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一不謹慎」就收割了你,明星經商為何越走越歪?
目前的商業氛圍很濃烈,但不夠醇厚,因為我們除了錢以外的東西,追求的太少了,這麼走極端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作者:辛國奇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北京電影學院96級表演班,很有可能輔修了財務管理第二專業,否則不可能一個班裡,冒出兩位被證監會點名的「股神」。
此前,趙薇及其家屬被證監會宣布「五年市場禁入」。2016年12月,趙薇的公司龍薇傳媒以30.6億元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29%股份,結果被證明是「空手套白狼」,該公司註冊金僅200萬元。事情敗露後,趙薇和老公黃有龍被罰30萬元罰款,部分投資者因持有萬家文化股票而蒙受巨大損失,目前投資者的索賠金額合計已超過5000萬。
前幾日,證監會發布了5宗股票市場操縱案,其中一則是「民間股神」高勇控制16個賬戶,操縱「精華製藥」抬高股價,半年內股價暴漲300%,非法獲利8.97億元。處罰公告中「黃某明」、「張某霞」的名字,讓媒體和吃瓜群眾們紛紛猜測黃曉明「疑捲入18億股票操縱案」。
隨後,有媒體挖出,該股票操縱案中的自然人賬戶之一確實為黃曉明名下賬戶。甚至有媒體發現,黃曉明曾在在2014年投資「疫苗事件」公司長生生物,再次將該事件推向了風口浪尖。
針對市場上的各種猜測,15日凌晨,黃曉明發布聲明,稱自己從未參與任何股票操控,從未參與過「長生生物」股票投資,也不認識高勇,只是委託給別人理財,並將此次事件歸為個人「理財不謹慎」。
兩位同班同學,不論是「野心太大」,還是「不謹慎」,都給普通投資者帶來極大損失。但目前這兩位同學的「損失」僅僅是些許輿論的譴責,可謂只是有點皮肉傷,作為公眾人物,面對被誤導、被收割以至於血本無歸的普通投資者,二位一直缺少一個充滿誠意的鞠躬道歉。
可以說,這些事件,絕對只是偶然暴露的冰山一角。不知還有多少明星的財產在資本市場中興風作浪,還有多少人因為「不謹慎」給自己謀取了不當利益。
此次證監會稽查盯上了高勇,則是因為高勇在出貨過程中不幸露出馬腳,將黃曉明的持倉出貨出晚了。彼時,儘管高勇在2015年7月22日之前已經清空了黃曉明賬戶里的精華製藥股票,但7月25日精華製藥公布的半年報,還是以6月30日之前的股東持股為準,如此,黃曉明以143萬股赫然進入精華製藥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最終留下了難以掩蓋的「辦案線索」。
如今的明星們,似乎已不再是「人民藝術家」,而都是各顯神通的商業奇才。據企查查和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黃曉明投資的公司有47家,其中他控股的企業有28家,擔任法人的有9家,公司名字中帶著「投資」二字的就有14家。除了投資領域,黃曉明名下的公司覆蓋影視、科技、餐飲、外貿等多個領域。
明星經商,本無可厚非,但這幾年資本風起雲湧,不少明星的經商路徑越走越歪。
起初,明星經商創業,還停留在開餐館、開酒吧、開服裝店、美容店等小打小鬧的階段,僅僅是憑藉明星效應吸引粉絲前往消費,賺的也還是辛苦錢。比如多年前,黃曉明就和李冰冰、任泉兩位好友一同開過名為熱辣壹號的火鍋店。
此後進入了第二階段,如辦影院、設立影視公司、特效公司等,不離自己的主業,相當於打通上下產業鏈,對明星自身及產業發展也都有益處。
直至近幾年,他們開始疲於奔命般地參股、入股、投資,不斷嘗到甜頭後,賺完一級市場的快錢,就繼續在二級市場「刀口舔血」。據公開報道,2008年2月,黃曉明就以每股3元的價格認購180萬股華誼兄弟的原始股,如今,黃曉明在華誼兄弟的市值近3500萬元。 而「女版巴菲特」趙薇最受矚目的一次投資當屬2014年底買入阿里影業股份,5個月後在高位套現9.98億港元,「娛樂圈股神」的稱號隨之而來。
同時,不少明星開始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投資各種新興創業項目,黃曉明正是其中的先驅。風投公司Star VC和明嘉資本,黃曉明都是大股東,明嘉資本更幾乎就是他本人的,持股佔80%。這兩家風投公司成立後投資了不少「明星」創業項目,所賺收益也自然不在話下。
所以說,憑藉黃曉明的商業頭腦,哪裡還需要自己的母親大人「親自出馬」,去找股票莊家「不謹慎」地理財啊!據說,黃曉明對自己工作室的規劃是「多元化的集團公司」,主營娛樂業,其它版塊涉及房產、紅酒、醫療以及電子數碼等,可謂野心勃勃。
如果橫向對比,港澳台和歐美藝人的「商業訴求」就純凈的多。比如,謝霆鋒所創辦的「Po朝霆」已成為香港最著名的特效公司,照樣也很賺錢,每年純利過億元。劉德華投資過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影城,都讓他收穫頗豐,但他的興趣依然還是在老本行上,專門啟動了「亞洲新星導」項目資助年輕導演獨立拍片。
值得反思的是,資本是嗜血的,人的貪慾永遠無法得到滿足,快錢賺習慣了,演戲就真的成「演戲」了,無非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已,何談更高的藝術追求?
目前的商業氛圍很濃烈,但不夠醇厚,因為我們除了錢以外的東西,追求的太少了,這麼走極端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在不少明星這裡,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似乎是「失效」的,賺了再多的錢後,還是賺錢,自我實現以及回報社會這一層面,我們幾乎看不到。
從崔永元曝光范冰冰「天價陰陽合同」,再到如今黃曉明的「不謹慎」,可以看出,娛樂圈的確存在很多商業亂象。不過,監管部門似乎也透露出規範整頓、殺一儆百的信息,否則證監會的公告里完全可以不用「黃某明賬戶開立後由其母親張某霞管理使用」這樣明顯可以對號入座的措辭。
我們渴望規範的資本市場,我們期待公平的商業環境,我們鄙視不可見人的各種「快錢」和非法獲利,我們尊重每位奮鬥者的辛苦付出,這都需要一個個事件熱鬧過後,制度性的措施能夠及時補救,直到最後,進步不再需要由「事件」來推動。
敬告不守商業底線的明星們:你們玩著就把錢賺了,但千萬別玩大了!無論哪個行業,賺快錢的時代都過去了……
本文來源
中外管理雜誌
TAG:快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