標籤表象的話,那出國才真是有些浪費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採訪整理:Holly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WeLens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體、重逢島視頻、沙龍等業務,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