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然生娃是國事 就請國家負起責來

既然生娃是國事 就請國家負起責來

我們這個國度最魔幻的事情,大概就是幾年前還在拚命罰款阻止你生二胎,幾年後卻一百八十度轉彎神色凝重地告訴你「生娃既是家事也是國事」。

納尼?到底不生是國事,還是多生是國事?請允許吃瓜群眾一起黑人問號臉。

早在十幾二十年前,有識之士就紛紛呼籲結束獨生子女政策。可惜始終未能引起決策層重視,任由局面發展到難以挽回的地步。

於是,大盤險些跌破2700的時候,黨報上一條建議實施生育基金制度的署名文章,讓中國人民突然發現有一種行為比為國接盤更悲壯。

就是為國生娃

人口斷崖式下滑,究竟是誰的責任,中國人心知肚明。

畢竟農村裡到處張貼的「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刮刮刮」的標語現在還沒來得及洗掉。

畢竟河南山東等地現在還在孜孜不倦地對三胎家庭實施嚴厲罰款。

當年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以為人是負擔,只能單純消耗資源和財富。因此即便四十年來享受著人口紅利所創造的罕見的經濟高速發展成果,也依然沒有轉變認識。

直到老齡化社會比想像中更快來到,養老金巨額虧空,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社會消費持續走低,才突然意識到,人才是財富的源泉和創造者。

沒有了人,整個國家和民族都會陷入危機。沒人反對,生娃的確已經上升到了國事的高度。

既然生娃是國事,就請國家負起責來。

這是國家作為倡導者,以及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所應該有也必須有的姿態。

負責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從國庫里拿出真金白銀,補貼二胎家庭。畢竟幾十年來,國家為懲罰超生而收取了舉額社會撫養費,既然名為社會撫養費,危局中應該確實發揮撫養的作用。

如果國家心疼從國庫往外掏銀子,也可以考慮減免二胎家庭的個人所得稅直至孩子成年。這方法簡單直接,也不增加國家負擔,咱老百姓也體諒國家的難處,畢竟千難萬難國家最難。

但是千算萬算,沒想到國家為想出來方法居然是生育基金,也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須從工資中繳納一部分,用於補貼在積極生育二胎或者其他二胎家庭。這等於說,國家不肯掏錢補貼二胎家庭,反而要求所有年輕人從口袋中掏出一部分補貼二胎家庭。

原來國家還是打算讓你們自己出錢生養二胎,你要是不生,那就出錢幫別人養娃。

國庫里的銀子,你們就別惦記了,與你們無關。

國事,終究只是國家嘴上輕飄飄的說辭。

家事,才是每個家庭生活中最沉重的現實。

三十年前,勤勞樸實的中國人民冒著開除公職、巨額罰款、強行流產、扒房拆屋的風險也要多生超生,為什麼今天卻都不肯生了?

把今天另外兩條刷屏的新聞連起來看,正好完美解釋這個問題。

第一條是一線城市房租暴漲,房租支出已經基本超過年輕人收入的三分之一。

第二條新聞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對長生疫苗事件中的涉案幹部予以處分。

這就是最真實的原因。

一方面,年輕人真的生不起養不起了。房價已經漲到6個錢包都難以承受的地步,沒想到一夕之間連租房都已成奢望。年輕人付清房租後空癟的錢包,談何安身立足,談何生養後代。

如果對生孩子的經濟成本沒有概念的話,簡單列舉一下:談戀愛要錢,結婚要錢,婚房要錢,婚禮要錢,彩禮要錢,懷孕檢查要錢,住院生產要錢,奶粉要錢,尿不濕要錢,月嫂要錢,玩具要錢,衣服鞋帽要錢,頭疼腦熱要錢,托班要錢,幼兒園要錢,課外興趣班要錢,中小學要錢,學區房要錢,逛動物園要錢,旅遊要錢,哪哪哪都要錢。

如果是二胎家庭,請自行將所有開支乘以二。

對了,還得寄希望於家里老人身體健康無病無災。畢竟當年國家禁止他們多生,一旦三長兩短,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必須獨自扛起所有責任與成本。

另一方面,就算咬咬牙生了孩子,面對的將是無窮無盡的風險。幾十萬隻假疫苗流向了何處,至今沒有人能說清楚;三聚氰胺奶粉的受害者,十年過去仍奔波在心酸的維權路上;幼兒園和學校里的老師虐童案、同學霸凌案,每一件都讓家長揪心;更別提那些無孔不入的人販子了。

生了孩子,你才會發現原本習以為常的這個社會充斥著危險、無序、惡意,它們惡狠狠地盯著你懷中弱小的生命,隨時可能將他吞噬。你耗盡了全部的金錢和精力,努力想為孩子築起一道圍牆,將所有危險拒之於外,為他營造一個美麗世界的幻象。

然而只需要一隻疫苗,就能瞬間打破了你的幻想。

你發現自己根本無力保護他。

生娃,的確是國事。

因為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讓我們有能力生娃有勇氣生娃的國家。

生育基金制度最惡劣的地方,在於它背後赤裸裸的強權邏輯——懲罰所有不順從權力意志的個體,無論這意志是否合理。

這與幾十年前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強權邏輯一脈相承,容不得絲毫異議和違逆。

表面上看,生育政策發生了改變,但運行邏輯卻如磐石般不可撼動。

曾經鑄下了大錯,但卻沒有絲毫反省。

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類,不是負責交配的種豬,需要用生豬出欄率或者仔豬出生率來管理。

人類,都嚮往著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基礎,是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控制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未來。

也許,我們討厭婚姻,希望獨自來到世間,也獨自離去;

也許,我們偏愛丁克,希望用更多的人生,去體會世界的廣闊;

也許,我們選擇只生一個,希望把全部的愛,不加保留地給予孩子;

也許,我們憧憬子女雙全,希望有更多的親人,陪伴彼此的一生。

生育基金制度在某種意義上宣告了無數個「也許」的死亡。因為它試圖用經濟手段強迫你選擇最後一種生活,懲罰你選擇其他生活。它在潛意識宣告,你的肚皮和子宮並不屬於你,它們是龐大的國家機器中的一部分,必須按照國家意志運行,無論國家選擇少生還是多生。

當生育基金制度所代表的經濟手段也無法激勵人們生育時,國家是否還會採取更加激烈的手段逼迫個體直至屈服?

你認為「一人拒絕多生,全村人工授精」是段子?或者你以為《使女的故事》只是電視劇?

你的生活必須從屬於國家意志,這才是美好。

我對此感到徹骨的寒意。

畢竟,我害怕孩子生活在一個自己無權決定是否孕育下一代和孕育多少下一代的國家。

這也是國事,只有國家可以負起責任的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觀 的精彩文章:

TAG:文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