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嬉笑怒罵皆義氣,妙手仁心出文章

嬉笑怒罵皆義氣,妙手仁心出文章

點擊上方「四季書評」可以訂閱哦!

帶著墨鏡、穿著全黑小布褂、配上一雙百搭白鞋的馬家輝笑稱,這場講座創了29年香港書展的兩個記錄,一是居然有人書沒寫好就先來宣傳;二是曾經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陳慎芝會一展歌喉。

張曉雨 吳梓溢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7月22日,馬家輝、陳慎芝來到香港書展開展了主題為「書劍恩仇錄」的講座。儘管演講的題目和金庸的小說同名,但是兩者並沒有任何的關聯,唯一可能的連結是他們對「江湖道義」的看法是一致的,即人生在世要講公道、講真義氣。

帶著墨鏡、穿著全黑小布褂、配上一雙百搭白鞋的馬家輝笑稱,這場講座創了29年香港書展的兩個記錄,一是居然有人書沒寫好就先來宣傳;二是曾經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陳慎芝會一展歌喉。

刪字大王的16萬字又被刪了

自2016年馬家輝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龍頭鳳尾》之後,他隨即展開第二部小說的創作。與第一部描寫「黑」的小說不同,第二部仍為腹稿的小說描寫的是「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警察,時間的設定從1841年英國殖民者登陸香港,到1967年的九龍城寨。

原計劃今年書展期間推出的鴻篇巨製,卻在付印之前被馬家輝一票否決。在感到還有大幅可修改空間的情況下,馬家輝大筆一揮,將其中16萬字徹底刪除,留下了一個只有故事原型的框架。

文學人物的塑造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馬家輝第二部小說的主人公,原型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探長,真名姚木,祖籍潮州。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姚木的身份註定是矛盾的。1919年, 16歲的姚木決定追隨革命先行者,端起槍來參加革命,一方面信仰「驅逐韃虜」,然而最終卻要宣誓效忠英國國王,也就是他所要驅逐的「韃虜」;中間歷經無數曲折,到生命盡頭,姚木不堪疾病折磨,選擇吞槍自盡,結束自己的一生。

馬家輝透露,寫作過程的難點,便是揣摩姚木這種複雜而矛盾的心態,並將這種心態儘可能用文字的方式還原出來。而要精確表現這種心態,他必須對這位原型的事迹深入了解,在講到姚木最後結束生命的地點時,馬家輝將這一地點精確到門牌號。

馬家輝稱,刪去的16萬字中,大概有10萬字的篇幅是來描述這位主人公,他用「真的漢子」來形容姚木和他一生的經歷。

然而,他並沒有使用一些表示遺憾的詞語來形容這個刪稿的決定,而是以電影的預告片作比,笑稱將這場原定的新書推介會,改為「預告片」。他也跟到場的好友、命理專家麥玲玲調侃此事,稱麥玲玲去年就已經算準了他「今年的文昌星不太好」,果然今年文筆不暢。

現場提問環節

「棟篤笑」風格的又演又講

「馬氏幽默」貫穿整場講座。馬家輝說,有不少電影界的朋友跟他接洽,欲將《龍頭鳳尾》改編為電影,於是他便在講座上一直自稱「馬導」;到提問環節的時候觀眾也很配合,一開口便是「馬導您好」,讓原本臉上沒有其他表情的馬家輝突然綻放笑容。「假如成事的話,今天在座的朋友全部送你們電影票。」然後又急匆匆地補上一句:「自己的話一般不靠譜」,全場由掌聲雷動馬上變為掌聲和笑聲交織。

馬家輝的演講風格,是典型的香港「棟篤笑」(stand-up comedy),內地稱之為「單口相聲」。通常的表演形式是由喜劇演員一個人站在觀眾面前,以講語言笑話的形式,輔以肢體語言、神態、語氣等方式,逗觀眾發笑。

在香港,「棟篤笑」以演員黃子華最出名。在書展舉行的這段時間,黃子華也在平時用於開演唱會的紅磡體育館舉行他的「棟篤笑」謝幕演出,這場演出的受歡迎程度,似乎用座無虛席還不能形容。作為重要的市場指標,如果一場演出非常受歡迎,則「黃牛黨」會變得十分猖獗——而這次演出由於「黃牛黨」過於猖獗,甚至引發了香港行政長官的關切。

馬家輝雖然不是受過訓練的喜劇演員,但是他在演講方面,特別是與公眾的交流方面,非常有經驗。他擁有自己的公眾號,也在有聲讀物平台「荔枝」上開過頻道,甚至還將與陳曉卿一起拍美食片、進駐知乎寫付費內容平台。

他在演講上也儘力地去追求「棟篤笑」的風格。一是靈巧地運用語言形式的特點,根據現場反應來「抖包袱」。當馬家輝問起陳慎芝能否講普通話的時候,陳慎芝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能講兩三geoi」,「geoi」是粵語中「句」的發音,馬家輝靈機一動,便說這個「geoi」其實是「憨居」的「居」。在粵語中,「憨居」便是敦厚之意,而「居」的發音恰好與「句」一樣。二是能夠玩盡各類話題,從政治到娛樂,旁徵博引、信手拈來。他說香港是個有點「不太好玩的城市」,連村上春樹的書都要下架,明諷近日村上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被港府評為不雅書籍一事。三是能夠在語言表述的同時結合肢體語言,從而讓描述更加生動 。馬家輝講到王安憶晚上看韓劇的片段時,開始模仿起邊嗑瓜子邊看電視的動作和神態,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黑社會中沒有真義氣

馬家輝打趣說, 「書劍恩仇錄」的講演,他負責講書的部分,陳慎芝講劍的部分。但兩位講者的著裝似乎與分配的任務恰好相反:講書的頭戴墨鏡一身黑衣,還時不時擺弄一下道具手槍,講劍的則眼鏡領帶西裝牛仔褲。

但是,不管是書還是劍,談到江湖,道義永遠都是繞不開的話題。馬家輝站在文人書生的視角之下,看到的義氣更符合眾多平民百姓的印象;以江湖大佬杜月笙的葬禮為例,幾個曾經受過杜月笙恩情的江湖弟兄,即使窮到身無分文無法買花圈弔唁大哥,也要從路邊摘一捧野花、跪在路邊磕頭來送別大哥。這似乎是影視劇中常見的情節,也更符合讀者心中的想像。

但是,曾經是黑道中人的陳慎芝卻對此有所保留,直言「黑社會有沒有義氣?有點,但並不是那麼義氣。」陳慎芝後來成為香港十大傑出,他能夠改邪歸正、重回正軌,與看穿了所謂的「黑社會義氣」有很大的關係。往往黑社會大哥會讓小弟去認罪坐牢,許諾小弟出獄之後在黑社會裡的職位有所晉陞,等到小弟出獄之後,大哥卻不想兌現這種承諾。黑社會也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但進去坐牢浪費的是自己的青春,傷害到的是自己的摯親。

講到此時,馬家輝便邀請陳慎芝為全場觀眾演唱一曲監友們愛唱的《鐵窗紅淚》。陳慎芝說,以前囚犯的家人到監獄探望囚犯,只能乘坐九點半和十點半的輪渡,如果這兩班輪渡開出之後仍然沒有人來探望囚犯,那麼當天犯人就見不到自己最愛的摯親。這首《鐵窗紅淚》,正是監友們看到輪渡開出後情不自禁唱起的歌。「獄中垂淚試問有誰憐」,馬家輝和陳慎芝都想用這首歌告訴誤入歧途的年輕人,不要以為進出班房是很威風的事情,當發現自己因為犯事而與心愛的人隔絕的時候,這才是最大的痛苦。

一曲唱罷,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陳慎芝十分慶幸自己在四十年前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華麗轉身走出迷途。他自己在更生之後幫助了許多江湖兄弟,他的事例也被改編為好幾部電影,但對於迷惘、茫然的普通人而言,或許只有真正聽過這樣的歌聲,才會懂得人間正道真正的道義。?

加關注

微信號:sijishup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季書評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夢的夢醒時刻:芥川龍之介的啟示
「你們要滿懷希望」

TAG:四季書評 |