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解開心結方能治癒疾病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解開心結方能治癒疾病

人體是一個整體,人的健康與情緒有密切關係。人的情緒是一種心理現象,廣義的情緒包括情緒、感覺和心情,如高興、愉快、歡樂、興奮、喜悅、輕鬆、欣慰、激動、悲傷、害怕、恐懼、不安、緊張、苦惱、憂鬱等...

身體其實是我們與內在之間的交流工具。

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可以幫助內在表達,了解自身的問題。

而疾病的出現有著提示的作用,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愈的地方。

身體知道你所有的所思所想,你身體出現任何的不適與疾病,都是你內在信念和心結的反饋。

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知道你頭腦里的所思所念。你身體的任何不適和疾病也都來源於你內在的信念。你內在積壓的悲傷、憤怒、負面情緒越多,你的身體就會越容易生病。

而你的每一種不適和疾病,都指向內在你的信念和情緒。放下 過往那些心結,療愈心靈,就療愈了身體。

1.疾病起始於情緒

疾病與健康,這是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切疾病都起源於精神層面。除了這個人人都能看得見的物質身體,每個人也還有一個情緒體,一個心智體,還有一個靈性體。

疾病一般起始於情緒體,它在物質體里表現為有某些淤塞物。通常是心智體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緒的淤塞,最後會表現為疾病。

這裡說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維慣性,它們一般是那些關乎你自己的對與錯的信念。

2.評判阻礙能量的流動並製作瘀堵

評判會真正地在你們的情緒能量系統中製造瘀堵。你正在強迫自己做那些不能真正表達你是誰、你想成為誰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總是忽略自己的憤怒,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令自己不快樂的事情,那麼這情緒就會轉入地下。它會將自己從意識中隱藏起來,而在肉體中表達自己。

壓抑的情緒是希望引起你關注的能量。一旦它開始在肉體中表達自己,疾病就出現了。

3.疾病提示你需要療愈的地方

一般來說,每種疾病都指向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而瘀堵則阻礙了能量的自由流動——那會使靈魂覺得沮喪。

因此,疾病有著提示的作用:

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愈的地方。

儘管疾病看起來是負面的——你被各種癥狀和疼痛所困擾,但我們應該把疾病看成一個訊息或指示。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與疾病合作,而不是抗拒它了。

情緒大聲地講話,它們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你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激起情緒反應的原因。任何時候只要你被情緒嚴重地困擾了,你都要找到它的原因和含義。

身體是有智慧的,它不僅會對其吸收的物質(如食物和水)做出高度敏感的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

身體其實是:

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

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

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

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了解自身的問題。

4.了解疾病的精神含義是一個內在探索的旅程

當靈魂以疾病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時,你怎樣才能明白它的語言呢?

了解疾病的精神含義是一個過程,這是一個探索,是一段內在的旅程,藉此你可以逐步恢復與靈魂的溝通。

為了踏上這段探索之旅,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的病患。通常你對於疾病的最初反應是否定和抗拒的。

由於疾病讓你害怕,所以你希望它消失得越快越好。你害怕衰弱、缺陷和最終的死亡。

真正的問題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它所揭示出來的內在的瘀堵。

當你直面疾病,

用你的心和靈魂去接受它,

願意傾聽靈魂的聲音,

你就已經消除了部分的淤塞。

雖然你還未精確地知道,

疾病要告訴你什麼。

通過你踏上這段內在旅程的意願、耐心和決心,有一部分溝通已經重新建立了,也就意味著你已經看到了身體給你的訊號。

5.疾病此刻來到你的生活里絕非偶然

然而,接受和擁抱疾病對你來說並不容易。你可能發現自己對它會產生排斥、憤怒或絕望的情緒,因此你無法聽見疾病想告訴了你什麼。

但通常來說,疾病在你身上的表現就是一個很大的提示。要真正地開始治療,你必須全然地接受疼痛、不適、焦慮、憤怒和安全感的缺失。

你必須看著它,

對它友好,向它伸出你的雙手。

它是來尋求你的療愈的。疾病不是必須要儘快除掉的東西,它在此刻來到你的生活里絕非偶然。

如果你忽略身體的語言,一直抗拒疾病,你將很難明白疾病的精神本質和意義。因為有太多的憤怒和恐懼圍繞著它。

只有當你能夠面對疾病,面對疼痛和不適,面對你的恐懼和厭惡,你才真正達到了內在的自由。擁抱它們吧,然後心平氣和地問:你們想告訴我什麼?

6.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生活中,針對健康長壽的生活模式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定和標準,然而這些格式化的觀念跟靈魂之路沒有任何關係。

靈魂之路是非常個人化的。因此,為了找出身體遭受病患或疼痛的真相,你需要以非常私人化的方式去調整自己,拋掉所有一般化的標準和規則,在內心深處尋求自己的真相。

重要的是你出於恐懼放棄了自己的責任,而傾向於把它交付給別人。

當然,聆聽專家的建議並無過錯,並且通常也是明智的。但你需要把這份知識帶進內心,用你自己的心去衡量,體會這個建議是否跟你有共鳴。

只有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

是你身體的主人。

只有你才知道,

什麼東西對身體是最有好處的。

從根本上說,

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一旦你知道你可以從內在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且只有你才能這樣做時,你會更加地自信。而自信又會使你更容易領悟疾病的語言。

它也能令你在收到內在答案時,不會因其不符合社會的普遍觀念而推開它。在任何情況下與自己的身體保持親密都是非常可貴的,尤其是在生病或苦惱之時。

讓身體講話的途徑是愛。

關鍵是要逐步理解疾病的意義,

只有理解它,它才會轉變,

情緒淤塞才可以消除,疾病方能治癒。

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

GIF

疾病與情緒有密切關係,自古以來醫學工作者和科學家都有共識,今天我們就將從科學的角度探究這個問題。

情緒與疾病關係的科學探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癒能力已大大增強。但是,就在醫療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舊症新病卻依然在毫不留情地奪人錢財、索人性命,疾病仍舊是人類最大的探究方向。

在原有的一些疾病至今仍無法找到發病原因及根治辦法的同時,又不斷出現新的病種,如禽流感、瘋牛病、SARS、甲型H1N1流感等。人類消滅病毒的速度總是落後於病毒成型、擴散變異的速度,在與病疾的抗爭中人類總是處於劣勢。

有甚者,過去一些曾經被消滅了的病種,如今卻又捲土重來、肆虐蔓延。而且,抑鬱症、焦慮症、神經病、失眠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人群不斷擴大,癌症的發病更是前所未有。

可見,單純關注人的機體健康已經不能夠解決疾病趨勢發展的惡化問題,需要我們從整體考慮,從人的生命意義和存在價值來解讀,系統認識健康的內涵,將機體健康和心智健康有機統一起來。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情緒這一心理要素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影響。

一、情緒的內涵和特徵

1.情緒的內涵

普通心理學認為:「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是以個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情緒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對刺激物的認知等複雜成分」。這個定義和我們對於情緒的分析思路比較契合。我們在探討情緒的時候,並不是從靜態的、當下的、單一的角度來思考,而是要深入思考情緒產生的根源、觸發的機理和作用的結果。

在每個人成長、受教育與社會化的進程中所產生的恐懼、失落、怨恨、內疚、害怕、自責、憤怒等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釋放、清除和化解,就會產生細胞記憶形成潛意識的「程序」。這些記憶及程序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只要條件滿足,就會自動運行。

因此,當現實生活中再次出現與以往經歷有著相同感覺的情境時,潛意識就會自動啟動「程序」,引導身體做出反應,導致人的煩惱與痛苦經歷不斷輪迴。這樣,即使有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也會因為不自覺地受控於潛意識程序的影響和作用,而很難改變自己的現狀。

2.中西醫理論對於情緒的探討

中醫理論提出:「百病皆由心生」。心就是人的思想,思想則引導情緒產生能量的定向流動。中醫在兩千多年前所論述的「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等內傷情志的理論,已闡明了情緒引導氣血流動的定向性。

當有些人受驚嚇時會小便失禁,就是「恐則氣下」的表現;有人發怒時,面色通紅,太陽穴處青筋暴露,則是「怒則氣上」的表現;當我們高興過度時,會感覺上不來氣,這種氣短是心臟功能失調造成的,中醫內傷病因理論中有喜傷心、怒傷肝等論述;如果受了過度的驚嚇,會使人膽區的氣血發生變化,氣血被引向膽區,所以中醫有「驚傷膽」的結論。

西醫觀點是:「不同心理狀態激發產生不同化學物質,作用於特定的靶細胞、靶器官而發生反應」。當我們的思想和心情發生變化時,身體的相關部位就會有相應的變化和反應。當我們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口、舌和胃等消化器官就會有反應;想要看的時候,視覺器官就要發生變化;想要走的時候,運動器官會有反應。

情志的變化影響著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和運行,在心情波動的影響下,氣血不僅具有定向性,還具有位置規律性。劇烈的情緒變化會使人體陰陽失衡,導致氣血功能紊亂,損傷人的臟腑,最終使人的健康受到影響,引發疾病。

在臨床中,無論中醫、西醫還是心理醫生,都會囑咐病人要保持心情舒暢。他們都認為,這對疾病的康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曾有人做過這樣的科學實驗,在喂老鼠的食物中,加入致癌物質,其癌症發病率僅為10%;當對老鼠進行能夠引起緊張情緒的強烈刺激時,其癌症發病率就上升到50%。通過不同的結果可以看出,情緒的變化對健康狀況的影響非常的大。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同樣得癌症,積極心態和消失心態的不同結果,有的人很快康復,有的人因知自己得癌症被「嚇死」。

3.情緒的特徵

情緒雖然看似真實,但卻不是一個人本身存在的一部分,它們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某個人或某種外力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而是某些特定的因與緣聚合在一起而產生的。我在對人的心智十多年來的研究中,通過大量個案處理髮現和總結出情緒的如下特點:

(1)沒有質量,無法量化和衡量。

我們可以感受和體會到情緒,但卻看不見、抓不住、觸摸不到它。情緒沒有可以量化的大小、距離和顏色,同樣的情緒作用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也是不同和無法量化的。

(2)超時空,沒有距離和時間點。

在往昔的生命中,不論是多久以前存儲在細胞記憶中的情緒,只要沒有得到釋放、清除和化解,就會繼續影響人的現實生活與命運。很多事情看似已經過去了很久,可當我們回憶到那件事情、那個時間點時,當時的情形依舊會歷歷在目,相同的情緒依然會不斷生起。人接受和體驗到的情緒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愛因斯坦曾說過:「時間、空間是個假象,只是現在的科技手段還不能夠做出直觀的證明」。

(3)不受障礙的限制,隨意念而生。

我們既可以想到剛才發生的一件讓我們產生情緒的事情,也可以想到小時候產生情緒的事情,還可以胡思亂想,編造許多讓自己生氣、興奮、鬱悶、害怕的事情。

(4)創造性。

情緒會產生氣血的反應。當一個人害羞的時候,會有臉紅的現象,害怕的時候臉就會變白……人各種不平靜的情緒,會使體內的氣血按一定的規律被導引向身體的某個部位,使人體氣血發生異常流動,出現病理變化。

情緒還會創造物理的反應:在人傷心的時候會創造出眼淚、鼻涕等;餓的時候聞到了香味,就會產生流口水的現象;想哭時嗓子會哽咽;對經歷的人、事、物想不開、想不通時,身體就會產生膽結石、腎結石等。

(5)可變性。

當情緒得到釋放、清除和化解時,相對於這個事件的情緒會得到削弱或清除行為也將會得到相應的改變。比如:一個人不服或看不起領導、父母等就會頸椎痛,當採用「喚醒法」或「能量法」技術幫助一個人釋放這個情緒後,頸椎的疼痛也就會得到緩解和消除。通則不痛,而不通則是由於情緒所致形成的能量被淤堵,情緒改變,能量改變,作用力改變,心轉病移,心智的轉變也創化人生和命運的改變。

(6)改變物質結構。

科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支玻璃試管插入盛放了冰水的容器里,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心態下的「氣水」,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體變成水後,澄清透明,無色;生氣時,水中有紫色沉澱。把受試者生氣時呼出的「生氣水」注射到一隻大白鼠身上,幾分鐘後,大白鼠就會死掉。人心平氣和時會產生好的情緒,形成正向的振動波,影響物質使之正向運動,從而產生積極正向的結果,反之就會出現負向的結果。

二、情緒影響身體的原理

情緒是對於生命能量的最大消耗,心智中存儲的情緒越多,人再次遇到相同或相似境遇時所產生的反應就會越明顯,情緒存儲的時間越久對人的作用和影響也就越大。

情緒是怎樣引發了身體的變化呢?其根本在於情緒改變了人的生命能量。東方古典智慧裡面很講究氣,氣就是能量。萬事萬物都是由氣也就是能量的呈現,就是指事物本身具有能量。思想即導引情緒的同時情緒也作用于思想,都會在人的身體器官中形成定向作用,過量的反應使氣道也就是經絡出現淤堵,而形成能量淤結。能量不能夠順暢的流動,人的身體就會以疾病來做出反應。

過去中醫研究人的經絡,認為經絡是身體的重要支撐點,實際上,我們認為人的身體有無數氣道組成,氣道暢通,則身體健康,氣道就是經絡,而淤結點就是我們常說的穴位。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按壓穴位時,如果身體有問題會產生一定的疼痛感,因為這裡的能量堵塞住了。當按壓穴位時,疏通了淤塞的氣道,身體的能量就會重新流動起來,也就消除了疾病的困擾。

能量是情緒與疾病之間產生作用的通道。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作家及靈性導師大衛·霍金斯博士,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30年長期的臨床實驗,通過隨機選擇的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的測試對象,對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他由此製作了兩張意識能量圖表,讓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不同心理對於身體能量的作用。

霍金斯意識能量層級圖

同時,在對疾病的研究與探索中,我們發現,人體所產生的病痛幾乎都有著相同的目的性,都是在反應心智、情緒、潛意識、思想、家族關係以及自我細胞記憶等。其實,外在的病症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疾病的產生映照出了我們內在的心智結構,特別是我們內心深處排斥的東西,即我們所不想成為、不想經歷、不想看到、不想做到、不想得到、不想承受的,以及一些深藏於我們潛意識中的「畫面」。

病症是一種表達模式,它既是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是尊重生命,敬天愛人,走向覺悟的開端。也就是說,作為病人,你不僅僅是受害者,更是肇事者,你身體的病痛源自於你內在的心智。

情緒是人的身體根據內在思想所做出的一種反應。很多時候,當某些思想還沒被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就會被我們的身體探測到,於是身體就會立刻做出情緒反應。這些深層的、慣性的、無意識的思想源自於我們自身所存儲的程序,我們總會身不由己的深陷於自己所創建的心智結構中不能自已,任由這些思想左右著我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影響著我們身心靈的健康。

這些潛藏的思想在不斷的破壞著我們的生活質量而我們卻渾然不覺,只是想當然的將怨氣發泄在那些引發我們情緒的人、事、物上,以為他們才是我們疾病的肇事者,卻不知道真正的元兇就是我們內在的這些思想。

這些思想總是會激發一些負面情緒,比如:讓我們自卑,覺得自己不值得人愛,所以就常常會產生不被愛的感覺;讓我們對錢產生恐懼,所以不管如何努力都賺不到錢;讓我們對身體的自愈能力產生懷疑,所以就常常會生病……伴隨著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我們的身體就會分泌出有毒的化學物質,而最可怕的是,我們的身體會對這種有害物質上癮。

結果就會「境由心生」——如果你有自己不值得人愛的思想,即使你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愛,你還是會不自覺(無意識)地在生活當中創造一些情境讓自己覺得不被愛。思想引發的情緒會不斷的顯化在外在的世界上,製造出我們的一切。

三、情緒與疾病的對應關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疾病」本身是假的,它是我們內在的一種反映,是存儲於我們潛意識中的情緒所創造出來的一種假象,我們的潛意識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向我們傳遞某種信息。

既然疾病來源於我們的心智問題,是我們的潛意識所創化的一個現象,那麼我們就應該深入心靈去清除我們的病因——情緒,如此才能夠真正的痊癒。可是,現實中的很多人往往都只在其結果上尋求解決方法,不斷的在「果中求」——想通過殺菌、切除腫瘤或更換藥品的方式重獲健康,結果到頭來病菌還會再生,腫瘤還會再長,曾經的經歷又開始重演……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樣的方式並不能夠清除病因,只要我們心智中的這些情緒種子還在,它就會不斷的吸引同樣的「果」,讓我們生同樣的病。所以,要想真正的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就必須要回溯到過去使自己產生情緒種子的事件中,去面對並消除當時的「因」,當病因消除時,生病的「果」自然也就會消失不見,且不會再犯。

通過十多年的研究和處理個案中的總結分析,找到肝、眼、膽、心臟、腰、頸椎、脾、腸道、婦科、糖尿病、腎、肺、頭、哮喘、尿毒症等器官或者部位所對應的關係部分如下:

1.身體器官

頭部:具有「領導」和「指揮中心」、上級、長輩的象徵,部分頭部疾病來自於不服氣、不認同、不接受等思想。

眼睛:生理功能具有觀看的意義,所以各種「看」相關聯的看不慣、看不順眼,不想面對某人或某件事情等思想導致眼病。

耳朵:生理功能具有聽的意義,所以耳朵疾病來自於與各種「聽」相關聯(如不想聽、不愛聽)的思想,身邊一定有一個很羅嗦的人。

鼻子:鼻部的病源於小時候被父母管教的很嚴格,壓抑、想說但又不敢說的思想。

肩膀酸痛:為了平等的事物扛著,責任感太重,扛太多事情,凡事都一肩挑的怨氣。

肺:肺為氣之本,肺的功能是總領周身之氣,以推動營衛津液布達全身,這方面的疾病來自於對未來前途擔憂的思想。

咳嗽、氣喘,:源自壓抑、被限制、窒息的愛、有話想說又害怕的思想,想發出的情緒卻被壓抑住了,無法表達。

心臟:具有生命功能,向全身血液提供動力,使人體各個部位得以到營養、發揮功效。心臟的疾病主要與對「好」的盼望、希望、惦念、挂念、高興、興奮、激動、緊張、擔心、害怕等思想有關。

子宮:胎兒居住的地方,它的形象特徵是一個空間,這方面的疾病來與房間、母系方面的問題有關,源自與孩子有關的隱瞞或心結等思想。

腰椎:人體的整體支撐,這個部位的疾病與對某些重大事件難以承受有關。

胃痛:源自對某些人、事、物不接受、生氣、有怨恨的情緒,與生活、工作、事業、經濟壓力重的思想有關。

膽結石:源自於為「對與錯」過分較勁並總認為自己正確的思想。

大腸的疾病:產生於對錢的各種不平思想,多花了、白花了、花錢沒有控制好或買錯了東西造成了浪費。

腎的疾病:對以前選擇的人、事、物擔心、後怕、後悔,兩性之間感情的連接。

發燒:發火,生氣,強烈的壓抑,說不出來,無法表達,憤怒的情緒,特別是孩子對於家長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

腫瘤:壓抑、悔恨、冤枉和曾經因生活狀況所想過死的情緒。

糖尿病:生活失控,跟控制有關,在家或者單位有想控制的人和事。

2.重點疾病

(1)部分肝臟類疾病

肝炎:出於好心,為得到好去做事,結果失敗、上當受騙、別人不理解,自己產生窩囊、委屈、冤枉、急、氣、恨、怕等不平情緒。

甲型肝炎:由於突發事件被冤枉,產生強烈怒火,無論發泄與否都可導致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委屈、窩囊、憤怒等情緒,不被領導認可等情緒。

肝膜炎:對人或事情想得很好,但事實上相反,自己覺得很窩囊、委屈。

脂肪肝:認為自己有能力,而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受到壓制而委屈的情緒。

(2)部分心臟類疾病

心臟刺痛:盼望好結果沒有得到時,認為有人與你作對而產生反感和怨氣;有過突然發生的事件,如工作中的事故、降職、調離等情況的所產生的憤怒、生氣等情緒。

心臟脹痛:盼望好的、大的事,辦理過程中因受阻、受制約,最後產生著急、生氣、害怕的不平情緒。

心臟疼痛:盼望著好,怕不好,害怕外面有影響和壓力的擔心情緒。

心慌:面對不足的緊張,心裡沒底、沒準、把握不了,對事情有無奈的情緒,為此產生的急切的不平靜情緒是導致心慌的原因。

心絞痛:以前在某方面盼望著好的同時伴隨著多心、懷疑心、並有僥倖的情緒,在處理事物當中帶有急、氣、恨、怕的情緒和表現,包括辦好和沒能辦好的事物。如:有的人怕好人受氣,有的人在自我虛榮面子上有爭強好勝的情緒。

冠心病:與那些不合理、不公平,並引起氣、恨的事物情緒。想不通、生氣、怨恨,有時還帶有較強的後悔心。

(3)部分糖尿病類疾病

口渴、乏力:對一些事物過於操心,總覺得別人不行,自己要親自參與;總盼著別人說導致口渴、嗓子干;為自己或別人的事使不上勁,沒辦法,失望的情緒導致軟累的感覺。

消瘦:認為什麼本身就少、進來的少、消耗得多的情緒。如:認為自己付出的大,得到的少。

耳鳴:對刺耳的聲音,不願聽的聲音,別人所說的內容和自己不一致時,不願聽,產生反感的情緒。或者過於實在,對別人說的話、求助的事從不好拒絕,為面子幫助人家辦事,辦不成就著急。

眼病:為某人付出了半天,認為看錯了人,沒看準這個人而情緒不平。

3.治療方法

通過十多年的研究和個案總結,針對人的各種心情波動可使體內氣血產生變化,導致產生疾病或加重病情,身體的不同部位都會對應於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情緒也就會影響和破壞對應的機體。

情緒會對思想產生影響,思想則會引導心智對身體做出氣血的定向反應。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總結出了五種可以釋放情緒、緩解壓力、減少病痛的方法:即「喚醒法」、「呼吸法」、「面對法」、「共振法」、「能量調整法」找到細胞記憶中不健康的心智記憶,釋放、清理病患的「種子」,給出重組心智健康的必要條件和健康模型,使生命重建,最終由心智的轉變與提升獲得身體的健康。

(1)喚醒法

用於清除因需要得到尊重、支持和關愛,但沒有得到而產生的失落和恐懼情緒;受到意外傷害而導致的害怕和擔憂情緒;做了錯誤的選擇或事情而形成的內疚和自責情緒等。喚醒法從當下生活中的情緒出發,找到與此情緒相關聯的「程序」,回到事情的原點進行有效處理。

(2)面對法

用於化解因各種沒有完成離世親人對自己的囑託,或沒能送別親人最後一刻而產生的內疚、自責、悔恨、失落的情緒。這些情緒的形成都會在人的潛意識中留下深刻的記憶,甚至是加劇自身的痛苦。面對法可以有效化解這些情緒對人的困擾,並建立與家庭成員的鏈接,提升內在能量。

(3)呼吸法

通過特殊的呼吸方式,快速找到身體上致使能量淤塞的情緒點,根據情緒點的對應關係,找到並化解多年來一直壓抑在人心裡那些看似不經意,卻嚴重影響著人的思想與行為的情緒,使人的思想從當時產生情緒的狀態中解放,同時化解人身體上的病痛。

(4)共振法

每個人的事業、婚姻、財富、健康、親子教育等,都受其家族成員的影響和作用,即使發生在很多代以前,都會對後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和作用。找到並解讀引發當下問題的過往事件,就能使人的生命能量與家族能量有效鏈接,從而改變當代人甚至是後代人的生活與命運。

(5)能量調整法

通過能量頻率方式發現對方身體能量淤堵部位和情緒所在原因,並進行相應釋放和調整,疏通能量淤堵部位,達到身體健康。

四、心智醫學理論

對中西醫治療疾病原理、疾病發展態勢的分析和對自然運行規律的認識,通過十多年來對鏈接與平衡的關係、因果規律與精神秩序的關係、能量與家族的關係、情緒與思想的關係、心靈與物質的關係研究中發現,特別是大量處理個案的經驗,對疾病成因的複雜性形成了深入的認知,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心智醫學對於生命中疾病現象的認知理論,具體觀點如下:

一、不同的思想活動對人體內的氣血流動有定向引導作用,並形成生理和病理反應。

二、情緒會導致身體的氣血產生定向流動,不同的情緒會影響和破壞身體的細胞和器官,從而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疾病。

三、疾病是能量缺失或淤堵程度的顯現,能量的變化影響疾病的程度。

四、在人的生命延續過程中,都留有深刻的細胞記憶,並以自己的記憶方式和這個世界互動,也稱為遺傳基因,基因中也會帶著一些源生疾病。

五、疾病是潛意識內在需要的一種表達方式,是社會化進程中形成的一種「需要」,也是自然界和諧與平衡的結果。

六、家族是一個系統,任何成員的「過失」都會影響和作用於本系統,並使本系統中的某些成員以「疾病」的方式來償還。

七、家族中每一位家族成員都應該得到自己應有的精神序位,家族序位紊亂就會有人為此付出代價而產生不必要的精神鏈接而形成疾病現象。

八、只要找到形成情緒和潛意識「需要」的思想「種子」,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將它釋放、清除和化解,就能達到緩解、減少、清除疾病的效果。

九、疾病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一種自然、社會、家族、個體之間的平衡關係,經歷疾病是對生命更好領悟的契機,是在提醒我們應該改變一些錯誤或者執著的思想。

本文對於情緒與疾病的探討,是建立在中西醫理論上的延展與創新,是心理學運行於療愈身體發現和緩解疾病的一個補充。通過對於情緒作用原理的分析,心智醫學的建立將給出重組生命健康的構架方法,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從疾病---情緒----思想---心智---尊重生命----走向覺悟,這樣的方式來提升人的思想維度,使人通過疾病來重新認識生命,掌握規律,敬天愛人。

心智醫學即是對於當今現代人在生活、事業、婚姻、親子關係中由壓力形成恐懼、擔憂、焦慮、憤怒等情緒的一個釋懷方法;也是對西醫和中醫對於臨床治療上的一個補充;更是通過這樣方式認知疾病與健康的關係,讓人提高生命價值,超越心智障礙,走向覺悟之路,預防疾病的一種最有效途徑。

"太多數人都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嚇死的",並不是聳言聽聞,很多時候愛和心靈輔導比醫術和藥物更重要。愛和心靈輔導其實就是引導情緒的方法,說歸根到底,情緒是一切疾病的來源,也是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

佛教高僧、道教大師、基督虔徒多得以圓寂,其實並不是上天保護,而與世無爭的老農往往壽終正寢,也正是因為他們都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超脫凡世的心情。最近英美科學家研究表明,純樸、善良、有德行者情緒波動較少,疾病也往往遠離他們。所以,欲想長壽,請堅持你天生的純樸和與生俱來的善良,做個有德行的人。

歡迎關注--生命科學應用轉化及專業化服務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大健康生命科學 的精彩文章:

TAG:中大健康生命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