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圖賞析·七夕節

美圖賞析·七夕節

健康iBeauty研習社

新認知,為改變而來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附:了解一下七夕的那點事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它發源於中國,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內的傳統文化節日。

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節日起源】

七夕乞巧,源自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在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除了婦女乞巧外,還有自然崇拜、時間崇拜、生殖崇拜和數字崇拜等多種起源的說法。

【節日發展】

自漢代乞巧有記載後,乞巧節伴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不斷賦予了新的歷史內涵。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屢被提及,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世,人們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人們眼中的七夕節。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又稱「乞巧節」,無關情人,關乎有情人

有情人的生活里,有菜米油鹽,也有詩和遠方般的儀式感

- -健 康iBeauty /研 習 社- -

《刷新直銷-完美破界

yntx668

研習社丨認知 · 為改變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iBeauty研習薈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iBeauty研習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