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摩擦之下汽車業眾生相:美產整車受打擊最大

中美貿易摩擦之下汽車業眾生相:美產整車受打擊最大

中美貿易摩擦之下的汽車業眾生相

中國對於進口汽車零部件的加稅力度較小,這背後所折射的,是中國汽車製造業目前存在短板

文/劉珊珊

伴隨進口關稅下調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敏感的進口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個月出現了一定的觀望情緒,如今,來自市場方面的波動仍難言結束。

「根據我們的測算,進口車加稅影響大概在20%。」針對目前國內進口車市場的走勢,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存表示,下半年80%的進口車車型享受15%的關稅,剩下20%將面臨40%的關稅,這會使得整個市場品牌結構出現很大變化。

然而,這一數據恐怕偏於保守。隨著中美之間貿易摩擦的繼續,加征關稅的清單也在不斷調整。8月8日,商務部再度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公布了經調整的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宣布自2018年8月23日12時01分起對清單上商品加征25%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梳理髮現,清單二是對7月6日清單的補充,包含333個序號,其中近半數產品與汽車相關,特斯拉、林肯、雷克薩斯、賓士、寶馬等汽車企業均受到影響。

美產整車受打擊最大

不過,市場層面的影響並非立竿見影。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介紹,在政策剛剛執行的7月,所有從美國進口的車型都是執行降稅以後的政策,也即降15%而不是增25%。寶馬也是直至月末才對個別車型價格進行了微調。

郎學紅介紹說,7月並沒有進口,市場上銷售的是廠端和經銷商庫存的車型,但是到月底已經有一些車型缺貨了,要開始進口,價格會開始有所調整。

隨著進口車庫存的消耗殆盡,美國汽車企業在華銷售必然面臨嚴峻挑戰。

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特斯拉。因為特斯拉只有美國一家工廠,沒有任何調整的餘地。特斯拉在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經歷了關稅的下調和上漲,加價幅度大致在16.5%。「據測算,從15%到40%的關稅,成本漲了百分之二十一點多。」王存表示。

這也直接促進了特斯拉工廠在華落地。7月,埃隆· 馬斯克出現在上海,他不僅入鄉隨俗地吃起了中國煎餅,更是直接推動了特斯拉項目的實施。據悉,特斯拉計劃通過向當地銀行貸款,在上海臨港興建首家海外工廠Gigafactory 3。按照預期,這家工廠最初產量約為每年25萬輛汽車和電池組,之後產量將翻倍。首批汽車將在大約三年後出廠。

對大多數的進口車汽車企業來說,他們不得不衡量各項費用成本,對售價作出「適度調整」。

以寶馬為例。目前,寶馬X4、X5與X6均為美國南卡羅萊納州Spartanburg工廠生產進口,適用中國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寶馬錶示,受關稅政策影響,將調整X5與X6市場的售價,漲幅將介於4%至7%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增加的稅率負擔,寶馬的漲價幅度並不算高。王存認為,企業會進行嚴格估算,並調整進口渠道,比如原來是從美國進口的,改為從全球其他工廠進口。從漲幅來看,寶馬仍在吸收大部分的關稅,以在競爭激烈的豪華SUV市場維持價格競爭力。

福特探險者、Mustang、F-150 Raptor等車系以及旗下豪華品牌林肯的部分車款是由美國進口的,去年福特集團自美國引進約13萬輛新車至中國。不過,福特曾對外媒表示,並未有調整中國市場新車售價的計劃,將自行吸收上漲後的關稅成本。

此外,梅賽德斯-賓士官網信息顯示,旗下在美生產的兩大車系——賓士GLE和賓士GLS車型的官方指導售價均有上調,漲幅在2.80萬~13.50萬元之間,GLE車系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製造。戴姆勒集團CEO Dieter Zetsch曾對媒體表示,集團正在探討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不排除將部分美國生產線移至中國。

此外,沃爾沃原先在美國市場出售的XC60與V60產自中國產線,如今也將改從歐洲市場進口。

通用電氣表示,在採取行動降低衝擊前,預估對中國進口商品新征關稅可能導致公司整體成本增加3億~4億美元。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均已調低全年獲利預估。

不難看出,各大汽車品牌無不積極尋找解套方案,以避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到太大影響。

零部件領域的「克制清單」

中國8月3日開出的徵稅清單(尚未宣布執行時間)提出: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5%不等的關稅。這份清單如果落地,將對不少汽車零部件加收5%的關稅,如車架、離合器、安全氣囊、ABS、天窗、側門、底盤、安全帶等。在這些加征關稅力度較小的零部件產品中,有一部分是中國目前仍依賴進口的產品。

可見,中國在反制美國時,也結合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特點,對於部分領域給予了最大程度的保護。目前,汽車產業的零部件供應鏈國際貿易格局非常複雜,在部分零部件的生產方面,中國的相關技術仍顯薄弱。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現有國產天窗還不到汽車生產總數的1%。「國產品牌天窗的關鍵技術仍未過關,漏水和電機耐久性都存在問題。整車廠商對跨國供應商的依賴仍未改變。」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據悉,在天窗生產領域,德國偉巴斯特、德國美馳、美國恩坦華(Inteva)、美國汽車天窗公司(ASC)居於前列。其中,德國偉巴斯特佔據著全球65%的市場,中國22家整車企業依賴其供貨。此外,2011年北汽旗下企業海納川收購了英納法,同時增加對恩坦華和ASC的訂貨。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中國對來自美國的電動天窗「痛下殺手」,偉巴斯特優勢地位無疑將進一步凸顯,這一市場恐怕也將出現寡頭化現象。而根據已經發布的加征關稅清單,所有來自美國的汽車零部件,都進入5%增稅清單。而增加5%的關稅,不足以將之驅逐出市場,也不足以造成市場寡頭化。

面對這份克制的清單,博格華納、德爾福等美國企業應該慶幸躲過一劫。如果中國增加反擊力度,這些企業將不得不向中國增加投資,但市場未必等得了漫長的建設周期。如果貿易摩擦長期化,他們必然要採取產能轉移措施了。

而在華美國企業,遭到來自母國的關稅懲罰後,也會採取轉移產能的措施,可能回到美國,也可能會轉移至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

中美貿易摩擦或將迫使全球產業鏈條重新整合。畢竟丟掉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對於在商言商的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