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價值「一個億」的爸爸,手把手教你秀恩愛!
又到了一年不知道多少度秀恩愛的日子。
除了要謹防朋友圈猝不及防的狗糧之外,一個不小心還會被爸媽秀一臉……
我匯總了幾個有養同事被爸媽秀恩愛的經典案例:
A爸:「寶貝兒!」
同事A:「啊?」
A爸:「我叫你媽呢!」
GIF
B媽:「你為什麼還不結婚?」
同事B:「因為還沒有遇見像我老媽一樣的。」
B媽:「你還是實際點吧,你和你爸沒法比……」
GIF
可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少有親眼目睹爸媽秀恩愛的經歷。
中國的爸媽非常喜歡避嫌,孩子面前的他們大多一本正經,很少說「我愛你」、「我想你」,擁抱和親吻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和孩子一起看到電影中男女親吻的橋段,有的會遮住孩子的眼睛,有的會突然口渴……
其實,爸媽就該在孩子面前秀恩愛。
於是,在這個被賦予特殊意義的日子,我們採訪了親子暢銷書《把孩子交給爸爸》的作者:大米爸爸——董曉凱。
話題是從「什麼時候意識到要替媽媽分擔看孩子的任務」開始的,米爸坦言自己一開始也認同「女人就應該看孩子」這個觀念。直到一個周末,米媽外出辦事,看孩子的重任落在了米爸的肩上。「太累了!我完全沒想到,甚至比工作還要辛苦。」也是從那一天之後,米爸知道看孩子絕對不能只依靠媽媽,因為「工作量」太大了。
「那現在呢?二位在家庭中分別負責哪一部分?」我們問。
「我負責賺錢養家看孩子,她負責貌美如花不焦慮就好了。」米爸微笑著回答。
(沒想到,採訪的第一個問題,就被塞了一嘴狗糧。)
解決媽媽的焦慮
是在為孩子的未來上一份保險
米爸坦言,如果說自己是「價值一個億」的爸爸(關於「一個億」,米爸解釋道:十年前,一百萬可以買一套房子,但我們拿這筆錢去旅遊了。到了十年後,那套房子可能已經值500萬甚至上千萬,但是旅遊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一個億。),那米媽才是這幕後真正的英雄,更是這「一個億」的投資人。
米爸還強調說:媽媽性格焦慮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影響家庭走向。
UC平台17年發布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中有三大關鍵詞:地域、行業、年齡。
可以看出一線城市的80後全職媽媽最為焦慮
米媽就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80後全職媽媽,可是她卻沒啥焦慮。米爸總結了解決媽媽焦慮的秘籍:讓媽媽覺得幸福,擁有向內生長的力量。
「米媽雖然是全職媽媽狀態,可是她也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米媽認為幸福的定義在於自身,注重自己的內在世界,保持清醒,牢牢把握住做事的分寸。」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我們認可相同的教育方式
米爸說:「我們常常在孩子面前擁抱,貼臉。這些互動對大米來說習以為常。他也會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常常三個人一起貼臉擁抱。大米也會常常去擁抱老師和熟悉的朋友,大家都覺得他情商很高。」
對於秀恩愛這事兒,米爸和米媽從不避嫌,這也為兒子大米播下了愛的種子。
(面對爸媽撒的狗糧,大米習以為常,不如選擇看看玉米地)
當面對衝突時,愛的種子悄無聲息的發芽了。
「有一次我們在哥本哈根的遊樂場中。大米在參加遊戲時表現不給力,甚至打算放棄,因此我和米媽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爭執。大米在旁邊一直在勸我們不要吵架,而且主動承認了自己的不足。在那一刻我體會到了,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將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所以,家庭和睦是父母給予孩子愛的前提。是必要條件。」
(大米一家三口參加中山公園的暑期音樂會,結束後下大雨,沒有車。等公交車時候的自拍)
父母對於孩子真正的愛
其本質是一場體面的「離別」
大米爸爸將孩子0-12歲分為三個階段:
·0-3歲:這個階段是個技術活,主力是媽媽,媽媽需要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
·4-6歲:孩子開始有意識探索這個世界,這時候需要父親陪著孩子一起體驗。
·7-12歲:孩子的情感逐漸趨於成熟,父母需要相互配合來培養孩子的教養——媽媽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興趣;爸爸陪著孩子繼續探索世界,創造必要的家庭條件,也要培養孩子的必要能力。
·12歲以前,父母要以陪伴為主。12歲以後父親和孩子就都可以開始追求自己內心的夢想了。
在米爸的觀念中,分離是從12歲開始的。父母需要變成孩子的影子,退出舞台。
聰明的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形成,讓他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米爸說,如果這個關鍵期沒有打好心理基礎,孩子的一生都可能非常敏感、脆弱。因此,在保護孩子的同時,爸媽首先要相信和肯定孩子的能力,努力做到「成熟分離」。
我們相信如此善良、寬容、自信的大米,一定是父母雙方共同努力所成就的。我們也相信每一個秀恩愛的畫面,一定會像印章一樣印在大米的心上,成為他面對世界最堅實的後盾。
借錢給兒砸去旅遊
這個老爸到底是怎麼操作的?
-end-
策劃:有養
撰文:子豪
編輯:Prince
※關注成長點滴,成就「不可思議」原來如此簡單
※懂得放棄比學會選擇更重要
TAG:有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