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託存量規模合計超500億 盈利難點待解
西南地區一信託從業人士稱,現在市場看著挺好,但贏利確實是一個問題。他根據公司情況測算,規模做到20億左右可能才會盈虧平衡,但做到20億並不容易。
普益標準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末,有近30家信託公司開展家族信託業務,存量規模合計超500億元,存量產品數近3000單。其中,建信信託、中信信託、外貿信託等公司規模居前。
「在房地產、政信等業務開展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各家信託公司都有想往財富管理、家族信託加大力度轉型,不過這條路也不是太好走,發展快的多是與銀行、保險有合作的公司。」 8月15日,一位華北地區財富部門人士稱。
多位從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目前家族信託業務正快速成長。不過總體來看,目前家族信託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納入家族信託的資產類型以現金為主業,功能上以實現財富傳承及增長為主。業務實操中面臨客戶認知、系統建設、盈利等痛點。
「目前來講,家族信託還是一個戰略性業務,在沒有上量之前很難實現盈利,這應該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情況。」一名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人士稱。
規模合計超500億
統計各家公司年報的提及頻次,不難發現,近年來家族信託一直是各家信託公司的重點業務創新方向。其中,2017年家族信託被提及28次,僅次於資產證券化和慈善信託,位列第三。
努力之下,家族信託業務也在快速成長。8月初,建信信託發布的《中國家族信託白皮書(2017)》(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底,建信信託已設立家族信託累計金額超過250億元,各系列家族信託設立單數超過650單。同時,其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家族信託已落實配置規模超過300億元,單數超過800單。
另外,山東信託截至2017年底,家族信託已簽訂合同金額達到46億元,其中,實際交付的信託資產規模達到28.9億元,同比增長270%。
「發展很快,我理解的很快,就是比去年超過1倍,比如去年10個億,今年至少20億。」 一位華南地區家族信託從業人士稱。
他認為,家族信託的快速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產品越來越成熟,以前都是千萬門檻,如5000萬起,現在產品線豐富,有幾百萬的,也有幾個億的產品。二是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大家對家族信託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其實需求一直在,不過以前大家剛接觸,不敢下決定。「現在客戶和信託公司都往前走了,成交就會上來很多。」
隨著客戶認識的深入,其核心訴求也逐步轉變。盈科全國家族信託中心主任兼首席律師李魏稱,委託人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家族信託發展之初,委託人還是金融理財思維,通常會問保不保本,回報多高,然後慢慢開始了解家族信託的主要功能不是投資增值,而是保障財產的安全與傳承。現在的委託人,會提很多個性化需求,比如要求受益人在領取費用時,必須當著監察人的面默寫一段家訓等。
「以往客戶會問多少收益,是不是可以避稅、避債,這三個問題都不是家族信託的核心。」前述華南地區信託公司人士稱,「我們的工作通俗來說,就是把錢放到一個獨立的賬戶下,分次分配,按條件領取。」
白皮書稱,經過幾年的精耕細作,家族信託業務不斷在境內市場生根發芽,可以預計,未來十年家族信託將如過去十年信託行業一樣高歌猛進。
過去十年,信託業資產規模從2007年的不到萬億,至2017年末達到26萬億。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當前業務規模、單數發展很快,但是各家信託公司發展程度不一,部分公司業務規模已突破100億,但是也有很多公司尚未開展業務。近30家信託公司家族信託存量規模合計超500億元。白皮書指出,現階段國內家族信託業務尚未形成特彆強的單一品牌效應,也遠未進入縱深服務客戶的階段。因此即使是後起之秀,也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誰是最親密的渠道
據了解,在目前家族信託業務實操中,仍面臨客戶認知、系統建設、盈利等痛點。
前述華南地區從業人士稱,目前家族信託增速『起飛』是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其實客戶認識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客戶教育需增強。另外,規模上來了,服務一定要跟上,尤其在控制好出錯、遺漏的比例等後續服務上。
推出管理系統無疑是保證後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一些公司還是用傳統業務的流程和模式,這會在很多細節上影響到項目推進效率,不過系統建設需要資金投入,不投錢哪來的系統?」一位西南從業人士稱。
前述華南地區信託人士稱,家族信託規模到了50億,再不做系統就很難推進。他認為,相比於國外,我國境內家族信託客群基數大,可以用系統化、科技化去家族信託,這樣既能控制操作風險,也能讓跟多人享受到服務。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就是盈利,前述西南地區信託從業人士稱,現在市場看著挺好,但贏利確實是一個問題。他根據公司情況測算,規模做到20億左右可能才會盈虧平衡,但做到20億並不容易。「如果做mini信託需要很多單,過程中還有同行願意做『地板價』,有的公司要千二,這太低了。如果大家拼價格,又因為價格低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前述華北地區財富部門人士直言,這兩年家族信託業務做得相對較多,是因為現在不以盈利為目的,公司想首先把業務做下來。這個過程中,有不少業務屬於資產配置,還沒有走到財富傳承這一步。
「現在要把家族信託規模做上去,還有賴於銀行等渠道,但由於這塊業務收費較低,在跟渠道分潤時,沒有太多可分的東西,這也使得渠道經理推動業務的意願沒有很強烈。信託公司是需要利潤的,如果3-5年都很難看到家族信託形成明確贏利點,公司管理層可能也需要考量。」 前述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人士稱。
據梳理,目前國內家族信託主要有信託公司主導模式、銀行主導模式、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等五種模式。
前述華北地區財富部門負責人認為:「未來真正能做大的是『銀行+信託』模式,銀行不僅是引流,還能提供綜合結算、匯兌、報稅等服務。如果沒有銀行配合,信託獨立做,小打小鬧可以,想做大很難。另外,保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合作夥伴,不過相比而言,銀行還是更全面一些。」
※P2P爆雷持續,凈化了的互聯網金融如何重生?
※行情下跌,如何自救?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