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伊朗出於什麼目的,敢和全世界85%的穆斯林作對?

伊朗出於什麼目的,敢和全世界85%的穆斯林作對?

中東伊斯蘭世界,地緣結構矛盾突出,政治上四分五裂,派系爭鬥嚴重,其中最明顯的便是遜尼派與什葉派上千年的爭鬥。

在伊斯蘭創教之初,最初是因倭馬亞家族和哈姆西家族而爭奪哈里發地位,激化雙方的矛盾,而各自演化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哈里發也已塵埃落定,但是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依然在激烈上演。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阿拉伯帝國中央勢力想鞏固大一統以此來維護東西方貿易商道的穩定環境,從中得到巨額利益;但是偏離於東西方貿易商道的邊緣勢力,並不能從阿拉伯大一統獲得足夠好處,反而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央勢力。於是代表遜尼派和中央勢力和代表什葉派的邊緣勢力的矛盾不可調和,長期分庭抗禮。

什葉派在穆斯林信徒中,必定佔少數,規模影響力都完全不能和遜尼派比。如今,全世界的遜尼派占穆斯林的85%以上。從目前兩派的勢力範圍來看,西亞、中亞、北非、南亞以及東南亞等全球大部分伊斯蘭國家和地區都是遜尼派,而什葉派的主要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伊朗高原一帶,以伊朗為核心的少數幾個國家而已。

從伊斯蘭文明的歷史來看,凡致力於一統伊斯蘭的有實力的帝國,都是遜尼派國家(不管他們之前是什葉派,最終也會皈依遜尼派)。就算是如今什葉派的核心國家伊朗,在16世紀以前,大致都是遜尼派的勢力範圍。16世紀伊朗薩法維帝國建立後,伊朗實現了向什葉派的整體轉變。

那麼,為什麼伊朗會選擇一條不平常的道路?雲石君將做簡單分析。

薩法維王室出生於什葉派,表明上看,伊朗成為什葉派國家也是順理成章。不過,在伊斯蘭文明歷史上,有不少出生於什葉派的統治階級,最後都皈依了遜尼派。阿拉伯帝國的第二王朝——阿拔斯王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王室就是哈希姆家族,曾經是什葉派,掌權後便皈依了遜尼派。這很好理解,作為弱小勢力逆襲上位後,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皈依遜尼派才能獲得絕大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的認同,更有利於統治。

那麼,為什麼掌權後的薩法維王室不效仿先例,皈依遜尼派呢?

這還得從世界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說起。

先將視野放大,16-18世紀,薩法維帝國統治伊朗時期,正是歐洲文明逐漸崛起,大航海時代日益勃興的時代。

雖然,中東伊斯蘭世界本身四分五裂,地緣結構複雜,但是,將中東置身於歐亞大路上,它便成了地緣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方交流的必經幹道。正是憑藉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緣條件,使得伊斯蘭教可以以商路為紐帶,將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圖蘭低地等地緣上互不統屬的板塊整合到一起,逐步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帝國。

各地緣板塊整合為一體的好處十分明顯。各主要地緣勢力要想在東西方貿易下獲得巨大利益,他們就得推動並維護一個相對一致的文化體系,來減少貿易過程中的摩擦和阻礙,提高商業效率,最後才能鼓起錢袋子。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東的西北方的歐洲在新航線的開闢下,重擊了傳統的東西方貿易主幹道。因為新航線的開闢,歐洲人可以通過環繞非洲或跨越新大陸,完全避開了中東,直接與東方開展貿易。形象點來說,新航路開闢前,東西方貿易中,中東伊斯蘭在其中扮演了掮客一角,而航路開闢後,東西方貿易更像是電商中的B2B(商對商),歐洲可以直接和東方買賣,中東掮客作用逐漸被弱化。

而北方崛起的俄羅斯逐步滲透了北亞,利益已經大幅萎縮的東西方陸上交通線,很大程度上也被俄羅斯線路取代。

這下,中東地位就尷尬了。海陸通道的變化,不僅失去了貿易樞紐的地位,同時,歐洲人從阿拉伯人手中佔領了東西方海上貿易的主導權。

歐洲文明迅速發展的黃金時段是在工業革命後,此時,並沒有絕對壓倒伊斯蘭文明的優勢。但隨著歐洲新貿易通道的開闢,已經間接改變了伊斯蘭世界內部的政治經濟格局。東西方貿易主導權的喪失,嚴重動搖了維繫伊斯蘭世界文化同一性的商業紐帶。

中西亞貿易幹道的主導地位不再,通過商業創造的利益有限,既如此,再維繫統一的遜尼派認同意義已不大 。

這就是伊朗轉型為什葉派的時代背景。

不過,就算如此,伊朗薩法維帝國還是有志於統一整個伊斯蘭世界,其貿然轉為什葉派,定會增加其征服大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的難度。那麼,還有什麼其它原因,促使伊朗轉為什葉派呢?

這與佔據東地中海——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密切相關。

伊朗薩法維帝國強大時,雖阿拉伯勢力已沒落,但突厥系的奧斯曼土耳其正處於全盛期。兩個帝國都想一統伊斯蘭,不過大家的實力都是不相上下的,於是長期對峙局面便形成。

竟然,正面對抗,伊朗難以突破,也就只能靠「旁門左道」亂來壯大自己,同時儘可能大的削弱對方。

法一:可以像同時期的歐洲人通過不斷的技術革命,來提高文明質量。不過,伊朗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法二:想東擴充地盤,如阿富汗和圖蘭低地。阿富汗本身是伊朗高原的延伸,圖蘭低地則在地緣上被伊朗高原壓制,所以伊朗的擴張符合地緣規律。另外,伊朗將阿富汗和圖蘭低地與中東隔離開來,避免了土耳其直接干涉。

可是土耳其卻是可以從側面施加影響力。一方面,土耳其在征服阿拉伯勢力後,相應的得到了遜尼派哈里發的頭銜,是名義上的遜尼派宗主。另一方面,中亞大多為突厥語族地區,與土耳其系出同源,土耳其可以用民族紐帶爭取他們的認同。

在這樣的局勢下,若伊朗還要維持過去的遜尼派立場,若要一統伊斯蘭,哈里發地位的土耳其定不會承認伊朗的名分,甚至,伊朗內部也會受影響。而中亞土著大多為突厥語族,比之伊朗,土耳其更容易爭取到他們。

既然伊朗維持遜尼派不利於自己的戰略施展,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轉向什葉派。伊朗轉向什葉派的好處也有很多:

第一、可在內部清除土耳其哈里發地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爭取民眾的認同感。伊朗和土耳其旗鼓相當的實力,決定了伊朗那薩法維王室不可能擊敗土耳其,而奪取其遜尼派哈里發的皇冠。既然伊朗與土耳其的矛盾不可調和,那麼轉為什葉派,和土耳其爭鬥也不會名不正言不順,從而來減少內部隱患。

第二、伊朗處於中東與中亞之間,轉型為什葉派後,就徹底切斷了中東遜尼派本部向中亞輸送地緣影響力的文化通道。雖然,短期內會加劇伊朗與中亞的衝突,但中亞實力不濟,遲早會被伊朗征服。若伊朗經營中亞有方,擴大了什葉派在中亞的影響力,並取得了認同,又能在在教派文化上親附自己疏遠中東,同時弱化中亞部族與同時突厥一系的土耳其的親近感,最終達到同化中亞,借中亞之力征服中東的目的。

這些都促成了伊朗向什葉派轉型。

當然,伊朗轉型的目的,並不是成為眾多遜尼派攻擊打壓的對象,而是通過此舉,來建立其自己主導的意識形態體系,進而在穩固內部統治的同時,更好的消化中亞。

雖然,伊朗的計劃看上去是完美的。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歐洲國家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有了絕對的優勢壓制伊斯蘭世界。俄、英瓜分了中亞,讓伊朗的計劃成為了泡影。更糟糕的是,伊朗自身的安全也不能完全保障,無心擴張。

伊朗成為了什葉派國家,如果沒有中亞的支撐,他就沒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處境,也無法在與土耳其競爭中取得勝利,一統伊斯蘭更是像幻影。時勢造英雄,時勢也可以讓英雄淪為狗熊。無奈之下,伊朗被淪為了伊斯蘭世界的另類。

那麼,既然伊朗已成事實的什葉派國家,內憂外患下,它要如何自保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74節——伊朗之第五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的政治中樞地位不再,但為何依舊引領歐洲文明上千年?
中東乾旱缺水,地緣環境超差,以色列為何還堅持在此建國?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