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氏篡位就是和曹氏的接力賽,只要誰輸一棒就滿盤皆輸

司馬氏篡位就是和曹氏的接力賽,只要誰輸一棒就滿盤皆輸

原標題:司馬氏篡位就是和曹氏的接力賽,只要誰輸一棒就滿盤皆輸



曹魏最終被司馬氏篡權,當然和從曹丕到曹叡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的對宗親的打壓有關。

宗室對任何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來說,都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輕不得,重不得。宗室權太重,會影響到皇權的穩定,宗室權太輕,朝廷大臣權太重,如果又缺乏必要的制約,就容易出現權臣,同樣會危及皇權。


宗室本來就是皇權的衍生品,和皇權是同氣連枝的。當皇權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的特權自然也會受影響。所以,無論是出現了權臣、後宮、外戚專政的問題,都會面臨如何處置宗室的問題,大多數都要加強控制,避免宗室出現大規模反抗的局面。


比如漢初呂后專政時期,就對宗室藩王進行了一些調整,以加強控制,同時則把她自己的兄弟也封王,並授予兵權,這就是在為從劉氏手中奪取皇權做鋪墊和準備。但呂后死後屍骨未寒,劉氏藩王就舉兵討伐諸呂,很快就成功的奪回了對朝廷的控制權。


後來群臣商議要立當時的代王劉恆為帝,劉恆擔心朝廷功臣都在,又剛誅殺諸呂,勢力正大,怕自己去長安以後鎮不住場子。他的臣子宋昌就勸他,外面有劉氏宗藩,又有有兵,功臣們也不敢把你怎麼樣。代王就去當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到文帝的兒子景帝的時候,劉氏宗王發動了七國之亂,朝廷出兵平叛後,開始強制推行推恩令,以打壓宗王的勢力。但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皇帝只能依靠大臣。一旦出現幼年繼位的皇帝,就會出現權臣。所以漢武帝一死,霍光就成了漢朝的實際控制人,實際上就是權臣,皇帝廢立完全由他說了算。


所以到漢朝後來又形成了另外的做法,也就是重用外戚,比如皇帝的舅舅。漢武帝就曾經想讓太子繼位之後,由衛青來輔政。這個做法延續到東漢,就更厲害了。每個幼年登基的皇帝,都由舅舅以大將軍錄尚書事的身份輔政,實際上控制朝廷。


曹丕繼位之後對宗室,尤其是他自己的親兄弟控制比較嚴,是多重原因造成的結果。一方面是因為在奪嫡過程中,他受到的壓力比較大,他得勢後有報復的意圖。但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宗室的這種防範,本身也是漢朝以來留下的政治傳統,曹丕是順著走,目的還是為了加強皇權。


司馬氏能夠順利奪取皇權,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當然就是對宗室的過度打壓,讓曹氏近支宗室都不敢靠近曹魏的政治。比如曹叡臨死前,曾經希望由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來輔政,但曹宇不敢接手。這當然是因為他長期遠離政治中樞,缺乏能力,也缺乏實力,怕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而且,曹丕、曹叡都短命,導致曹芳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而輔政的大臣曹爽、司馬懿又和曹芳沒什麼血緣關係,郭皇后對他也沒什麼感情,所以作為皇帝的曹芳反而成了整個曹魏最勢單力孤的一個人。無論是曹爽還是司馬懿專政,曹芳都是傀儡。


相比之下,司馬懿從高平陵政變到最後完成篡位,中間經歷了三代四個人,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炎不斷接力跑下來,而且用了十七年時間,才完成皇權轉移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無論誰犯一個嚴重的錯誤,都有可能導致這個過程中斷。但司馬氏祖孫三代卻沒有犯錯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繼位的時候都已經是成年人。


這就是一場曹氏和司馬氏的接力賽。雖然曹氏的第一棒跑得很好,第二棒和第三棒也算完成了任務,但最後一棒是一個不合格選手,而司馬氏雖然每一代都比不上曹氏的第一棒,但比較均衡,每一棒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所以,司馬氏笑到了最後。

但司馬氏在奪權之後,又把曹氏失去皇權歸結為對宗室打壓太過,所以司馬氏反其道而行,大肆分封宗王,並且授予兵權,讓宗王有了能夠直接干預中央的能力。加上在皇權繼承之際出現了混亂,中樞主動招引宗王率兵入朝,打開了八王之亂的閘門,西晉也就離完蛋不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劉備還沒有根據地,曹操為什麼仍然視劉備為最大對手
高平陵之變後,夏侯霸為什麼不顧殺父之仇,投奔蜀漢?

TAG:蕭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