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雍正·兆庸祥端硯 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雍正·兆庸祥端硯 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端硯自唐朝初年開始出產,當時的端硯純粹是文人墨客書寫的實用工具,石面上無任何圖案花紋裝飾,顯得粗陋、簡樸,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云:"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經過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端硯經歷代皇將相、文人雅士和勞動人民的使用把玩,賦予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端硯的收藏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近日,盛軒國際有幸得雍正·兆庸祥端硯一件,長13cm,寬8.9cm。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具有質柔而剛按之如小兒肌膚,摩之寂寂無聲響,以及貯水不凅,呵氣研墨、不損毫,發墨快等特點。在端硯外面的盒子上刻有「兆鏞記」,可見這是當初兆鏞所用的端硯。

汪兆鏞(1861年6月6日—1939年7月28日) ,字伯序,號憬吾,晚號清溪漁隱,自幼聰穎,10歲能詩。時值岑春煊出任兩廣總督,聘入督府掌司奏章,行跡到處,皆有詩文,與四海名流廣結文字之交,收藏書畫不惜重價,故所獲極豐。兆鏞也是一有能之人,其流傳至今的端硯自然也有極高的市場收藏價值,是難得一件的珍品,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軒國際拍賣 的精彩文章:

鑄造量少的版別多樣 錯版試鑄銀幣版式極為少見
為何咸豐古銅幣價值不菲?

TAG:盛軒國際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